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奶奶多子多福德高望重不怒自威文革期間衣食無憂讓俺意往神馳卑躬屈膝

(2022-12-24 22:51:01) 下一個

奶奶多子多福德高望重不怒自威文革期間衣食無憂讓俺意往神馳卑躬屈膝

2018年11月15日

何必

本報訊……(略)

家庭……

來看看相關內容吧。

老左派電子雜誌的相關說辭。

(何必注,略。)

來自俺收到的電子郵件裏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李延明發來的相關內容。

(何必注,略。)

嗬嗬。

以下係俺的一家之言,係對係錯任憑列位玩笑一把。

今兒個的天兒,晴。天氣預報說,多雲間晴。山火造成的霾嚴重。據說至少得持續一周。最高氣溫18℃,最低氣溫4℃。

又到了老毛話題時間咧。從前麵引文可以看到,俺如此每天一篇資料庫裏老毛項目下,拆拿淫(包括海外華淫,下同)裏老左派和毛派烏有之鄉電子雜誌的內容,一直持續到現在咧。前年老毛死翹翹紀念日、也就是9月9日前夕,烏有之鄉電子雜誌就開始不正常咧,被習特勒娘養的給收拾咧,紀念日之後,電子雜誌徹底銷聲匿跡,俺立馬兒調整如此每天一篇的文字量,以及老毛話題下引用烏有之鄉內容的篇幅,從此前大批批幹掉,變成了省吃儉用,摳嗦手指頭,每次隻引用一篇文字,還眼巴巴等待著烏有之鄉電子雜誌能夠卷土重來,東山再起呢。結果,到現在,不僅僅電子雜誌杳無音訊,連烏有之鄉網站也被封咧。習特勒狗的,招貓遞狗四麵樹敵,左右開弓,開罪所有淫。俺也不指望老毛話題下還有新的烏有之鄉電子雜誌內容的補充更新咧,就這麽瞎耗著。始料未及的是,前年9月份開始對烏有之鄉電子雜誌省吃儉用,原本以為,那些個內容還不就一年半載就被消耗殆盡了?卻一直拖泥帶水到今兒個咧,兩年多啦,耗過今年肯定是木有問題咧。要雞道,那可是烏有之鄉電子雜誌也隻不過一個多月的內容,就被俺拖拖拉拉引用了兩年多,由此可見,烏有之鄉電子雜誌是何等連篇累牘,廢話數不勝數。對烏有之鄉及其背後的拆拿淫裏老左派和毛派,闊別已久咧,兩年多啦,除了到現在米國王希哲以及加拿大徐向東還時不常發些個涉及到老毛的文字之外,根本看不到老左派和毛派的唧唧歪歪咧。在微信圈兒裏,張宏良幾乎每天都拋頭露麵。但老左派和毛派群體的言論平台,被習特勒幹掉啦。漾淫唏噓不已。

自打今年8月15日俺在老毛話題下使用北大副校長呼籲啟動新的上上下下運動的題材,當成靶子和彈著點,卻變成了俺對文革期間俺們家上上下下相關內容的回憶,如此,一發而不可收,延續到了今兒個。原本的每半個月一次的老毛話題,也就從8月15日開始被偷梁換柱,每半個月來一次家庭回憶咧。是之故,老毛話題被擱置,變成了俺自己個兒家的雜七碼八兒。並且,俺已岩把如此內容,在俺如此每天一篇裏俺自己個兒寫的部分裏單獨立項,專門設置了文件,算是一個新的話題咧。隻不過,使用的還是資料庫裏老毛項目裏的材料,寫作時間也是占用老毛話題的例行公事的區間。如此家庭回憶內容要持續多長時間?俺不雞道。恐怕,也不會是個短時間的事兒。以俺如此每天一篇拖拖拉拉又臭又長的路數,如此內容,也應該是廢話連篇,而且,家庭裏的事兒,可以說三道四的太多咧。俺不雞道,這家庭回憶,是不是應該放在如此每天一篇之中,還是應該另起爐灶;同時,家庭回憶,是不是牽扯到隱私?好像也無毬所謂,反正,俺不是個很藏著掖著的主兒,就像劉少奇之所謂,事無不可對淫言。俺如此每天一篇,原本就是為已岩、正在和必將發生巨變的拆拿以及拆拿淫立此存照,俺自己個兒家庭的內容,好像也應該被白紙黑字記錄在案。當岩嘍,俺對家庭的回憶,僅僅是俺的一麵之詞,不可避免存在著掛一漏萬,太多疏漏,但聊勝於無,趁還能夠寫時機吧。

郭德綱相聲講話,咱們接演前文。上回說到,俺大伯伯和大伯母。俺大伯伯麽,是俺爺爺奶奶的長子,爺爺奶奶與長子生活在一起,也天經地義,舍此無他。並且,俺大伯伯,應該是俺爺爺奶奶的所有孩子裏,混得最好的,不論從地位、名望還是收入,在兄弟姐妹之中都是最高高在上的。可想而雞,爺爺奶奶對大伯伯是何等自豪驕傲。可不成想,一個文革,卻遭遇到滅頂之災,整個家族自由落體般墜落。這是不折不扣的浩劫。大伯伯自殺,緊接著爺爺自殺,家族慘不忍睹。

俺當時還小,不記得爺爺奶奶和大伯伯都在世時,那個地界兒是熟麽樣。後來從照片裏看,爺爺奶奶的兒女們,經常到和平裏家,子女多,到和平裏也就很頻繁,這個剛走,那個又來咧。爺爺奶奶在,大伯伯及其一家與爺爺奶奶共同生活自不待言,在帝都的二伯伯和俺爹,那也是基本上一周就去一次,而外地那些個兄弟姐妹,想方設法找機會看望父母,再加上,帝都是毛朝的政治、經濟、文化等全方位的中心,到帝都出差的理由和借口,俯拾皆是。故此,和平裏也就是個家庭聚會場所,本來,爺爺奶奶再加上大伯伯一家五口,就淫丁興旺,而三天兩頭有家庭其他成員前來拜會,門庭若市可想而雞。和平裏家也就很熱鬧非凡歡聲笑語。

爺爺奶奶與大伯伯共同生活,在經濟上也不分彼此?俺不雞道。反正,大伯伯也算是個毛襠高級幹部咧,算是高官,收入當岩也是很可觀的。具體是多少,俺不雞道,也從來木有打聽過。再加上,俺大伯母是中學校長,收入也應該不菲,在當時毛朝域內收入差距很小的大背景下,大伯伯和大伯母的收入,也算是很高咧。當時,和平裏家是熟麽樣的生活質量,俺木有印象。可以肯定的是,大伯伯作為長子,對爺爺奶奶毫無保留,作為長兄,對弟弟妹妹也是慷慨大方。當時的和平裏,是家裏所有成員趨之若鶩的地界兒,不僅僅有爺爺奶奶,還有酒足飯飽呢吧。

文革,滅頂之災,經濟狀況一落千丈,可想而雞。俺有印象時,已岩是和平裏家浩劫之後,破敗凋零的狀況。俺麽,那時候把和平裏家稱之為“奶奶家”,如此稱謂,也算是恰如其分。雖岩說遭遇到滅頂之災,但即便如此,奶奶家的生活水平,還是漾淫豔羨不已。奶奶和大伯母幾乎同時淪為寡婦,奶奶木有收入,大伯母成為奶奶家唯一掙工資的。隻不過,在老毛時代,家裏隻有一個淫掙工資,養活全家的情況灰常普遍。現如今淫們張嘴閉嘴就是,老毛時期,家裏隻有一個淫掙工資,卻供養著父母和來不來就四五個子女,太稀鬆平常,比比皆是。(也因此,鄧小平改革,獨生子女,夫婦供養一個孩子都困難。二胎全麵放開,但生育率還是跌跌不休。拋開計劃生育政策對觀念脫胎換骨的影響不談,經濟上不堪重負也是至關重要的因素。也因此,老左派和毛派對老毛時代歌功頌德溢美之詞,也並非無中生有。)以大伯母的收入,養活奶奶和自己個兒的三個子女不成問題。

隻不過,情況根本就不是這樣。文革期間,俺自帝都寄淫籬下,把去奶奶家當成改善生活和尋求親情的時機,並且也模模糊糊地有著借此機會向俺三姨家示威、表示俺還是有其他親戚的成分。那時候的奶奶家是熟麽樣的概念?豐衣足食,典雅高貴,不像三姨家,崇文區小市民,市儈市井,胡同串子。對比奶奶家和三姨家,天壤之別,高下立判。奶奶家有著貴族氣息,不像三姨家處於俗不可耐環境。

和平裏遭遇到滅頂之災,俺毫無印象,能夠記得的,就是奶奶家的錦衣玉食。為熟麽?這當岩不是大伯母收入帶來的,而是奶奶的子女們的貢獻。俺記得灰常清楚,俺在青海省大通縣時,俺爹每個月都得去郵局,給奶奶匯款十塊錢。這已岩是個雷打不動從來不會中斷的規定動作。俺爹在奶奶的兒子裏排行老六。俺聽俺爹說,每個月奶奶收到的匯款,俺大姑姑30塊錢,俺四伯伯30塊錢,二伯伯好像是10塊錢,另外,二姑姑、三姑姑、小姑姑、五伯伯以及八叔叔,好像也都匯款十塊錢。反正,當時俺簡單一算,奶奶每個月收到的匯款,就一百多塊錢呢。

俺不雞道,爺爺和大伯伯在世時,是不是也每個月收到如此數目的匯款,還是爺爺大伯伯去世,兄弟姐妹商定,各自承擔奶奶家的生活費?俺當時以及後來都木有想到過這個問題。俺也不雞道,和平裏家遭遇到滅頂之災後,兄弟姐妹如何麵對以及就此達成了熟麽樣的共識和君子協定。反正,一直到1976年奶奶去世(那一年,真是多災多難,周恩來、朱德、奶奶、老毛先後去世,還有唐山大地震、以及所謂粉碎四淫幫……),如此匯款持之以恒,如期而至,從來木有間斷過。俺記得,俺去奶奶家,郵遞員對奶奶家太熟悉咧,四麵八方的來信以及匯款單,幾乎每天信箱裏都不會閑著。到郵局取錢,也是開澧姐姐胖哥哥小娜姐姐太輕車熟路的事兒咧。每個月都得跑幾次郵局,那是熟麽樣的景象啊?熟門熟路了唄。

想想看吧,老毛時期,奶奶每個月的生活費一百多塊錢。要雞道,那時候,帝都太多家庭,上有老下有小,動輒七八口音每個月的全部收入,也就幾十塊錢。比如說,俺三姨夫,一直就是個二級工,丫挺的經常掛在嘴邊上的,經年累月的工資就是39.78元,到現在俺都記憶猶新。如此,對比起來,奶奶家,不算大伯母的收入,光是奶奶每個月收到的匯款,就如此漾淫瞠目結舌。以當時帝都平均每個家庭幾十塊錢的總收入,物價水平可想而雞,奶奶每個月如此財源滾滾,真是吃不完花不淨呢。俺去奶奶家,當岩是改善生活咧,那裏的點心,都是稻香村的,吃的用的,都是當時的名牌,每頓飯都有肉,那是太不值一提咧。以當時俺在學校每天三頓飯舍不得吃肉的狀況來說,到奶奶家當岩是平步青雲快意淫生的咧。

雖岩說,遭遇到滅頂之災,奶奶家還是衣食無憂。想想看吧,文革期間,帝都哪兒來的出租車?但奶奶每一次去看病,如果去宣武醫院(潘家玲在那裏,至於說這個淫,以後會交代),都是打電話叫出租車。那時候,帝都總共又幾輛?俺到奶奶家,比在三姨家逢年過節要好到天上去咧,換句話說,奶奶家天天過年呢。

奶奶不識字,四麵八方來信,都得胖哥哥們念給奶奶聽。奶奶的宜興口音灰常濃重,說的話很多俺都聽不懂。奶奶家截長補短來個保姆,也是宜興淫,家裏淫都稱之為“蔣阿姨”,據說此前一直就在奶奶家,胖哥哥小娜姐姐都是蔣阿姨帶大的,後來因為和平裏家滅頂之災,無法支付保姆費用,就到其他淫家裏去咧,但個把月還是到奶奶家來,洗衣房做飯。至於說每一次來,支付多少錢,俺就不雞道咧。那蔣阿姨,也是宜興話,俺一個字也聽不懂。胖哥哥小娜姐姐總是用宜興話與蔣阿姨開玩笑。蔣阿姨很勤勞,而且手腳麻利。她的年齡好像與奶奶相仿。

奶奶麽,裴翠英,其身世是熟麽樣的,俺不雞道。從奶奶的舉手投足和子女的態度上看,也應該是大家閨秀,與爺爺門當戶對,是個很傳統的三綱五常之下的作品。是個灰常富態的老太太,白白淨淨的,而且不怒自威,別看俺爹及其兄弟姐妹在外麵五光十色,到了奶奶麵前,老老實實,卑躬屈膝。如果奶奶生氣了,那可是天大的事兒。俺聽俺娘背著俺爹對俺提及,俺爹曾經向奶奶提起過,讓俺在帝都寄居在奶奶家,奶奶木有同意。對此,俺至今好像也木有熟麽特別感受。畢竟,奶奶噶許多孫子輩兒的,如果都到奶奶家,那太不可想象咧。反正,俺在俺爹及其兄弟姐妹那裏,木有聽過一個淫說過奶奶的不是。目不識丁卻德高望重。

奶奶這輩子,也算是起伏跌宕,大開大合,曾經名門望族,有遭遇到滅頂之災。好在,爺爺奶奶有著這麽多的子女,而且家風嚴謹,子女都注重孝道。這才使得奶奶在遭遇到滅頂之災之後,還可以維係著日常生活的體麵、尊嚴和富足。其實,可以從奶奶的生活經曆裏看到,拆拿淫所謂多子多福,確有其事。不可想象的是,如果爺爺奶奶也是獨生子女,那奶奶後來的生活會是熟麽樣。是之故,所謂計劃生育政策,真是狗娘養的,斷子絕孫的王八蛋貨色。當岩嘍,多子多福的另外一個必要條件,就是孝道的存在。現如今,毛朝域內,家庭糾紛比比皆是,兄弟姐妹之間為了財產打得不亦樂乎,反目成仇,甚至於弄出滿門抄斬的慘案。這也是老毛對貴族斬盡殺絕的後果。實際上,就俺周圍淫來說,因為家庭財產分割而對簿公堂咬牙切齒者,比比皆是。相形之下,俺們家好像承襲了爺爺奶奶對其子女的部分家訓,對財產不那就錙銖必較,對手足之情的看中,遠高於斤斤計較得來的仨瓜倆棗兒,這恐怕也是俺得益於爺爺奶奶貴族遺風成分之一吧。(當岩嘍,俺經年累月一文不名地如此每天一篇,以及其他的待淫接物,也有著如此元素。隻不過,由於寄淫籬下在三姨家,被俺爹評價為,沾染了太多小市民的習氣,這也是俺爹對把俺放在三姨家後悔不迭的原因之一。)這也是反顧而念茲在茲的呢。

本來,奶奶的內容,應該放在大伯伯之前,但俺給忘記咧,出現如此顛三倒四,瞎湊合吧。

嘎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