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日新月異的中國汽車

(2022-12-31 01:47:34) 下一個

日新月異的中國汽車

                                       2006年2月24日

何必

春節剛過不久,國內的汽車市場就快速地進入狀態,市場競爭也迅速加劇……(略。)

這則新聞,還是看出來跑口記者怎麽著也還是得把稿子寫得像個有償新聞似的。相比起同日播出的其他新聞來說,這則新聞的點評價值似乎並不大。

其實,汽車行業新聞到底該怎麽寫,目前是有不少例子可循的。

好像已經有一段時間沒有關注汽車市場了。這主要是,這個市場的預測應該還是比較有譜的,這個爛攤子也是很令人頭疼的。其中的方方麵麵,都洋溢著強取豪奪和爾虞我詐,而且,麵對著曾經為社會歡呼雀躍的井噴還沒怎麽著就偃旗息鼓徹底陽痿的現象,人們除了瞠目結舌之外,隻是更多地想到了溫鐵軍在位時的中國改革雜誌上那個專題的讓人目瞪口呆的題目:中國汽車從神到猴的蛻變。

溫鐵軍給我發來的2005年12月5日《每日工業快訊》:(略。)

怎麽樣?米國人說了,中國汽車市場潛力巨大。既然洋鬼子都這麽說了,對於不少像西方人所謂的“言必及古希臘”那樣、現在不少的言必及米國的“主流”中國人來說,當然是要奉為圭臬了。有人說,中國汽車市場現在的規模已經僅次於米國,與日本並列世界第二。這種說法的依據如何沒找到,可看著人們喜不自勝地傳播著這樣的消息,就知道,我們真是離大康社會很近了。

不過,就這這份讓國人彈冠相慶的報告裏,米國人還認為,中國汽車工業還麵臨著許多障礙,中國汽車製造商在汽車設計、製造和銷售方麵要具備全球競爭能力,可能還需要10到20年的時間。基礎設施不足也將製約中國汽車業的發展,比如中國目前隻有約8.5萬個加油站,而且大部分在城區,而美國共有17萬個加油站。在像上海這樣的大城市裏,停車也是個大問題。中國的購車貸款業務不發達,大多數消費者仍用現金購買新車。

這他娘的的米國鬼子,說好就說吧,還弄出這麽多的但書來,讓人添堵。數據表明,中國汽車領域的國際貿易首次出現順差,向外出口也成了一道耀眼的風景。有人歡呼著,照著這麽個路數,中國用不了多久,就會在韓日的道路上取得成就,逐步取代世界汽車強國的位置。

這種近乎自慰自淫的想象,全然不顧韓日對自己汽車產業的強有力的保護、市場秩序建立、產品質量體係創設、國民維護民族利益等方麵的差異。中國汽車麵向諸如中東和拉美等與米國不和諧的地區,而遲遲無法進入歐美。

近來,奇瑞聲稱要開始進入米國市場,引起了米國人大驚失色,可那些研究中國汽車市場的米國人告戒,別理丫挺的,他們是在國內找不到出路,隻能靠向外拓展來謀取生存空間,而這比韓日在本土上進行本國汽車市場的充分培育和競爭、進而完善品質與經營、然後再以完備的產品、技術與營銷策略參與國際競爭的方式還差著十萬八千裏呢。

而且,從中國政府的立場看,本身就是崇洋媚外。2006年2月22日《華盛頓觀察》周刊介紹,現任美國國際戰略研究機構蘭德公司(RAND Corp)亞洲政策中心主任的歐爾霍特(William Overholt)說“中國政府有些偏向合資汽車公司,在鼓勵自由競爭時沒有給本土企業相等的支持。”對外國汽車頂禮膜拜,對本國汽車怒不可遏,這種全世界少見的治國方略,導致中國汽車根本無法與汽車強國叫板。米國人的這種分析,不能不說是一針見血,道出了中國汽車業的未來。

2003年科技部調研室委托的一個研究報告曾詳細分析了跨國公司是如何在合資陷阱中阻礙中國汽車工業自主發展的,(略。)

2005年12月2日《每日工業快訊》報道,(略。)

國歌是怎麽唱來著?中華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時刻,每個人都發出最後的吼聲!現在,民族汽車業也到了這麽個時刻。真讓人熱血沸騰。

隨著國際十大零部件企業在中國的連連增資,中國汽車市場正掀起一波腥風血雨。大眾-一汽發動機新廠總投資1.5億歐元,目標是年產30萬台汽車發動機;全球最大的零部件公司博世在蘇州的總投資額6000萬歐元;全球第二的零部件企業德爾福也宣布其在蘇州的新工廠正式投產;全球第四的跨國巨頭曼格納全球總裁表示,將會在已有的6家工廠的基礎上,盡快使在中國投資新建的6家新工廠投產;十大國際零部件巨頭之一的法雷奧集團宣布成立在中國的第九家合資公司,著名汽車分析師賈新光說,中國的零部件市場可能被外資“全盤控製”。

第一財經日報認為,中國現在連製造大國都不是,隻能算是全球加工大國。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或許還會拉大。我國仍有85%的IC製造設備、70%強的高檔數控機床、100%的光電子製造設備需要依靠進口。在信息產業、生物科技等方麵,國內隻能負責以個包裝和組裝工序,其他大約90%的產業價值都產生在國外。

於是,把這些資料匯總起來,再來看中國汽車市場上的血雨腥風,也許更能夠給人們提供一幅真切而全麵的場景,告訴我們,在汽車價格戰殺得頭破血流的背後,中國的汽車社會到底是個什麽貨色。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