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單向收費節目吧
2007年2月9日
何必
2月8日移動推出了暢聽套餐,“準單向收費”來了,但是我們離真正的單向收費還有多遠?……(略。)
記者在建議觀點裏寫道:(略。)
這則報道,是跟在另外一個作為當天節目頭條的消息的後麵。前麵的內容看上去也差不多。
“暢聽99套餐”2月8日正式推出,一上午的時間已經有幾萬名手機用戶辦理了這項業務。(略。)
段子怎麽說來著?結婚叫入網,重婚叫一卡雙號,婚外戀叫呼叫轉移,情人多了叫移動夢網,離婚叫銷號,分居叫停機保號,複婚叫複機,再婚叫過戶,男人再婚叫補卡。
看起來,連續兩條報道銜接在一起,怎麽著也算個組合報道了。
這兩天,有關北京移動出台新的套餐方式,實行準單向收費,已經成了各方炒作的熱點話題。2月5日《經濟參考報》有“手機單向收費:平衡利益拖慢資費下調過程”;同日新華網也有“手機資費套餐究竟優惠幾何”的分析;2月7日《北京青年報》則發出了“別把手機單向收費變成促銷噱頭”的呼聲;而類似“單向收費、八大套餐 移動又來忽悠我們來了”、“單向收費 弱勢運營商‘很受傷’”、“聯通單向收費:尾隨非好漢”、“北京小靈通推出積分計劃 受手機單向收費之壓”、“它山之石:國外手機資費怎麽收”……實在讓人目不暇接。
這手機真是個好東西,才10幾年的功夫,就到了這麽個幾乎人手一個的程度。想想看,1984•5《山西青年》還隻不過預測,“科學革命、技術革命、社會革命、產業革命,信息社會三C四A:通訊化-計算機化-自動控製化,工廠-辦公室-家庭-農業。信息工業即生產、傳遞、儲存、加工、處理信息的工業,分傳統和新興兩種,前者為電訊、電話、印刷、出版、新聞、廣播、電視等,後者為計算機、激光、光導纖維、通訊衛星等工業。”現在呢?夢想實現得讓我們根本來不及反應。
咱們偉大的國家迅速進入了信息化社會,現如今,連中小學生都帶著個手機,成年人就更不用說了,走卒攤販達官貴人概莫能外。
所以,咱們那委府也自然與時俱進,附庸風雅地鬧出了個信息產業部,而且還總是不住地弄些個讓人耳目一新的貨色。比如,去年8月29日出版《每日工業快訊》就報道,(何必注,略。)
這信產部還真是服務型政府,為了企業創新而苦口婆心,花了錢委托專門谘詢機構做出如此報告,確實很是英明果敢一語中地。
“加快速度,選好落點,做到人有我新,人新我好,人好我優。這就上升到企業之間一種競爭的較量,而不單是創新的問題”,這種話聽起來怎麽著也讓我擺脫不掉信產部被中國移動綁架、使得一個行業行政管理部門活脫脫變成一個寡頭的代言人角色的聯想。
可聽聽開篇那則報道裏那個什麽社長的說辭吧。“第一是技術因素:實現單向收費如何在各個運營商中間分配話費;二是國家政策,貿然降低話費會不會影響國有資產的保值;第三是公司政策,那就是拿不準單向後到底應該怎樣收費,不然不導致公司收入大幅下降,有危險。”
技術因素、國家政策、公司政策,雲雲,可看來看去根本沒有消費者的因素,使得所有理由都會被受眾認作是避實就虛隔靴搔癢;特別是作為媒體,更有為當局和利益集團捧臭腳搖唇鼓舌的明顯痕跡。
當初該節目跑口記者就總是采訪這個社長,凡是涉及到了通訊電信領域,一準就出現這麽個家夥搖頭晃腦信口開河,就像那個首都經貿大學的什麽經濟學教授無論什麽事情都會拋頭露麵喋喋不休一樣。我對當時那個跑口記者強調,在一個階段裏,不準再用這種采訪,不準其出鏡。這實際上反映出記者懶得尋找新的采訪對象。
而那個跑口記者離開了節目組,跑口記者換了另外一個。新上任的主兒很內向,在辦公室裏麵都扭扭捏捏的,聯係采訪總是被對方一回絕就放棄。我曾經當著其麵直截了當地表態,這位真不應該當記者,隻適合於幹點子類似後期編輯包裝等少與人打交道的活計,對方也認可,但還是繼續著電視新聞記者的行當。如此,繼續讓那個什麽社長不厭其煩地出鏡,也就在所難免了。
從該報道的製作路數上看,也與節目整體風格相去甚遠。那種對采訪對象身份進行鄭重其事介紹,原本是專題片的路數,可是在一個短報道中也如法炮製,加長了節目時長,拖遝了節奏。
而且,整個節目變成了這個什麽社長的專訪,所有涉及到單向收費趨勢都由這個社長一手包辦,根本沒有其他任何人的聲音,這種新聞作品實在慘不忍睹。
我曾經看過多個相關的電視新聞和專題節目的文稿,弄成這樣的還很少見。
比如,中國移動和中國聯通比較起來,應該是航空母艦和小舢板之間的較量,而如此格局,說什麽市場競爭那才是信口雌黃;中國移動通訊企業的利潤率高達20%以上,而國際上該領域的利潤率通常也就是在1%左右,維持一個如此暴利的行業,委府責任顯而易見;獨家壟斷造成對消費者利益的侵害有目共睹;美國政府強行將AT&T拆分為四,也就是為了保護消費者能夠避免壟斷商家的欺負;歐盟衙門專門討論移動通訊價格問題,強令運營商降低價格,類似沃達豐之類的巨擘們不得不向歐盟衙門妥協,而消費者則得到了歐盟國家之間移動通訊價格大幅度下降、歐盟國際間漫遊資費達到了3分錢人民幣/分鍾的水平……這在中國是可能的嗎?如果節目製作者對如此背景全然不曉,完全是囫圇糊弄應付差使,那與欺瞞電視受眾何異之有?
原本,包括信產部在內的委府機構就是地地道道的搶錢者。這遠不是我這等烏鴉嘴的恨人不死心態下的白乎。中國新聞網去年10月11日以“我國各種‘利益集團’迅速發展 已影響政府決策”為題發文,《瞭望》周刊近日發表題為《警惕部門利益膨脹》的文章說,近年來中央政府機構中的部門利益問題日益突出。(何必注,略。)
看看其中涉及到的部門吧,幾乎將所有涵蓋國計民生的產業部門悉數囊括在內了,也就是說,現在還有哪個部門沒有被利益集團所把持?還有哪個領域能夠被我們視作當前孔方兄無孔不入狀況裏的一方淨土?
所以,這單向收費會是個什麽玩意兒、這電視報道又是個什麽路數,我真是心知肚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