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江南過楚州,東中相聚度中秋。
菊香鳥語人情暖,明月山頭溪水流。
今年的中秋節和國慶節相距隻有幾天,所以校領導決定大辦一下。決定大辦的原因除了是因為歡慶兩個佳節,還為了這學期新來的十五位青年老師。
幾天前,尤書記就召開了專門會議,布置向秘書做好國慶宣傳工作:製彩旗、寫標語。布置總務主任惠立孝:抓食堂、備食品。尤書記不僅安排了專人負責,而且親自到食堂檢查督促。
東中食堂在全市學校中是無與倫比的。這裏有三大原因。第一、根基厚。因為該校原為礦職工子弟學校,解放初實行供給製,師生完全免費提供膳食、服裝。第二、有農田菜園,現在農田沒有了,但菜園還在,眼下豬圈裏還養著幾頭肥豬,每到大的節日,殺豬宰羊,給師生們改善夥食。第三、也是很重要的一條,就是有尤書記這樣的第一把手在親自抓。
尤書記先找食堂組長徐解放,交待中秋節要多做幾個像樣的菜。而後又找食堂掌勺名師顧玉樹,叫他把看家本領都拿出來,讓南方來的那些新老師也瞧瞧咱學校的廚藝。
到了中秋節那天,學校殺了一頭肥豬。隻要是住在市區的或住在附近的教工,下午都各自拿著一塊豬肉回家過團圓節去了。凡是遠離家鄉的異地老師——大約有六十多人,晚上便在一起聯歡,學校已準備好八桌飯菜。
尤書記和果校長沒有回市區與家人團聚,他們留在學校與住校老師們一起過節。這使老師們都很感動。
晚上,在食堂裏擺好了八桌酒菜。團委胡書記到各個辦公室把住校職工都請到食堂就座,待人都到齊了,尤書記便作了簡單的講話。
他說:“在這兩大節日來臨之際,讓我們首先祝賀今年我們在社會主義建設中取得的偉大成就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高。”書記沒有忘記自己的職責,每件事都得政治掛帥。而後他接著說:“我們還得感謝全體教工聽黨話,跟黨走,遵守紀律,刻苦工作,為提高我校教育教學質量而作出的巨大貢獻。我們也感謝今年新來的十五位青年老師,支援我校,紮根我校,與我們共同建設東山中學。”書記處處都沒有忘記做思想工作,這幾句話確實使新舊教工心情舒暢,如醍醐灌頂,過一會一定會多喝幾杯。大家都覺得書記今天的講話既熱情全麵又簡潔。書記繼續講:“古人說‘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同誌們,你們雖在異鄉,可不是異客,我們都是一家人。這裏就是你們的家,不要太過思親思鄉。毛主席說‘我們都是來自五湖四海,為了一個共同的革命目標,走到一起來了。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建設好東山中學。’大家覺得書記今天講話講得太有水平了,連文化品位也提高了,居然還引用了古詩。而且竟然忘提階級鬥爭了,還對著大家廣稱“同誌”,所以使得那些有曆史問題的職工也心中一塊石頭落地,覺得今天自己也在同誌之列了。
書記講完,果校長接著講。校長的話更簡單。他說:“今天我們歡聚一堂,共慶佳節。正是秋高氣爽,風清月圓之際,希望同誌們盡情地玩,盡情地唱,盡情地跳。現在讓我們共同舉杯,祝全校師生健康幸福。”隨著校長的祝酒詞,大家都舉起了杯,望著兩位領導一飲而盡。
今天的飯菜非常豐盛。主食有麵條、餃子、烙饃、米飯,還有武大郎的炊餅。菜有南京紅燒鯉魚、符離集燒雞、澎州冰糖肘子、揚州蝦仁炒雞蛋、鎮江糖醋排骨等十餘種。酒有洋河美人泉酒,為了照顧南方老師和女同誌,還特地買了紹興的女兒紅。酒不強派,各盡所能,各取所需。兩位領導都是北方人,他們和北方的一些教工都喝白酒。
教務員張昭嗣雖然是南方人,但在北方已久,本來就有酒量,又經過這些年在礦區鍛煉,其酒量是與日俱增,所以今天仍喝白酒。袁老師本來不喝酒,今天見桌上有許多南方教師和女同誌,便也倒了一杯女兒紅。
食堂菜香撲鼻,酒氣衝天,桌上觥籌交錯,話語連連,整個食堂沉浸在歡聲笑語中。汪月輪、康安泰兩位老師站起身,舉起杯,倡議新老師們一起舉杯向兩位領導敬酒。新老師們一聽紛紛舉杯,兩位領導也立刻起身回敬。給領導敬完酒,汪、康二人又提議向老職工,老教師敬酒,希望他們在今後的工作中給新老師們以幫助。不愧是學習了馬列主義的政治老師,思想水平就是高,思考問題就是周到。王左圖見兩位政治老師帶頭敬酒,覺得在此場合,自己也該表現一下,便端起酒杯說:“我這杯酒祝願學校領導和全體老師節日快樂,身體健康。”
俗話說,酒過三巡,食過五味,大家的興致都高昂起來。這時顧師傅的土豆拔絲端上來了,校長說:“得趁熱吃,冷了就拔不動了。”南方的幾位老師從未見過這道菜,不知如何吃法。他們見別人從盤中夾起一塊,扯的絲有一尺多長,將筷子輕輕繞了兩圈,絲斷了,這才送到嘴邊,而後將筷子在冷水碗裏蘸了一下,才又去夾第二塊。也有人夾起一塊整個放到冷水裏浸一下,才又送到嘴裏。新老師看呆了,隻聽有人提醒:“快啊,冷了就凝固了。”這時他們才敢伸筷子去夾,其時已經有些變硬,印甲岩費了好大的勁才拔起一塊,絲一直扯到嘴邊,屠凱見印甲岩那樣忍不住笑了。其實他自己的嘴邊也掛著兩根絲,煞像米老鼠的兩根胡須。汪曉蕙差一點把嘴唇燙出泡來。柳紅自始至終未下箸,開始是不懂,後來看了好大一會人家的動作,將要學會了,盤子已經空了,遺憾得很,隻好下一次再品嚐了。
接著上來的一道菜是紅燒獅子頭,雖沒有獅子的頭那麽大,卻也有小孩的拳頭大小,一碗八個,堆得尖尖的。柳紅這次沒有發愣,伸筷就夾起一個,不過個子太大,放在碗裏像個山頭。她猶豫著不敢下筷,害怕吃不完。轉身一看,旁邊諸丘山還沒有伸筷,便連忙夾下一多半送給他。杜蓮和江曉蕙也是兩人分吃一個。
辣子雞上來了,滿盤都是紅紅的尖頭辣椒。俗話說“朝天辣子勾頭蒜,仰臉女人低頭漢”,都是毒家夥。所以南方教師見了,個個畏縮不前,沒有一個敢伸筷子的。最後有人建議端給工人師傅那一桌。東山中學工人中,有兩位辣子王,一個叫白錦生,一個叫包永固。這兩人特別能吃辣,據說在三年自然災害時,有一天忽然兩人酒癮發作,買了一瓶爛白芋幹酒,但沒有菜,便到菜園裏摘了一鬥笠帽辣椒,硬是吃著辣椒把一瓶酒喝完了。今天見隔座老師送來一盤辣子雞,喜出望外,連聲說“謝謝!”
許台成和李士茂兩位體育老師已經十來杯下肚,兩人都紅著臉,像一對紅頭蜈蚣,但還在大喊著與人碰杯。袁有法老師雖然隻喝了兩杯女兒紅,真正的女兒未紅,他卻早就紅了。現在趴在許、李兩人的旁邊,醉得像泥一樣。
團委書記端著杯子在屋裏到處跑,他要向各個桌子敬酒。
外語老師齊力舉、鄒同奮兩人都是去年畢業分到東中的,此時已經喝得嘴裏說話不清,一個把“中秋”說成“重修”,一個把“高興”說成“好親”。
杜誠喝酒是滴滴計較,守口如瓶。人有千條妙計,他有一定之規:白酒不超過一杯,紅酒隻喝兩杯,而且必須是小杯。今天,他先喝了一杯,後又有人給他倒了一杯,但他堅決不喝,那杯酒已經在他麵前站了一個小時。
數學老師王長新開始有些吹牛,說自己有半斤酒量,可是二兩下肚,他就腿肚轉筋,東倒西歪了,嘴裏還一個勁說:“沒關係,還不到半斤。”別人想不叫他喝都不行。旁邊人看他醉眼惺忪,就用水代酒去哄他,他還連聲說:“好酒,好——酒——。"
工人師傅見許多老師不勝酒力,都說知識分子不行,一不能吃辣,二不能喝酒,隻會教書。
尤書記這時也是滿臉通紅,端著杯子,腳步有些踉蹌,他要去找女老師喝酒,可是還沒到跟前,杯子裏的酒已灑光。果校長一見,知道書記的脾性,連忙上前勸阻,害怕會搞得幾位女老師尷尬。團委書記也走上來幫校長把書記扶回座位。
果校長見眾人已經酒醉飯飽,便宣布“中秋酒會到此結束。下麵請老師們到工會俱樂部去玩,那裏可以唱歌,可以跳舞,可以彈奏樂器,可以猜燈謎,可以繪畫,可以朗誦詩詞。”
宴會是結束了,但娛樂才開始。出了食堂,青年老師們又走向工會俱樂部。工會門已打開。家在校外的工會副主席曹玉秋已經早早從家裏吃完飯來校。
一聽說要唱歌跳舞,諸丘山原有的一點酒意已經消失,他立即回到住處,拿來了胡琴。數學老師吉兆時也從宿舍背來了手風琴,施惠雨、皇白二人先唱了一首《祝酒歌》,其實施惠雨不會唱歌,張嘴不出聲,都是皇白在唱。雖然宴會結束了,但大家還帶著酒意,聽著歌,好像酒杯還在不停地舉,勸酒地聲音還在滿屋子裏飛。汪曉蕙唱了一首《馬兒啊,你慢些走》,好像忽然把人們帶著去觀賞城鄉建設的美景。杜蓮和柳紅唱了《采茶舞曲》,她們邊唱邊舞,立刻把南方的老師帶回了江南,好像看到了滿山綠油油的茶樹,茶園裏有許多姑娘背著茶簍在采茶。
諸丘山接著奏起了阿丙的《二泉映月》,琴聲如泣如訴,纏綿不絕,像泉鳴,像鳥語,像風在輕輕地吹,像水在慢慢地流。大家不約而同地把目光轉向窗外,看著秋夜的清暉,望著輾轉的冰輪,遠眺東山月光下的側影。
那時的歌曲都是健康向上的。歌詞雅正,曲調優美,這是普遍的特色。不像現在有的歌詞粗俗不通,曲調像鋸木頭的聲音,聒耳撓心。那時也有情歌,但情真意切,委婉動聽,不像現在這麽庸俗,什麽“想啊”,“愛啊”,“心碎”啊,“肝破”啊,“愛你一百年”啊,都是假話,謊話。實際生活中今天結婚,明天離婚有的是,不要說一百年了,一年也維持不了。但表麵的謊話最能騙人。
《二泉映月》以後,隨著《彩雲追月》的琴聲,三位女老師翩翩起舞,盈盈然如芙蓉出水,飄飄然如嫦娥追月。琴聲伴著舞步,心情隨著節拍,在舒展,在飛揚。
王左圖見了,也舞興大起,他獨自跳了支新疆舞,吸引了眾多眼球。
工會活動室的牆上掛滿了謎語,許多老師在猜謎。
“頭戴紅帽子,身穿白袍子。
走路打擺子,說話粗嗓子。
————打一家禽”
汪月輪仔細觀察一會,手指這個謎語說“這是鵝。”工會主席見猜中了,便把它從牆上摘了下來。
“一個小姑娘,住在清水塘。
身穿粉紅衫,坐在綠船上。
————打一植物“
許台成用手一指,大嚷:“這是荷花!”於是又被取了下來。
“坐在青山青又青,開花如同結黃金。
結果好像中秋月,月裏又藏滿天星。
————打一植物“
李士茂見了,馬上說:“這我知道,我們那裏多的很。”他是農村人,知道這是向日葵。
康安泰站在一條謎語前思索,隻見上麵寫得是:
“忽忽悠悠像駕雲,出門千裏沒動身。
看了美景沒睜眼,吃了美味沒沾唇。
————打一事“
杜誠也走過來參加琢磨,忽然一拍大腿說:“這不是做夢嗎?”
康安泰想一想說:“還真是的哩,做夢吃東西不是沒沾唇嗎!”
杜誠又走到一條謎語前思索謎底哦,隻見上麵寫著:
“同胞兄弟三十多,先生弟弟後生哥。
當門抵戶弟弟去,進了門內靠哥哥。
————打一人體器官”
數學老師吉兆時也走了過來,看了看說:“這是牙齒”。
“怎見得?”杜誠問,有些不理解。
吉兆時解釋說:“你看,牙齒是不是三十多?”
“他說得不準確,到底三十幾個牙?”杜老師講話強調科學性,一點也不容含糊。
“人的牙齒大約二十八到三十二之間,各人不一樣。隻能講約數。”吉老師說。
“幼兒和老人的牙齒都沒有三十多,怎麽說?”李士茂不知什麽時候也站到了旁邊,聽見吉老師在解謎底,便立刻去抬杠頭。袁有法見他又要抬杠,便把他拉到一邊去了。吉老師仍在向杜老師解釋這條謎語。
還有一條謎語是這樣寫的:
“紅的眼睛白的毛,三瓣嘴兒心眼好。
隻是膽子實在小,樹葉掉下嚇得跑。
————打一動物”
胡家耕和沈西化兩位化學老師站在這條謎語前麵指指戳戳,胡說:“這是白貓。”沈說:“不是,這是兔子。兔子不是三瓣嘴嗎?”胡老師想想,“不錯,是兔子。”
還有;兩條謎語,都與中秋節有關,一條是:
“遠望青竹林,近看掛紅瓶。
紅瓶十二格,格格藏紅心。
————打一水果“
另一條是:
“望去青騰騰,拍拍撲騰騰。
敲開青青門,個個著紅裙。
————打一水果“
幾個老師都站在那裏猜測,屠凱說前麵這條謎底是“石榴”,印甲岩說,後麵這條謎底應該是“西瓜”。有的老師說“謎麵講的不太像。”
王長新老師說:“謎麵和謎底隻要相似就行了,不必完全相同。例如這後一條謎麵稍作改動一下也可以,如改成:
“望去綠蔥蔥,手拍響咚咚。
敲開一道門,裏麵紅通通。”
李士茂不知什麽時候又轉到這邊來了,他插嘴說:“西瓜還有黃瓤子哩,那又怎麽說?”
王長新說:“那就把最後三字改成‘黃絨絨’。”
“不行,黃絨絨,像布,不像瓜瓤。“李士茂說。
“布是軟軟的,瓜瓤也是軟軟的,像得很。“王長新堅持說。
“瓜瓤有水。“
“布濕了也有水。“
大家看他們兩人抬杠都笑了起來。忽然有一個人說“我有一個謎麵,大家猜猜看。”
說話的是外語教師蔡天奇。眾人問是什麽謎麵,他說:“兩個胖子結婚,打一地名。”大家一聽,都在使勁想全國地名,一個老師說“武漢,武漢是武昌和漢口組成的,不是結婚嗎?”蔡天奇說:“不是,謎底是‘合肥’。”大家一聽又一陣大笑,都說兩個胖子結婚的確是“合肥”。
蔡天奇見沒有女同誌在場,趁著興致又說:“我還有一個謎麵大家猜猜,‘屁股掛手槍’,仍打一個地名。”
大家又在使勁地猜,也是外語老師的鄒同奮說:“我知道,叫保安。”
蔡天奇說:“不對。”
鄒同奮說:“屁股掛手槍,不是保安全嗎?”
蔡說:“是保定。屁股不是又叫‘腚’嗎?“
鄒說:“胡扯,定與腚不同。”
蔡說:“我隻是借用它們的諧音。”
大家覺得蔡老師的話也還說得通,便都同意了“保定”了。
隔壁的畫室裏,有幾位老師在作畫。
翟方研老師,兼教美術和音樂。該老師沒有讀過多少書,也沒有上過較高的學校。但愛好音樂美術,也能刻苦學習,所以基本功還是比較好的。據說解放前靠賣畫為生,解放後參加工作,被分配到東中,也算是東中的元老之一。全校的美術、音樂都是他一個人教。一年到頭幾乎沒有假期,沒有休息日,天天從早忙到黑。老婆腿又不好,還得上班,還得帶孩子,還得買菜做飯。兩口子誰也照顧不了誰,隻好各自為戰。老翟還是一個愛動腦筋,愛做手工,心靈手巧的人。例如裁剪縫紉,一般女人也比不上。但老婆卻沾不了光,因為他太忙了,忙得十天半月洗不上一回澡,換不了一次衣服。人們隻見他常年穿著滿身油垢,布滿水彩的工作服。到了夏天,常常見他身上的汗衫露出白雲似的鹽堿。唯一整齊美麗的地方是頭發,濃黑而又光亮,經常梳得油光,像華盛頓的頭顱一樣。不過有人說,那亮的不是油,是水。因為不到一小時就黯然失色了。
翟老師雖然家住在礦區宿舍,但他並未回家。因為學校領導布置晚上畫室要開放,讓老師搞筆會,以慶祝兩大節日。
晚上不到八點,翟方研就打開了畫室,準備好筆墨紙張。飯後,有幾位愛好書畫的老師都來了。總務主任惠立孝是東中第一支筆,寫一手漂亮的顏體字,而且古文基礎也很好。有一次他在茶爐房掛了一塊牌子,牌子上寫著:
開便有水,
有水便開。
不開無水,
無水不開。
見此招牌,許多老師提著水瓶站在茶爐前苦苦思索,不知是什麽意思。後來還是馬羽老師探知惠主任的語意,原來四個“開”字中,一、三句中的“開”字作形容詞用,指水燒開了。二、四句中兩個“開”字,是動詞,指開水管的開。總的意思是說水管開了,有水,有水便是開水。如果水管不開,就是無水,無水就是無開水。這樣就免得經常有打水者在問:水開不開啊?前麵在第一章裏已經表述過,這位惠主任生性不愛說話,更不愛多說話,他常常是寫多於說。例如,發飯票,每人每月都是定量的,他都是一人一份包好,上麵寫上名字。領飯票的人隻需在表上簽個字,拿了自己那份就行了,而且絕無差錯。因為主任是全校員工中第一細心人,工作在他那裏從未出過差池。
惠主任今天寫的是毛主席的《采桑子·重陽》,整幅字顯得莊重,雄渾而又圓潤。寫罷,擲筆,隻說了“獻醜“二字,便退到一邊。
接著揮毫的是總務處會計申秦雲,他寫的是蘇軾在任徐州知府時寫的《中秋月》,是趙體,行書。整篇字顯得十分流暢,望似行雲流水,有相當的功夫。曾經有人聽他自己說,解放前為澎州妓院“金穀園“寫過院名。僅三個字就獲酬一根金條。不過也隻有一個人聽他說過一次,後來便沒有人聽他說過第二次了,是不敢說,還是不好意思說,不得而知。
第三個接筆的是“菜園子“趙老師。趙老師名望馳,山東臨沂人。他是生物老師,因為他管學校菜園子,人們便以此給他取了個外號。他脾氣好,既然人們照顧他給此殊榮,他也便坦然接受了。今天他寫的是趙嘏的《江樓有感》,雖不是詠中秋,但也是賞月的,你看“月光如水水如天”,這月色多美啊!趙老師的字體,頗像何紹基,但比何體更怪,通篇用中鋒多為方筆,且筆畫粗細懸殊,總之,澎州市找不出第二個相似的書體。
在另一邊,美術老師正在作畫,畫的題材是《東山望月》。隻見畫麵上是一片夜色,夜幕中的東山頂上立著一個人,在仰望天空,天空中懸掛著一輪金黃的明月,明月底下有一抹淡淡的白雲。
外語老師江曉蕙也喜歡繪畫,她唱完歌,跳過舞,便來到畫室。她畫的是水墨國畫。隻見她先用勾線法,在畫紙的右麵勾出幾棵法桐樹主幹,再勾出一些枝幹,再用筆在樹幹上進行皴、擦、染,而後點染樹葉,於是幾棵法桐便栩栩如生地出現在畫麵上,然後又見她在樹的上空畫上一輪圓月。又在畫的左下部簡畫幾棟教室,教室裏透出一些若明若暗的燈光,最後在畫的左上角題上《東中月色》四字,在四字的下麵寫上時間姓名。大家一見都拍手稱好,主題好,意境好。
語文組的四位新老師興致很高,他們唱完歌,跳完舞便相約來到了東山溪邊,坐在幾塊石頭上,他們要開一個中秋賞月詩歌會。他們先靜靜地坐著,聽著潺潺的溪水聲,望著皓皓的月亮,在思考著。先是皇白站起來朗誦蘇東坡的《水調歌頭》:
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他把食指和拇指構成酒杯的形狀,舉向月亮。)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他仰起頭,望望天空,似乎天上也真有一座北京故宮的建築。)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他把兩臂一揮,腿一抬,真像要乘風升空,但忽又雙臂抱胸,緊縮腦袋,好像真有寒風吹來。)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柳紅一見,情不自禁的跟著皇白舞起來。)
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他們兩人還在舞著,旋轉著。)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舞者顯出樂觀的情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舞者張開胸懷,做出達觀的姿勢)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舞者把四條手臂一齊伸向了月亮。)
諸丘山激動得連忙站起來說:我也來朗誦一首自己寫的詩:
東山的夜風徐徐吹來,
月亮的清暉灑滿我的胸懷。
故鄉的親人向我瞭望,
把中秋的兒子盡情地猜。
大家一聽,都說好,境界優美,感情真摯。
施惠雨說:“這首詩好就好在後兩句。明明是自己想家,思念親人,卻說是故鄉父母在思念兒子。諸丘山,你真狡猾。”
諸丘山說:“這是技巧,不是狡猾。”
接著施惠雨也朗誦一首自己的詞作,調寄《生查子·中秋》:
“去歲度中秋,學友同歌舞。嫦娥奏玉琴,桂樹飄香露。
今日又中秋,不見香樟樹。山下碧溪流,聲聲語如訴。“
皇白一聽,忙說:“書癡,我們玩得很快樂,你怎麽又想起了學友,難道我們不是你的學友啊!”
施惠雨說:“你們當然是我的學友,可是還有更多的學友分散在其他地方呢,難道你們不想他們?”
諸丘山說:“怕不是想他們,而是想嫦娥吧!”
柳紅忙問:“嫦娥是誰?”
施惠雨說:“詩就是詩,你們不能胡亂猜想。”
諸丘山說:“詩是心聲,是言誌抒情,你的情是寄托給誰的?”
施惠雨說:“說的很清楚,是同學嘛!”
“具體一點,哪個同學?”諸丘山不依不饒。
“是泛指,無具體目標。”
“我不信,詞中‘香樟樹‘比喻誰?”柳紅忽然又有新發現。
“‘香樟樹’不是比喻,是實指,平江師院不是有許多香樟樹嗎?“
“我不信,學校還有刺槐,為什麽不寫進去?”柳紅寸步不讓。
“刺槐不美。”施惠雨回答。
“對啊,樟樹又美又香,你能說不是比喻哪位女士嗎?”柳紅緊追不放。
“你是胡思亂想,在學校好幾年,你還不知道我和女士們沒有太多來往嗎?要說有所指,有所比喻,那唯有指母校。比喻母校可以吧?”
施惠雨沒有想到一首詞竟然引來這麽多的懷疑,這麽多的麻煩,簡直有些焦頭爛額了,所以平時本不愛說話的人,今天也不得不多說幾句。
大家見實在追不出結果,便隻好作罷。
在他們爭論的時候,皇白一直在構思一首詩,這時腹稿已經打好,接受施惠雨的教訓,想盡量不引起麻煩。他的詩是這樣寫的:
山前素月話中秋,
把酒情如碧水流。
最是今年佳節好,
菊花遍繞古澎州。
大家聽了以後,果然沒有節外生枝,都說詩的抒情意味很濃。
別人都寫了,朗誦了,隻剩柳紅還沒有作品。她自知剛才得罪了施惠雨,不敢貿然地寫。想了半天,她記起一首古詩,稍作變動便作為自己寫的詩向大家朗誦道:
徘徊北鬥夜闌幹,
月轉星空風露寒。
低語山泉聲喚寢,
回頭猶向月中看。
柳紅以為這首詩不是名家所作,料別人不會識破。誰知書癡平時涉獵的多,竟然說出了它的出處。書癡說:“這首詩是元代人鄭奎惠所作,很少人知道。原詩題目是《愛月夜眠遲》,詩曰:
徘徊不語夜闌幹,
參橫鬥轉風露寒。
小娃低語換歸寢,
猶過薔薇架後看。
原詩有些不合律。如第二句、第三句、第四句平仄都不協律。你改得好,不僅合律了,而且意境美,情調好,真是高手,這叫化腐朽為神奇。“
眾人都異口稱讚改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