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人民大學有關GDP將增長10%預測裏的狂想

(2023-01-03 00:39:01) 下一個

人民大學有關GDP將增長10%預測裏的狂想

                  2006年7月2日

何必

昨天,“《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經濟發展研究報告(2006)》———全麵可持續和諧發展的新型工業化道路”研討會在人民大學召開……(略。)

看到這樣的結論,人們或許又可以奔走相告彈冠相慶了。中國經濟又可以保持高速增長,有著全麵協調可持續發展的種種跡象。為此,我們還需要擔心什麽?高枕無憂吧。整個一個歌舞升平的璀璨景象。

筆者對這樣的結論嗤之以鼻。

涉及到CPI指數根本無法表征通貨膨脹的真實狀況,已經說得太多,於此不贅。

說GDP高速增長並不代表中國經濟過熱,也是非常值得討論的問題。目前,對於究竟什麽叫做過熱、以及依靠什麽樣的指標體係來座標中國經濟,進而判斷過熱與否,這還是個見仁見智炒得麵紅耳赤的事。其中包含了很多利益集團各自的考量,還有中國知識界社會良知敗壞的因素,一向作為黨棍學校的人民大學在經濟領域作如此歌功頌德溜須拍馬的判斷,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問題在於,GDP增長10%,應該如何來判斷?

今年,溫家寶在十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做的政府工作報告當中,明確了“十一五”時期GDP增長速度控製在7.5%的水平。這為什麽?報告解釋,根據全麵建設小康社會的總體要求,“十一五”時期要努力實現以下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宏觀經濟平穩運行;產業結構優化升級;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城鄉區域發展趨向協調;基本公共服務明顯加強;可持續發展能力增強;市場經濟體製比較完善;人民生活水平繼續提高;民主法製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取得新進展。

中國經濟已經保持了連續多年的快速增長,特別是進入新世紀後,GDP一直晃悠在10%附近,讓全世界感到眩暈。現在,最高當局在進行規劃時,冀望從高速經濟增長當中將增長速度降下來,這應該是個讓人關注的事。

中國片麵追求經濟增長,將其從提高社會物質文化生活水平以及全社會福利水平的手段,異化為單純以增長本身為最終目的,這種本末倒置的政治方式和經濟方式,已經導致了太多的問題和隱患,比如公共事業的衰敗、貧富差距的擴大、資源的匱乏、環境的破壞、社會動蕩的加劇、道德水準的全麵滑落,等等。而這些問題和麻煩構成了對執政的現實而巨大的威脅時,當局不得不調整政治方針和策略,強行給彌漫全國的GDP崇拜降溫,將稍許多一點的資源用來維持社會的有效運轉,提出了形形色色的目標,譬如和諧社會、可持續發展等等。

姑且不說這類目標的真實含義如何、以及在目前的政治體製下到底能夠起到什麽樣的作用。隻是看,在目前地方割據形態基本形成的局麵下,這種降溫是否能夠得到地方上的認可。中國宏觀經濟學會會長房維中《地區規劃與全國規劃竟然大相徑庭》一文中指出(何必注,略。)

而連一向被當作是中國民間經濟發展模式範本的溫州,也由於曾經任蕭山市委書記的王建滿到任溫州市委書記並拉開招商引資加大重化工業占比,而使得中國這唯一的一塊政府幹預方麵的淨土行將就木被徹底送進曆史。

當全國各地都在執行著各自比全國規劃高得多的GDP指標時,當縣域經濟以高於全國人大規劃速度60%的幅度執行經濟政策時,說什麽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在7.5%,隻能是全中國流行的一個巨大的自欺欺人的道聽途說。

而這樣的現狀,更是溫家寶報告中宏觀經濟、產業結構、資源利用效率、城鄉區域發展、基本公共服務、可持續發展能力、市場經濟體製、人民生活水平、民主法製建設和精神文明建設等等治理目標的預期成為空話和海市蜃樓。

5月份,雷曼兄弟有關全球經濟監測的報告認為,雖然中國經濟增長迅速,但是明顯缺乏質量(略。)

6月9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報道,(何必注,略。)

這兩天很引人矚目的,就是全國性煤電聯動機製再一次粉墨登場。這次又完成了對國民財富的進一步掠奪。全國各地居民電價在沒有經過任何哪怕像遮羞布那般的聽證會程序的情況下,爭先恐後漲了上去。

針對坊間有關上漲居民用電價格哪怕走過場似的開個聽證會的質問,政府的官員怎麽說的?這個國家決定的,不需要進行聽證!這大概也是現在的政府在2003年新政後還對行政許可法做了點什麽之後,對法治總體倒退的具體表現。

說類似水電氣煤鐵路等等具備不可替代的壟斷性質的行業,由於涉及到太多的人群的利益,在價格形成機製上應該確保程序公正,這都不過是老生常談。麻煩的是,這些公共事業中價格的攀升,會導致什麽樣的結果?可以肯定的是,如此基本品價格的上漲,會引發成本向生產和消費的終端傳遞,導致價格的全麵上漲。

現在,全世界都在擔心中國經濟有硬著陸的危險,隨著中國對外開放導致大門洞開,所謂資本市場相對封閉、人民幣尚未自由兌換等等使得中國經濟在1998年金融危機中逃過一劫的條件基本不複存在,而中國內部喪心病狂的財富掠奪形成了巨大的風險和價格方麵的定時炸彈,一旦爆發定當地動山搖摧枯拉朽,成全蔚為壯觀的21世紀泰坦尼克效應。我們卻大喜大悲而無可奈何地成為見證人和殉葬品。

從這個意義上看,人民大學那份GDP10%增速的報告,意義當然就顯得不同尋常了。

還不止這些。

溫鐵軍給我發來的高梁、墨翟《2005年中國民族產業大事記》,其中認為,12月20日,國家統計局將根據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情況,修訂去年國內生產總值(GDP)的數據。渣打銀行中國區高級分析師王誌浩昨(14)日向記者表示,預計調整後中國GDP數據將增加20%~30%。而高盛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梁紅也指出,中國GDP今年將一舉超過意大利、英國和法國。國家統計局宣布中國GDP的計算方法改變,服務業部分金融擴大,排行全球第四,超英趕美,一夜之間!匪夷所思!

何以如此?原因多多。其中至少有一個是饒有興趣的。眾所周知,人均GDP1000到3000美元之間是社會最為動蕩、各種矛盾集中爆發的階段,2003年,中國人均GDP突破1000美元關口,坊間對於進入這個時期如何避免拉美化、如何處理積累下太多的社會矛盾議論紛紛,這時最好的方法是什麽?調高人均GDP數量,使之盡快超越這個倒黴的月經期,而這在中國,除了母親和騙子之外都可能是造假的國度裏,GDP數據還不是舉手之勞?

進一步,即使GDP有著10%並且沒有過熱,那又怎麽樣?中國的人均GDP超英趕美了又能如何?留學日本多年的鍾慶認為,在不同經濟結構的國家之間討論GDP及GDP增長率毫無意義,後進國家不可能通過單純的GDP增長而成為先進國家。(何必注,略。)

而按照社科院經濟所張宇燕的測算,中國現在的對外貿易依存度已經高達80%,也就是說,中國經濟的高速增長基本上是依靠賣國求榮才得來的。(這方麵的內容涉及太多,於此不贅。可見本人博客。)

還有,GDP高速增長後,我們又幹了些什麽呢?2005年公布的亞行報告指出,如果實行免費義務教育,我國農民每年至少可減少300億元教育負擔,效果不亞於減免農業稅。免費義務教育已經成為一種全球趨勢。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中有170多個實現了免費義務教育。壓榨絕大部分國家,包括人均GDP隻有我國1/3的老撾、柬埔寨、孟加拉、尼泊爾等國都實行了免費義務教育。專家分析,2002年我國學費和雜費合計為923億元,以目前的財力狀況,完全可以承擔免費義務教育。目前我國的教育投入約占GDP的3%,低於世界平均5%的水平。建議修訂《義務教育法》,實行免費義務教育,並把9年製義務教育延長到12年。

可實際情況如何?無論是教育部,還是國務院,都公開宣稱現在隻能針對9年製義務教育中的農村學生免除學雜費,城市還有困難!

中國政府承諾教育投入達到GDP的4%的水平,已經有十多年,到現在也沒兌現。如此政府的公信力也還不就那麽回事!

2006年第三期《中國改革》雜誌報道,北歐專家反複強調,為了保證“所有公民平等享受公共服務”,政府應該承擔公共服務提供主體的角色。隨著經濟的發展,政府支出占GDP比重逐年遞增、公共財政支出在政府支出中的比重不斷提高。挪威城市區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弗斯指出,挪威政府的總支出從50年代的占GDP的27%上升到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期的54%。1995年,挪威通過轉移支付形式支付的勞動者福利、養老金及其對家庭的經濟扶持占政府支出的65%。

與此同時,中國宏觀稅負水平卻取得了讓人瞠目結舌的提升。2005年,中國稅收收入達到30866億元時,按照2005年GDP總量比2004年增長9.9%來計算,中國宏觀稅負達到17.5%左右,較“十五”期間12.09%的中國平均宏觀稅負水平上升了5個百分點。

可我們的財政收入連年高速增加,卻根本沒有公共財政支出方麵的點滴改善,以至於人們越來越懷疑,在中國是否有貨真價實的公共財政。在政府瘋狂斂財的同時,提供公共服務方麵的數量和質量卻一瀉千裏地滑落,質次價高的公共品成為假冒偽劣的急先鋒,還通過行政權力強製性消費。

……

這麽看,人民大學那份欲蓋彌彰的GDP預測,大致上還是不經意透露出來中國可能的走向。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