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北大畢業生月薪千元的思索

(2022-12-06 00:21:31) 下一個

北大畢業生月薪千元的思索

                                 2004年2月28日

何必

“月薪千元也能簽北大學生”……(略)

看了開頭那則引人注目的標題,再看其中的內容,過後不禁感到些許不安:怎麽成了這個樣子?

曆來,北大都是中國高等教育的一麵旗幟。五四運動時期北大就引領了學生運動潮流;文革也是從那裏發起的;如今,北大教改也成為世人目光聚集地。北大學生也一向有著很強的優越感,以為北大人而自豪,其獨立並略帶些反叛的精神,曾經被當作社會發展的寶貴財富。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那些有雄厚財力的企業在選用人員時也不約而同地要求名校畢業,而北大在中國名校中也算是名列前茅,其畢業生有過被當成搶手貨的輝煌經曆與記憶。

近年來,中國經濟越來越被全球的焦點,特別是從2000年以來世界經濟全麵不景氣的時候,中國經濟卻保持著連續高速增長的態勢,形成了世界經濟中的唯一亮點,被國內外形容為“一枝獨秀”,甚至被看成是拉動世界經濟的火車頭。2003年,中國經濟更是全麵報喜,在增長、物價、就業和外貿四大國民經濟指標裏悉數飄紅。根據2月26日國家統計局公布的《2003年全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認為,2003年我國國民經濟增長較快,運行質量明顯提高,經濟活力進一步增強。公報顯示,國民經濟較快增長,國內生產總值比上年增長9.1%;價格總水平有所上漲,全國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比上年上漲1.2%;就業人數增加,年末全國就業人員比上年末增加692萬人;國際收支狀況良好,全年對外貿易順差255億美元,人民幣匯率保持基本穩定。

經濟發展全麵高奏凱歌,開始走出幾年不斷籠罩在經濟領域裏的“縮長”困境,從物價方麵看,長期讓有關方麵撓頭的內需不振得到了初步而有效的緩解,經濟運行已經走上良性運轉的軌道。

在這樣的環境下,北大學生對於月薪的要求卻跌到了千元的水平。幸乎?不幸乎?

北大人也現實了,不再那麽不可一世了,大概會讓一些人暗自竊喜;要搶灘國際一流大學的北大培養出來的學生貶值到如此境地,也足以給北大教改蒙上灰暗的色彩,突出點綴著教育體製的結構性弊病,對尊重知識與人才做了別具一格的注釋。對此,不多說也罷。

長期以來,國內各方紛紛對中國優質而廉價的勞動力沾沾自喜喋喋不休,把這當成了中國產品和服務打入國際市場的甚或是唯一的殺手鐧,甚至把中國勞動力低收入當作綜合國力的常量構成,而對於隨著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而必然發生的勞動力價格水平提升或諱莫如深或耿耿於懷。國內某已經上市的著名軟件企業掌門人就曾經在大庭廣眾場合義憤填膺地指責外資企業用高工資吸引中國本土人才的行為是在勞動力市場上哄抬物價,言外之意就是中國應該在長期低工資水平上徘徊,以低廉的勞動力成本維持企業的低成本和產品服務的低價格;也就是說,盡管經濟高速增長,但社會勞動力價格卻理應按兵不動,任憑物價水平提升和生活支出提高,收入還是要維持在具有競爭力的水平。這種觀念實際上是傳統上“先生產後生活”等本末倒置思維的現實延續。而這種觀念被理論、學術、教育、行政、媒體等多方強化,逐漸形成了主流語境,主導著社會運行方式並決定其軌跡,再回到市場上,被市場主體所默許與傳承,勢必就有了勞動力價格長期有意識地被扭曲,破壞了該市場的價格的正常信號功能;再輻射到勞動力製造地的教育體係,當然就會有北大就業指導部門“現在畢業生基本能較清楚地了解自己,不再盲目地追求高薪”之類發自肺腑的說辭。

隨著中國經濟對外依存度的提升,國內經濟與國際經濟的銜接越來越緊密,而這當中,近來越來越被國人耳熟能詳的就是國外對我國產品提起反傾銷訴訟,其中,人們也逐漸熟悉了國外把中國當作“非市場經濟國家”的現實待遇。事實上,歐美等對市場經濟標準的規定,雖然帶有維護發達國家利益的明顯痕跡,但畢竟是根據反傾銷中影響公平貿易因素而采納的,具有很強的針對性。雖然歐美提出的市場經濟標準彼此之間有一定的區別,但這種區別隻是表麵上的,就其內容而言,涉及的問題是相同和相近的,實質上是一樣的。美國商務部所指的“非市場經濟國家”是指不按市場成本和價格規律進行運作的國家。它對市場經濟有六個法定要求,19U.S.C一1677,18或說具體標準,其中之一是勞資雙方進行工資談判的自由程度,或者說,是產品人工成本的市場化水平。這種市場化,並不簡單決定於企業方麵開出的價碼,也並不歸結於勞動力不得不接受的薪資水平,而是按照市場博弈規則而形成供求關係平衡,是雙方互動的過程與結果。在如今中國就業領域普遍缺乏安全傷害、醫療、失業和養老等方麵人身基本社會保障的情況下,勞動力價格決定權也依然被企業方麵所把持,勞動力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權利空間,出現著勞動力市場價格方麵的“霸王條款”,而且這種企業行為很長時間被合法化,貫穿於社會生活各個角落,成為中國特色的流俗。在這種大背景下,中國產品頻繁遭遇反傾銷,也就不足為奇了。在聲討國外對我國企業不公平待遇的同時,我們自己也該好好反思一下,何以總是授人以柄,無論是在改革開放之初,還是加入WTO以後,屢屢在勞動環境和報酬等方麵被人追究。

勞動力價格長期走低,並不是我們可引以為榮的事情,相反,卻帶來了類似人權方麵的詬病。真希望北大學生月薪抵達千元界線的情形不會維持多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