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把“審計風暴”變成審計常規

(2022-12-05 12:31:55) 下一個

把“審計風暴”變成審計常規

                               2004年1月30日

何必

審計署審計長李金華在1月30日召開的全國審計工作會議上公布了2003年全國審計工作情況。……(略。)

2003年,我國加大了審計範圍與力度,審計署由於並且公開財政部違反預算法問題、社保基金問題、國有資產流失問題,被社會上形容為來了一場“審計風暴”。李金華本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引用外國“審計就是國家財產的看門狗”的話,強調了審計工作的性質。審計工作也從原來針對納稅人的財政收入審計轉向針對公共財產使用方麵的財政支出審計。

從社會上將去年審計力度強大得好似一場“風暴”的說法上,不難看出,人們還在習慣了政治運動的語境當中理解並對待這種審計思路的變革。風暴來了還有走的時候,不可能一年365天都是風暴天氣。在我國,人治化的曆史有幾千年,針對社會問題,更多地是采取頭疼醫頭腳疼醫療腳亡羊補牢的行政慣例,在此過程當中也通常是依靠強人抓重點,等到問題尖銳化時就通過搞政治運動的形式來應對,以致於到現在宣傳上還有對於那些不識時務在運動高潮之際傻嗬嗬作奸犯科被逮個正著的人為“頂風作案”的略帶嘲笑與同情的描述;一旦事情已經從公眾視野中變得不那麽重要了,運動也就無聲無息地終止了。這種行政過程逐漸演變為曆代政府施政的基本方法,放之四海而皆準;同時,也由之培養出了大批熟諳此道的運動員,懂得審時度勢見風使舵,運動來時或稍微心照不宣地有所收斂養精蓄銳或謹小慎微草木皆兵,等到運動式微則卷土重來,各種各樣在運動中被嗤之以鼻的勾當繼續光明正大地招搖過市橫行霸道。這種行政形式也助長了社會上的短期行為和投機心理的甚囂塵上,以及責任—信用體係的土崩瓦解。

同時,由於審計能力還有待於提高,已經取得的審計結果也還是能夠讓人讀出些味道。例如,全國共審計13萬多個單位,對3.6萬名領導幹部進行審計,就查出那麽多的違紀問題,那麽,全國共有多少個應該被審計的單位?又有多少領導幹部應該被審計?從原理上說,凡是牽涉公共資源使用的單位和個人都應該在審計範圍之列;具體在操作層麵上,那些掌握公共資源並具有支配、處置權利的集體和個人,理所當然地處於接受審計位置,那麽其數目就遠遠不止13萬多和3.6萬;僅僅如此規模的審計就查出了那麽多的問題,如果星羅棋布浩如煙海理應接受審計的單位和千軍萬馬、熙熙攘攘理應接受審計的幹部群體都接受了審計,會有什麽樣的結果?該為國家—納稅人挽回多少經濟損失?又有多少人會翻身落馬受到降職撤職處理、黨政紀處分、移送紀檢監察司法部門查處?另一方麵,這13萬多和這3.6萬是否會由於趕上風暴而覺得倒黴,如果能像未被審計的絕大多數單位和領導那樣沒有被鎖定在瞄準鏡當中大概就可以僥幸過關逃之夭夭?

不久前中紀委搞了個有關反腐倡廉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公眾並沒有因為生活水平的提升而對普遍存在的腐敗現象漠不關心。而這也正是黨政最高部門下決心要全麵治理腐敗的背景,並因之產生了從過去的重點反腐、強人反腐過去到依靠製度反腐的變化。而這種變化正是法製社會所需要的,也是從以往的人治到法製所必須的。這裏所提到的製度,就是一種常規化的舉措,是無時不在且常效的規範。而腐敗正是濫用公共權力謀取單位或個人私利的行為,針對公共權力運用過程當中經濟問題的審查、定性與公布,恰恰是審計部門的職權與責任範圍中的內容。換句話說,審計部門在反腐工作當中是充當著舉足輕重角色的。這種工作對於作為常設機構的審計部門來說,當然不應該是一陣風似的虎頭蛇尾來去匆匆,更不能像鬆緊帶那樣能夠自如地有張有弛,而應該本著對國家—納稅人負責的態度,一以貫之地把好關、看好門。

由是,不能把審計搞成“風暴”,而應該使之常規化普遍化。在我國目前的政治經濟環境裏,也幾乎得達到類似稅收部門課取稅款那樣,針對單位和領導進行日常追蹤,監督其經濟活動以及後果。如此,才能讓權力受到製約,使納稅人心悅誠服。雖然看上去這可能加大了行政成本,但相形於挽回的經濟損失、特別是促使社會能夠全麵協調健康發展、改變貧富差距日益拉大的現狀和趨勢、根治越來越無所不在窮凶極惡令公眾咬牙切齒的腐敗、營造社會公平、維持社會安定來,這當是必要而且必須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