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悲觀時事

潘曉來信的作者之一。老麽哢嚓眼的。不迎合不爭論,不自以為是否定其他,不以為掌握真理,隻是口無遮攔唧唧歪歪。
個人資料
正文

精神失常者濫殺無辜

(2022-12-12 13:39:00) 下一個

精神失常者濫殺無辜

                                       2004年10月8日

何必

9月30日上午,湖南省郴州市臨武縣廣宜鄉中心小學新調入的教師劉紅文突然精神失常,持菜刀在教室和校園內行凶,致使4名學生死亡,12名師生受傷。……(略。)

又有4個天真稚氣的生命離我們而去,就這麽從這是世界上消失了。想想當時校園裏的情形,大概都會不寒而栗。無論如何,這弱小而無辜生靈的隕去,是件非常痛心的事。在雅典殘奧會閉幕式上,因為7名學生發生交通事故死亡而取消了大部分文藝演出,所有賽場都為這7個逝去的生命默哀,但那還是個意外;相對於凶犯追殺孩子的行為來說,畢竟還不那麽血腥。

由此,還是有了些許困惑。

首先,說是凶犯隱瞞病情通過公開招考被錄用為教師,似乎罪錯完全在於凶犯本人的隱瞞上。公安機關也正在抓緊調查審訊收集資料分析送檢,如果真是有合法證據表明凶犯在行凶時的確屬於精神失常,那麽就可以免除或部分免除其刑事責任,最終可能是殺人不用償命,4個小生命白白故去,沒有人為此承擔責任。

但是,麵對幾乎毫無自我防衛保護能力的學生們來說,對於與他們朝夕相處的教師的精神健康狀況的反複核查,是教育、衛生等行政部門的職責,這些部門對保證學生有身心健康的教師這種起碼的校園環境水平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如果隨便什麽人都可以輕而易舉地采取隱瞞的手法取得教師執業資格,那麽這種公開招考的安全性也就太值得懷疑了;如果隱瞞是如此容易得逞,與此相對應的就是,學生及其家長(包括此案中的其他教師)的安全係數無形中下降,隨時可能招致追殺,這種對於公開招考的教師的真實情況鑒別也就太流於走馬觀花形同虛設了。換言之,通過隱瞞病情而騙取教師職位,這種結果的形成與當地相關行政部門敷衍了事的工作作風有著不可分離的關係,這些部門的領導及責任人的行政乃至民事責任理應受到追究。

其次,近來全國各地不斷有歹徒持凶器闖入幼兒園、中小學傷害孩子們的案件發生,北京、南京、蘇州等地在暑期以降都出現過這類慘案。為此,各地也紛紛采取對策,諸如強化這些場所的安全保衛措施,增加保衛人員數量,嚴格孩子接送管理,有的地方甚至出現了家長接孩子必須要刷卡才能領走自己的孩子的咄咄怪事,成為坊間的笑談,而這種談笑背後則是對孩子們成長環境之惡劣深深的悲哀。

如果是外部人員闖入,也許還是容易識別的,並且也許還可以采用比如增加保衛人員、加高圍牆、提高安全支出等方法應對,而像本案這樣由內部人持械行凶,那又當如何呢?肯定是不能依賴於高牆電網刷卡門衛來防範。今年3月19日河北曲周縣侯村鎮東高固小學教師劉麗娜強迫她所教班級42名學生伸出手來,然後在每個學生的掌心用削鉛筆刀劃傷出血,為了防止學生逃跑,劉將教室的門頂上。事發後,劉麗娜竟稱自己的“劃手”動機“是為了孩子們好好學習”。這種沒有精神病既往病史的教師行凶又該如何防止?按照目前來不來就是類似刷卡接孩子這種管理思維水平,對於內部人員行為的控製,將會采取什麽樣的措施呢?在如今想象力貧乏到了根本無從預知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或業務單位能幹出什麽別出心裁的花樣的情況下,如果讓教師在工作時每個人都戴上類似手銬腳鐐那樣的戒具、或者讓孩子都穿上盔甲上課,也不足為奇。雖然舍本求末,但畢竟聊勝於無。

再有,本案凶犯顯然應該是處於精神狀況尚未完全康複的狀態。今年1月1日出版的《南方窗》報道,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預測,進入21世紀人類健康麵對的最大威脅將是精神病與腦神經疾病,而最常見的精神病是憂鬱症。據中國有關權威部門的保守估計,中國患精神病的人數現已達到1600餘萬,其中有160餘萬人對社會治安構成危害,而他們並沒有得到統一的管理與有效的治療。根據中國精神疾病流行病學調查顯示,目前中國每年約有25萬精神疾病患者死於自殺,1982年各類嚴重精神疾病的終生患病率為12.96%,到1993年則上升為13.47%,而且上升趨勢一直保持著。據世界衛生組織與哈佛大學聯合開展的研究表明,在中國精神分裂症的治療率僅為30%,全國相關醫療機構隻有500多家,專業醫師隻有1500人,按照1600萬精神病患者的比例計算,一個醫師要負責1萬多個精神病患者。而由於精神病治療期長、複發率高,因此就本案凶犯來說,“病愈出院”之說本身就值得懷疑,因為治療率與治愈率畢竟還不是一回事,何況在目前的醫療行業道德水平下,所謂“病愈”究竟是個什麽樣的概念,也是個說不清楚的事。

不管怎麽樣,4個孩子離我們而去,凶犯已經束手就擒,按照通行的說法,他“等待著的將是法律的嚴懲”。然後呢?太陽照樣升起,一切又恢複了往日的寧靜與平和,生活還在繼續。沒見其他什麽人為此承擔什麽行政、法律乃至道義上的責任,皆大歡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