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房地產就是如此敗壞著中國社會

(2023-01-18 13:47:52) 下一個

房地產就是如此敗壞著中國社會

                              2007年5月2日

何必

由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中心編撰的“2007年房地產藍皮書”——《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No.4》近日出版……(略。) 

大過節的,網絡上還是能看到很多讓人不快的消息。中國社科院的這個藍皮書,又給社會兜頭潑了一盆冰冷的水。

其實,我在節前就看到了社科院的這份藍皮書的部分內容。當時媒體報道主要針對該藍皮書裏有關北京房價在未來三五年之內不會下降的內容。這種結論讓飽受房價上漲之苦的北京人原本就揪著的心又一次提到了嗓子眼。我看到後,告訴了當班主創,安排記者采訪了這份藍皮書的主編。節目內容還是很有針對性。

前段時間國家發改委員會公布數據顯示,今年三月份,北京的房子價格同比增長了9。6%,在各類消費品中算是漲得非常快的了!市民:“北京的房價夠高的!”“老百姓都接受不了!開發商定的高價!”(何必注,略。)

北京的房價還要上漲,這種結論恐怕讓太多的北京人感到異常沮喪和恐懼。對於居無定所狀態從心底裏的排斥,讓絕大多數的中國人都會對擁有一撞自己名下房子的傳統觀念頂禮膜拜,並且沿襲著“家”就是房子的習俗,固守著沒有自己的房子就幾近背井離鄉家破人亡的理念。但現在,北京房價還要上漲,這會讓越來越多的北京人被邊緣化貧困化。

而到了節日期間,還是有媒體不依不饒,逮著這份藍皮書裏的其他內容,繼續讓人們接受房地產領域帶給全社會殘酷的現實,讓節日喜慶氣氛一掃而光。

所謂“租售比”是指每平方米使用麵積的月租金與每平方米建築麵積房價之間的比值。從理論上說,“租售比”能夠比較客觀的反映出當地房地產市場的供求狀況。由於租房體現的是一種真實的居住需求,因此當一個城市的房產價格迅速上升而房屋租賃市場的價格卻沒有隨著出現明顯增長時,就表明該地區的房產市場存在著虛高或投機行為。從發達國家或地區的房地產市場規律來看,一般房屋租售比的警戒線是1:200。2006年我國部分主要城市的二手房價均出現了大幅上漲,而房屋租賃市場的價格卻相對平穩,同時根據我愛我家、鏈家地產等房產經紀公司的統計,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城市中心城區的租售比已經達1:270~1:400左右,房價虛高傾向明顯。

房價啊房價,有多少人在汝麵前一敗塗地落花流水,又有多少人談汝色變避猶不及。那個藍皮書的主編認為,房價不可能下跌的根本原因在於,市場供求決定的價格的走勢。這就怪了,越來越多的人對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這種夢想漸行漸遠,逐漸發現,自己距離這個人生目標日益淪落到癡人說夢的地步,這也是市場供求的功能?到現在,已經有幾十萬北京人無法承受高房價,不得不在毗鄰的河北省安家落戶,顯示出漣漪般的擴散態勢,按照如此趨向,最貧窮的人隻能到荒郊野嶺裏刀耕火種茹毛飲血了,這也是市場的功效?如果依靠市場來決定自身的社會地位乃至生存質量,那麽窮人篤定比死無疑。

看起來,這房價的下落好像是指望不上了。本來嘛,這房地產就是腐敗重地嘛,那麽多的官商勾結,那麽多的委府政績,那麽多的吃喝嫖賭,都要指望著房地產呢,降下來,中國經濟就完蛋了唄。

不過,也有人卻大唱反調。3月21日中國經濟網就有這麽一篇。

中國房價為何居高不下? 其實想降也並非什麽難事 

(何必注,略。)

這種結論於房價高企的主要原因是“是政府在市場中與民爭利”的說法,也算是對委府的嘉許評價了。

而現在,中國的房地產已經病入膏肓。今年1月11日《瞭望東方周刊》刊載周榕《謹防城市發展的房地產化陷阱》一文認為,城市政府“經營城市”的房地產思維對“體質贏弱”的中國城市宛如虎狼之藥,雖見效一時,卻遺害長遠……(何必注,略。)

事實上,中國的房地產領域逐漸變成中國社會的掘墓人,對把中國推到萬劫不複的分崩離析地步起到著無與倫比的推波助瀾的作用。特別是,當中國社會轉型過程本身被固化,強勢利益集團更傾向於采用雙軌製保全並擴大既得利益之際,1949年到現在社會發展中所有積澱下來的矛盾和問題都會演變為牟利路徑和工具。而將城市化變成房地產化,就是其中最突出的例證。

溫鐵軍給我發來的“問題與選擇——未來5-10年中國社會發展”研討會內容裏,中國社科院任外事局局長黃平直言不諱地表示:“我就反對搞城市化。城市化是個幻覺,很可能會產生我說的‘四無’:無地、無業、無家、無望。”

我在央視做經濟學家演播室訪談節目時,巴黎百富勤總經濟師陳興動介紹了湯敏參與該節目,並且針對“次區域經濟合作”等主題接受了采訪。而今年4月媒體報道,亞洲開發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湯敏15日在廣州參加“中國經濟50人論壇廣州研討會”時表示,目前世界上的國家大多都屬於中等收入國家,其發展麵臨著分配不公、城市化、金融開放、產業升級、公共服務滯後等五大陷阱,如果解決不好就很難順利跨入發達國家行列。他說,很多中等收入國家的經濟水平長期徘徊不前,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其收入分配差距過大,造成了諸如社會動蕩、不公平等問題,經濟上內需不足,增長乏力。因此要找出一種新的共享式的經濟增長模式,以保證在經濟增長過程中,不斷改善收入分配方式。

中等收入國家所麵臨的這些陷阱,在目前的中國,幾乎都與房地產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人們看到,當前的房地產商一個個都是神槍手,用居高不下的房價,把不久前還自以為是的所謂的中產階級們一個個消滅掉,讓其淪為社會貧困人口中的一分子。

而其中,媒體隻是敢於麵對房地產商不遺餘力的指責和攻擊,卻避重就輕避實就虛地把房價高企真正的罪魁禍首避而不談。

也是在今年,也是中國社科院,在其社會發展藍皮書中發布了始料未及的內容,那就是,當今中國社會最為緊張的關係,已經不是坊間流傳著的所謂仇富,而變成了仇官。從我這等悲觀主義分子的烏鴉嘴裏,早就對如此結果感到理所當然大勢所趨,而且連篇累牘地對委府的各式各樣的行徑喋喋不休。

現實情況是,居者有其屋這種古今中外都很妥帖的社會政策,在與時俱進的中國卻成了讓人匪夷所思的事,居住居然成了巨大的經濟、社會乃至政治問題。這個現象很耐人尋味不是?

其實,地方委府在推高房地產價格上具有著異乎尋常而不可替代的作用。當各地委府都變成了最大的房地產開發商之際,指望房價能夠下跌,那才叫癡心妄想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