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非法采沙後又怎麽樣?
2004年11月7日
何必
順義牛欄山潮白河交匯處由於長期受到非法采砂的影響,使水源汙染形勢日益加劇的現狀……(略。)
這兩天,北京各媒體紛紛報道,順義牛欄山潮白河長期有人在非法采沙,導致水源汙染形勢日益加劇,並影響到了北京市區東部的望京、使館區、CBD一帶約200萬人的用水安全。一時間,有動輒好幾百萬的人用水成了問題,特別是還牽涉到了有韓國人聚集帶之稱的居住人口將近40萬人的望京小區、外國駐華大使館、以及被當作北京門麵、有著不少跨國公司總部的“中央商務區”,這就不僅僅是事關北京那幾百萬人的事情,而且還要上升到有辱國格的程度。
本來嘛,但分有點民族主義情懷的人,也會從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角度看待這樣的事情,哪怕我們自己受點委屈,也家醜不能外揚,苦也隻能苦自己,不能在外國人麵前丟臉。經常聽到人們議論,說是什麽人行為不檢點,衣冠不整蓬頭垢麵出入有外國人呆的場合,或者是追著外國人換美元,或者弄個小破車往那兒一戳衝著外國人嚷嚷拉生意,結論就是給北京人丟臉,給中國人丟臉,言下之意是,如果光是坑自己的同胞也就罷了,國人活該倒黴;可一旦事關外國人,性質就立即變了,外事無小事嘛。
這種對外國人的奴顏婢膝,既不像一個泱泱大國的身份,更在全世界也是非常少見的。比起歐美日國家總是把自己的公民當作座上賓而把非本國公民明顯等而下之的態度,倒真是有對為了國家昌盛做出不懈貢獻的納稅人的心悅誠服的恭敬之意。這好像與我們的思路正好相反,想來想去,可能是1840年後老祖宗們長期在外國人的洋槍洋炮麵前吃虧太多見了洋人就哆嗦習氣的傳承。
可不管怎麽說,讓居住在市區東部的200萬人用水發生恐慌,畢竟還是個大事。即使不是外國人聚集區,就當全部是北京人或流動人口居住區,這個問題也實在不可小覷,定要擺上桌麵來叫真一番。
可這潮白河非法采沙也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了,媒體透露到現在已經有5、6年的光景;而據傳聞,這種非法采沙是當地人的一門手藝,沿襲了幾代人了。如此香火興旺,根本不是這兩天才出現的;而水源附近一望無際的一個個深度達30多米的大坑,也絕不是短時間裏就能挖出來的,想必也是年複一年所成就的。而如此開采行為對水源的汙染威脅,也並不是這些時日才由科研人員做出判斷、而是早有定論的,怎麽非得到了現在已經危及200萬人口的用水並被媒體披露後才引起重視?相關部門早幹什麽去了?
事情一經披露,市水務管理部門才召開緊急會議,口口聲聲要切實落實區縣政府和相關部門的責任;將由區縣政府牽頭,會同市國土局、市環保局、市水務局等部門聯合執法,嚴厲打擊非法盜采砂石的行為。如果媒體沒有披露,是否會召開這樣的緊急會議呢?對此不得而知;媒體所能關注的範圍畢竟有限,媒體資源也是有限的,凡事都要依賴媒體,行政部門也太無所事事了罷。
事情出來了,還是老一套,來不來就是動用若幹部門組成聯合工作小組或者執法組織,對涉案行為進行“嚴厲打擊”,好像我們的行政力量從來都不能單個完成什麽行政工作,必須要動輒就是若幹部門聯合才能顯現行政威嚴與職能;好像這法律就是根鬆緊帶,張弛寬嚴可以隨意擺布。
再進一步,嚴厲打擊非法采沙活動,自然對保護水源有好處,應該是大快人心事。但嚴厲打擊行動開展後,那些非法采沙者們將會麵臨什麽樣的命運呢?可能要承擔民事、行政甚至刑事責任,那一個個大坑挖也就挖了,要想將其填平恐怕不是件容易的事。可為什麽會有非法采沙活動呢?誰都知道有利可圖,並且其收益遠遠大於由於非法行為所可能帶來的處罰損失。
而事發之後,行政部門所能幹的就是“嚴厲打擊”,大舉堵漏,卻從來不會標本兼治,同時采用疏導的方式,從非法采沙者自身的生存方麵考慮,提供其他的就業機會。
近些年來,在城市化、市場化、國際化、現代化的名義下,對農村土地征用之鳳愈演愈烈,很多征用行為本身的合法性就存在著嚴重的問題,而征地要給予補償也僅僅是今年兩會才被寫進憲法,此前的征地進程造成了大量農村人口的土地永遠離自己而去。失去土地的農民能幹什麽?在政府連城市勞動力就業安排還成問題之際,安排失地農民就顯得更不現實。而當政府提供的合法就業渠道發生阻塞、合法的就業機會基本上不存在、而包括失業救濟之類的社會保障僅僅覆蓋了城市人口中不足1/4時,為了糊口與活命,找尋生存機會就成為當務之急,至於是否合法相對於人命關天來說就要往後排了。
筆者無意說非法采沙行為就是對的。但作為政府職能的一個相當重要的組成部分(尤其是在西方國家),製造就業機會提高就業率是其義不容辭且當仁不讓的工作。
於此看來,打擊非法采沙保護水源行動,遠不是表麵上那麽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