提不起來的海爾
2006年4月3日
何必
近日,在中國環境保護產業協會舉辦的聚焦綠色家電信息發布會上,海爾不用洗衣粉的“自然洗”雙動力洗衣機正式啟用了全球新標誌。(略。)
這是該節目通常在最後中出現的“資訊速遞”板塊,內容大多是些個軟性廣告,給欄目組的主編、記者什麽的打打牙祭、撈取點子外快。這種資訊,往往並不是以加強信息密度為原則,更多的是以平衡欄目組內部關係為尺度。從行文上看,基本上都是那些用寥寥數語為某個產品、某個活動、某個企業、某個領域裏進行阿諛奉承,所以這類題材老潘很少涉及。
不過,這次是海爾冒了出來。筆者與海爾沒有什麽瓜葛和糾紛,但提起海爾,卻總是打心眼兒裏感覺到別扭。
最突出的來由應該是,海爾工業園曾經被各界當作學習的典範,招引得太多的男女老少前往頂禮膜拜。上個世紀末,來自老潘曾經生活並就讀中小學的西北青海的一大堆中學生到青島海爾工業園參觀,在毫不知情的狀況下,一些學生沒有經過允許,跳到工業園中的水池試圖嬉戲,不想這水池是通了電的,招致6個學生當初觸電身亡。而這個重大的事故,卻由於海爾是民族工業的驕傲而被壓了下來,所有媒體都不得報道此事,死亡的那些孩子就那麽白白離我們而去了,成就了曠世冤魂。至於海爾方麵為什麽要在水池裏通電,人們猜測,這是為了防止工人以及遊人進入破壞了廠區景致而采取的保護性措施,而作為中國民族企業的驕傲的海爾,為了廠區景致竟然不惜通上足以致人死亡的電流,這種企業的文化也實在讓人心驚膽戰。
此前,老潘也曾經就海爾的企業文化撰寫過些許,並於1999年7月22日在當時中央黨校所辦《中國市場經濟報》上發表。
一切決定於那塊黑板
關於海爾,各種報道、傳說很多。象其掌門人張瑞敏到應邀美國頂尖學府去講課、“吃休克魚”(海爾以自己所“擅長”的管理去與那些硬件條件較好,但經營管理不善而被市場淘汰的企業聯合)、“長三隻眼”(企業必須有一隻眼盯著政府、一隻眼盯著員工以保證最高的工作效率、一隻眼盯著市場和用戶)、“以一變應萬變”(規章製度根據人員、組織結構的變化而不時作出調整)、“企業家市場化”、砸電冰箱、星級管理、在德國給洋人發“上崗證”、銷售“信譽”而非產品、探索“中國式”的管理模式、企業內部模擬市場、概念營銷、建“海爾工業園”的地產項目、進軍電腦行業搞產業擴張和多元化經營、扛起“海爾中國造”的大旗加入微軟機頂盒聯盟……等等。張瑞敏儼然成了一個哲學家和管理學家,提出了一套套的思想和學說;而海爾也在不停地搞出一些能引起業界和各方廣為關注的舉措了。一時間,海爾成了明星。
同時,張瑞敏也像那些影視文化明星那般,不失時機地將自己的心得寫在紙上拿到公眾麵前出版,說自己是企業中唯一沒有市場化的人,過了一把隱私暴露及出書的癮。
可是,我們把張瑞敏有關企業管理的各種說法看一下,發現其中有一點令人不解之處。
比如,在談到人員管理時,張瑞敏說,“我建造的人才機製就是要給每個人相同的競爭機會,象運動比賽一樣,賦予各個人參與競爭的可能……海爾設有幹部處……我們的幹部每年都有調整,有人上來,有人下去……許多到海爾參觀的人提出的問題跟企業管理最基礎的東西背離得太遠……”
據觀察,海爾的管理的確有很多讓人感到極大壓力的地方。如海爾的實行了幹部能上能下的製度,在企業內部的黑板上,你今天是幹部,你就幹幹部的活,明天把你擦掉,你就到車間裏幹工人的活,這就是說,一切是決定於那塊黑板。
我們知道,現代市場競爭已經到了人才競爭製勝的階段,對人的尊重是企業成敗的關鍵。許多國外成功企業的成功因素,歸結起來就是“企業考慮的首先是讓員工滿意,其次是讓用戶滿意,第三是讓股東滿意”,其中,對企業內部員工的重視可見一斑。
而我們的企業,卻是“見物不見人”。海爾的“三隻眼”中的那隻盯著員工的隻是為了“保證最高效率”,而不是最大的滿意度;“以一變應萬變”則容易使得作為企業內部的製度的朝令夕改隨意性強,讓員工無所適從,產生不穩定感。如果法律也是如此,那麽法律的確立、適用、解釋和權威在哪裏呢?而且,海爾隻有“星級管理”卻沒有內部星級服務,這種星級是否會摻雜水分?另外,海爾那令人幾乎令人“窒息”的管理中,仿佛少了一點祥和與真誠。如設立“幹部處”,將企業內部資源、權利、收入、觀念等級化、差別化,使這裏有了森嚴的分明,而不是蓄意營造一種機會以及在規章製度麵前的平等。誰又能相信在這樣的氛圍中,能造就更先進而合理的管理模式,從而使企業進入如今倡導的國際大循環呢?
從管理目標上看,作為企業管理核心的人力資源管理的實質,就是讓所有參與者都能有安全感、舒適感、穩定感、成就感、歸屬感、榮譽感、團隊感、身份感等,歸根結底是要使企業員工對企業的文化有高度的認同和參與。
“海爾,真誠到永遠”,究竟是對誰真誠?能有多大及多久的真誠?那塊黑板,帶給了我們極大的疑問。
如果有一天,那塊黑板上赫然標出“海爾員工彼此真誠到永遠”,屆時再說什麽參與“維納斯”、多元化、市場化、星級之類,也許會有那麽一點實際的意義。
這之後,海爾的前進步伐似乎越來越加快,跑到米國人的底盤上,用海爾的名字給美國街道命名,開啟了中國企業登陸美國並改變當地名稱的先河。如此壯舉,當然值得海爾在國內大書特書,動用所有媒體力量進行渲染鼓吹,將如此英雄捧到偶像的地步,並借助海爾領導人在國家權力機構中的影響力,為海爾的擴張尋求更多的資源。
2005年12月28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這種點評,有點隔岸觀火的味道,對於像海爾這麽個龐然大物不敢隨意說三道四,在資本麵前暴露出中國媒體嫌貧愛富唯唯諾諾的樣子。
說到多元化,這已經不是什麽新鮮題目。老潘的哥們兒、原來在國內進行營銷谘詢、現在則跑到美國中部“坑蒙拐騙”的張洵在此曾經有過太多的說辭,從專業化、專注、客戶至上等若幹方麵對多元化的企業發展方向進行了尖酸刻薄的批評,並自以為是地鼓搗出了個什麽“質量營銷”理論四處兜售,弄得他的客戶像微軟、惠普、摩托羅拉等在中國充任“洋奴買辦”的俊男靚女們一個個目瞪口呆。假使讓張洵那小子來談論海爾的多元化,海爾勢必又成為必死無疑的倒黴蛋。
2006年2月13日《每日工業快訊》編輯部評論:(何必注,略。)
按照目前中國企業的路數,采用張洵所謂“質量營銷”理論,“質量營銷”之前的“數量營銷”時期的慣常手法,無非就是兩板斧:廣告和價格。到現在來看,情況依然,並且有愈演愈烈的趨勢。雖然海爾向海外擴張,但是其擴張模式遭到了聯想和TCL(後二者的長短於此不贅)等模式的衝擊,中國內地對於海爾那種擴張模式的質疑越來越強烈。而通看中國企業,在缺乏核心競爭力和自主知識產權的情況下,依然固守著資本原始積累時期跑馬占地的策略,形成了狗熊掰棒子的營銷路數,並且招致國際上對於中國企業擴張的新的擔憂、排斥甚至阻撓,讓人發現,國際上對於中國的反傾銷已經從產品和服務上升到了資本和產權層麵。在這個過程中,海爾所起到的負麵作用功不可沒。
當然,海爾還會繼續沿用國內的潛規則。這不,那資訊速遞中又出現了不是?廣告和價格戰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