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死訊的披露

(2022-12-16 03:38:47) 下一個

死訊的披露

                                                2005年1月5日

何必

前日下午3時左右,原冶金部副部長王汝林在家中衛生間裏被人發現……(略。)

看了這樣的消息,會讓人想到什麽呢?1月6日是世界人口日,1月5日,第13億個中國人在北京婦產醫院刮刮墜地,全國婦聯領導人還前往探望母子。很多人都懷疑如此巧合的新聞的真實性,怎麽這第13億就偏偏出生在首都能夠被近水樓台捕捉到,那些計劃外生育人口是什麽時候將中國人口總量拽到了那個界限之上。不管怎麽說,國內各界還是對中國計劃生育政策讚不絕口,說是這一政策的實施把中國人口13億和世界人口60億的時刻向後整整推了4年。而人口出生率下降帶來的直接結果就是,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劇。王汝林孤獨辭世的消息,恰恰是在世界人口日前一天被披露出來,老人淒涼的晚年與未能在親人的陪伴下壽終正寢而可能是非常痛苦中告別人間的情形,給這個世界性的日子在中國的特寫畫上了一道灰暗的色調,向人們展示著老齡化帶給我們社會的嚴峻現實。

王汝林死亡多日後才被發現,屍體肯定已經僵硬,是否發生了腐爛則語焉不詳,這種事情在我們身邊隨時可能發生著。隨著空巢家庭甚至單身老人家庭的增加,這類事出現的頻率會越來越高。不少有國外生活經曆者都認為,西方是孩子的天堂老人的地獄。西方人的一生就是把孩子扶養大然後等增加到了老年就到養老院等死,而中國卻是老年人的天堂,可以享受闔家團聚子孫滿堂的天倫之樂。可是由於孩子數量的減少、社會關係日益商品化、浮躁功利的時代精神的浸淫、普遍對於財富的單純而一往無前的拚死追逐等因素,造成在國內老年人周圍的親屬也“漸行漸遠漸無書”,老年人淒涼晚年成為日益普遍的社會現象,給所謂中國特色注釋了新的內涵。

再往下想,王汝林曾經是冶金部副部長、全國政協委員,在唯官唯大的輿論環境裏,他的孤苦辭世才會被媒體關注。如果是一介草民想必不會有如此身後關懷報道,而發生同樣死亡景況的人數與事件應該不在少數,自然由於社會地位不足以構成新聞價值而被荒棄。“原冶金副部長孤獨去世 大出血未獲救護致其死亡”是該報為這條消息配發的標題,其中赤裸裸地流露出權勢比個人境遇更惹人注意的新聞思路。可想而知,他如今那個什麽甘肅酒鋼集團宏興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獨立董事的差事,無非是高級幹部退下來後的一種特權待遇,一種安慰性質的肥差,一種連現場都不用去就拿報酬的勞苦功高後的政治回饋。這一方麵是給還在任的領導幹部的示範,隻要任上平安任下依然會腦滿腸肥;另一方麵卻是企業對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責任心低下的真實寫照,一個耄耋之年在自己居住地獨來獨往的獨立董事能對企業經營做出什麽樣的工作,大概也無需多言。

可想而知的是,在冶金報上會有相應篇幅發布王汝林去世的公告,被讀者一掃而過,甚至不屑一顧,很快就成了被遺忘的事件。

對於死亡資訊的發布與炒作,社會上可以看到的是什麽景象?

香港著名藝人梅豔芳過世,港島及內地風卷殘雲般報道,傳統與現代媒體爭先恐後競相動用大量新聞資源,不惜開辟版麵時段來對這個演藝人士的生平與死亡喋喋不休;香港著名藝人張國榮自殺,在一片少男少女撕心裂肺痛不欲生的尖叫聲中,媒體也樂得借此賺取淚水財富,把這個按照文革語言來說是自絕於人民的星星捧上了天;香港樂壇鬼才黃霑逝世,內地媒體很知趣地出於愛國主義宣傳需要,把《我的中國心》、《上海灘》等膾炙人口的歌曲拿出來回味一番,卻隻字不提彈丸之地的香港有著如許之多而經久不衰的流行歌曲,台灣也有著像《蘭花草》、《外婆的澎湖灣》這樣的健康流行,而大陸有什麽?《一無所有》?也許;一手創辦了均瑤集團的董事長、被稱作膽大包天第一人的王均瑤因患腸癌逝世集團表示一切正常.,被媒體熱炒特別關注到其幾十億遺產轉移給他未成年孩子,彷佛能夠清晰聽到世人對財富嘖嘖的豔羨之聲;曾經發起並參與舉世聞名的“汪辜會談”的台灣海峽交流基金會董事長辜振甫因癌症導致腎髒等器官衰竭於今年1月3日病逝於台北,大陸方麵也出於更強烈的政治需要而廣加渲染;曾經以飛越黃河第一人著稱的柯受良在上海突然逝世死於名模謝東娜家中,媒體津津樂道更勾引人們對於這個其貌不揚的男人與著名模特的關係議論紛紛意淫浩蕩;……

與這種鋪天蓋地的死訊發布相對應的,是豫劇大師常香玉逝世消息隻占據了報紙一角、著名表演藝術家謝添逝世幾乎沒有什麽反響、侯寶林老搭檔郭全寶逝世更是引不起媒體的興趣、曾經寫下過“有的人活著卻等於死去,有的人死去卻依然活著”並影響了一代人的著名世人臧克家逝世媒體也隻發了個豆腐塊,更不用說,光是在2004年逝世的科學家裏,3月24日“世界斷肢再植之父”陳中偉院士、4月2日著名昆蟲學家龐雄飛院士、4月11日教育家資深院士陳國達、5月24日著名土壤學家於天仁院士,以及此前的化學家錢人元、“東方第一幾何”百歲數學家蘇步青、林蘭英院士、化學家邢其毅、理論物理學家楊立銘、教育家和微生物學家陳華癸、生物學家王德寶等辭世都默默無聞,引不起社會任何哪怕微小的波瀾。

想起文革後青年數學家張廣厚英年早逝、陳景潤在當打之年離開了人們等等都還引起社會廣泛扼腕痛惜的狀況,麵對時下媒體對於演藝界明星逸聞趣事甚至充斥下半身思考的張藝謀在雅典奧運會開幕式上集中向全世界展現的粉腿肉林般的熱情關切與追捧,的確讓人辛酸於,如今這世道的確激動人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