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不惜血本填堵金融漏洞

(2022-12-18 00:57:47) 下一個

不惜血本填堵金融漏洞

                                      2005年6月7日

何必

為了解決城市商業銀行不良貸款居高不下的“頑疾”,各級地方政府可謂“不惜血本”……(略。)

看了這樣的消息,真是為了我們的各級地方政府體恤民情出手闊綽而感動,為了這群父母官們防範金融風險的艱辛努力而叫好。如許眾多的省市政府都榮幸位居消除不良資產的豪華陣容之中,看到華夏幾近半壁江山都前赴後繼融入到了這場捍衛各自家鄉銀行驚心動魄的慘烈保衛戰之中。

城市商業銀行是城市政權所轄的金融機構,擔負著為城市經濟運行保駕護航的功能,更是地方權力掌控的金融資產。自然就要受到地方政府的額外關照。一旦這些城市商業銀行出現了風吹草動,政府上手進行事無巨細的嗬護,也就是理所當然的事了。

但問題是,地方政府這種“不惜血本”的行經,究竟是誰賦予其這種權利呢?這裏的“血本”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當然,在威權時代,這種行政權力的合法性是毋庸置疑的,原因在於法律作為權力意誌的體現,本身就帶有強烈而顯著的官本位特征。在如此境遇中所產生的法律,自然也就無可爭議地成為權力的牟利工具。

基於此,地方政府動輒取用財政資金來為所欲為,完全不顧委托代理職責所必須的向委托人負責的政治規範,自然沒有什麽可奈何得了的。

而納稅人的財產被隨意用來填補官本位製度下具有濃重權力色彩的城市商業銀行的無能、官僚、腐敗、尋租所造成的甚至瀕臨破產的虧空,也就不足為奇了。在預算約束形同虛設的情況下,財政等同於權力取益道具,城市商業銀行成為地方納稅人財富的吸血鬼當然是順水推舟的了。

其實,問題遠不止是出現在城市商業銀行。同日《東方早報》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銀行的不良貸款率和不良貸款餘額再資實現了雙降,前者下降了0.5個百分點至12.4%,後者下降了35.6億至18274.5億。但銀監報告卻指出,若剔除政策性剝離因素和新增貸款稀釋效果的影響,主要商業銀行的不良貸款實際上是不降反升。2004年,四大國有銀行及12家股份製商業銀行不良貸款總共減少了3946億,但如果將政府不良貸款剝離及注銷所花費的5194億,當年銀行不良貸款實際上是大大增加了。而不良貸款率的下降則是由於銀行貸款的分母被做大了,2003年底,國內銀行貸款總規模為13.71萬億,2004年底增加到了16.9萬億。銀監會主席劉明康此前也指出,一些機構“重形式輕實質”,將四級分類結果簡單劃入五級分類;個別基層機構有意放鬆分類標準,甚至人為調整分類結果,隱瞞資產真實質量。有券商分析報告認為,2004年三季度起,國內主要銀行不良貸款同現了近三年來首次反彈,預計2005年不良貸款餘額和比例仍將上升,國內主要銀行不良貸款餘額可達2.1萬億,比例為13.35%。

早就有一種幾乎不存在爭議的說法,如果中國金融穩定,那麽中國經濟不會出現大的動蕩;而如果中國經濟出亂子,那麽一定是中國金融出了問題。事實上,中國金融一直是處於繈褓狀態下被悉心照料經不得任何風吹雨打的怪物。

麥肯錫近日有報告指出,中印兩國的金融差距主要體現在資產存量方麵。金融資產存量反映了一個國家經濟貨幣化程度及可提供的中介資本的總量,印度僅僅隻是中國的1/6。金融資產存量與一國GDP之比,印度隻有137%,中國達到了323%。截止到2003年的10年中,印度的金融資產存量年增長率為12%,中國為14.5%。之所以形成這樣的局麵,主要原因是印度國民儲蓄率僅有中國的一半,吸引外資的多少也是重要原因之一,2003年中國外國直接投資達到GDP的3.7%,印度隻有0.9%。中國優勢還在於,近2/3的金融資產是以銀行存款的方式持有的,印度這一比例還不到1/2。印度也有勝過中國的地方,如外界估計中國的不良貸款比率約為25%至60%,印度的數字在15%到20%之間。但巨大的資產存量鴻溝可以彌補效率的差距,假設中國銀行存款縮水25%以消化不良資產,其金融資產存量仍超過4萬億美元,幾乎是印度的5倍。

如何看待該報告所透露的信息?這可是見仁見智的事情。比如有媒體以“金融資產存量方麵中國遠勝印度”當作標題來解讀內容。

而麥肯錫研究院則以“中國金融資產效率遠遠低於印度”去描述報告的口徑,並介紹了其他的內容;印度的資本市場也表現較好。孟買股票交易所(BSE)建於1875年,雖然尚談不上高效率,也是亞洲最古老的證券交易所;而中國直到1990年才有自己的證券交易所。而且在印度股票交易所上市的企業數量是在中國證券交易所上市企業數量的4倍,後者的上市企業多為國有企業,政府持有市場上近3/4的股份。

從這種截然相反的看待同一事物不同側麵的視角上,倒是可以體會中外分析習慣上的差異,更能夠反映出中國媒體報喜不報憂的分寸。

考慮到中印在金融監管體係上的巨大差異,印度具備從英國統治時代遺留下來的資本市場製度體係,如此製度方麵基礎設施的建構,將給中印未來的競爭帶來顯而易見的預期。

在中國呢?今年以來金融大案頻發,僅中國銀行就曝出2起金額數億的案件。在這種情況下,一項名為“中國金融體製改革與金融風險防範”的課題已被發改委批準啟動,將首次從金融改革與金融體製角度對中國金融風險進行全麵評估,並尋求解決途徑。知情人士透露,課題組共有14名成員,都是來自金融高層和權威金融專家,他們將對商業銀行、證券市場和期貨市場三大領域開展研究,預計耗時一年。在專家們看來,中國金融風險根源於金融體製不完善,因此將從金融體製入手,分析金融風險類型、產生根源和與金融體製的關係,以及如何通過金融體製改革來防範金融風險。另有專家認為,製定一部《金融危機應急法》,可能是防範金融危機的一條低成本、高效率的路子。法案首先能威懾國際投機資本,幫助中國外匯市場創造平穩運行的環境;其次能減少加快金融開放進程中的風險;為中國解決自身的問題爭取更多時間。此外還可以讓更多的國民財富去支付改革成本。

這樣,在原本就在全世界具有數量最多的金融法律法規、卻是全世界金融大案要案發生最為頻繁而且觸目驚心的領域,還要以加強市場規範為名義,動員更多的社會資源來遏止頻繁發生的大案,禁絕金融腐敗頻仍勢頭的蔓延。這在當前政治精英試圖將自身已經市場化了的權力擴大化以攫取經濟精英們更多憑借渾水摸魚本事所掠奪的財富的背景下,就顯得更是狼狽之間出現內訌最終還隻能是殃及池魚般的億萬非精英群體的分母們了。

6月6日,股市大盤跌破1000點大關,觸摸8年來新低,在中國股市隆重登場至今白白套取股民近1萬億財富、使得中小投資者紛紛用腳投票逃離虎口。而宣傳部門命令,不許對此事進行炒作,特別是不許做負麵宣傳與分析,以防止在敏感時期股市發生什麽不測。如此不堪一擊的股市,還有什麽可怕的就很令人費解了。

如此境況之下,證券行政管理部門再度冒著以權力幹預市場擾亂信號機製、和國際熱錢湧入國內豪賭人民幣升值大賺一把撤離造成中國財富新的損失的危險,依然出台諸如允許上市公司回購流通股、更多基金入市、以及商業銀行購買基金等措施,無非還是管理當局試圖把處於苟延殘喘行將就木的中國金融再貼上點顏色踉蹌走一程。

就算是地方政府不惜血本、以及國家金融管理部門伸手救市的舉措來看,在徹底崩盤之前,中國國民還要為此掏不知道多少錢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