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一百三十 學雷鋒

(2023-09-12 01:49:26) 下一個

 

    “唱支山歌給黨聽,我把黨來比母親。母親隻生了我的身,黨的光輝照我心。舊社會鞭子抽我身,母親隻會淚淋淋。共產黨號召我鬧革命,奪過鞭子揍敵人。”

    這是詞曲作家們為雷鋒作的歌。

    開學後不久,學校便開展了學雷鋒運動。

     3月5日,《人民日報》和《解放軍報》同時發表了毛澤東寫的“向雷鋒同誌學習”的題詞。隨後黨和國家領導人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等都發表了題詞。

    劉少奇題詞曰:“學習雷鋒平凡而偉大的共產主義精神。”

    周恩來的題詞是“ 向雷鋒同誌學習愛憎分明的階級主場,言行一致的革命精神,公而忘私的共產主義風格,奮不顧身的無產階級鬥誌。”

    朱德的題詞是:“學習雷鋒,做毛主席的好戰士。”

    董必武則寫了一首《歌詠雷鋒》的歌,讚揚說:“有眾讀毛選,雷鋒特認真。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階級觀清楚,勤勞念樸純。螺絲釘不鏽,曆史色長新。隻做平凡事,皆成巨麗珍。普通一戰士,生活為人民。”

    領袖們一號召,全國立即行動起來。從農村到城市,從軍營到學校,立即掀起了學雷鋒的高潮。

    為了讓同學們了解雷鋒的事跡,思想和精神,學校印發了有關材料,輔導員惠老師又在班上作了宣講。同學們逐漸了解到雷鋒是怎樣一個人,為什麽他能成為一個有共產主義精神的戰士。

    雷鋒1940年12月18日出生於湖南省望城縣簡家塘鄉一個貧農家庭。父親因參加抗日鬥爭,被日本侵略軍活埋,哥哥在資本家工廠做工,因工傷無錢醫冶而死,弟弟餓死,其母在地主家幫工,因受辱而上吊自殺。那時,不到七歲的雷鋒在成為孤兒後,給地主家放豬,常遭受毒打。被地主趕出後,有2年時間,一個人住在山上的破廟中頑強地生活。在瀕臨死亡之際的時候,家鄉解放了,人民政府將他從破廟中接回村裏,為他醫傷治病,購置新衣,並免費供他上學。這使雷鋒深深感謝共產黨,熱愛新社會。

    1956年雷鋒高小畢業後參加工作。1957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1958年,在全國大煉鋼鐵的熱潮中,雷鋒應招到了鞍山鋼鐵公司,多次被評為勞動模範和先進工作者。

    1960年雷鋒參加了中國人民解放軍,被編入沈陽軍區工程兵某部運輸連四班。同年11月,參加中國共產黨,次年升任班長。在解放軍這座大熔爐裏,雷鋒努力學習毛澤東著作,自覺地改造世界觀,苦練殺敵本領,認真鑽研技術。他艱苦樸素,樂於助人。走到哪裏,好事做到哪裏。他把自己當作一顆永不生鏽的螺絲釘,放在哪裏就在哪裏發揮作用。安心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積極刻苦的工作。他對自己的要求是在工作上高標準,生活上低標準。為人處事,公而忘私,先人後己,助人為樂。

    1962年8月15日,雷鋒在一次執行運輸任務時不幸因公殉職,年僅22歲。

    在部隊2年8個月的時間,他當戰士,當班長,還兼任連隊俱樂部學習委員。他熱心幫助大家買書,讀書,為大家讀報,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此外還擔任駐地附近小學的少先隊輔導員。

    出差時,在火車上幫助列車員打掃衛生,自己掏錢為丟失車票的人買票,人家說“雷鋒出差二百裏,好事做了一火車。”他還向遭受水災的地方和家庭困難的戰友家裏寄錢。而他自己生活卻十分節儉。一雙襪子補了又補。他在日記中寫道“有些人看我平時舍不得花錢,說我是‘傻子’。其實他們是不知道我。我要把這些錢攢起來,做一點有益於人民,有利於國家的事情,如果說這就是傻子,我甘願做傻子,革命需要這樣的傻子,建設祖國也需要這樣的傻子,我就是長著一個心眼:我一心向著黨,向著社會主義,向著共產主義。”

    就這樣,雷鋒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貢獻,在部隊短短的時間裏,他榮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2次,受嘉獎多次,被評為“節約標兵”和“模範共青團員。”

    雷鋒犧牲後,其生前所在部隊和沈陽軍區率先開展學習雷鋒的活動。1963年1月7日國防部命名雷鋒生前所在班為“雷鋒班。”2月9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總政治部發出通知,號召全軍開展宣傳和學習雷鋒活動,並編印了《雷鋒日記》。

    同學們聽了雷鋒的故事,深受感動。許多同學都是出身於工人、貧下中農家庭,過去家庭都有一部和雷鋒相似的苦難史。所以對雷鋒由衷的愛戴和敬佩。覺得雷鋒就是自己的學習榜樣。

    史維華說:“雷鋒的經曆和我們大體相同,雷鋒的年齡也和我們差不多,但我們的表現遠不如雷鋒。得好好學習,為人民服務。”

    高如久說:“我的遭遇和雷鋒差不多。日本鬼子在南京搞大屠殺,我的父母、兄長都慘遭殺害。我被孤兒院收養。解放後,也是國家和共產黨免費讓我上學,直至上了大學。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我的今天。但我和雷鋒一比,各方麵都差多了。我得好好反省,真心誠意向雷鋒學習。”

    譚學珍說:“我們鎮江在日本鬼子和國民黨統治下幾十年,人民處在水深火熱當中。我父親靠拉平車,賣苦力掙點錢供全家生活。不是解放,我們也上不了學。雷鋒確實是我們的榜樣。”

    史維華接著說:“解放戰爭時期,我們莊上來了一個十來歲的小乞丐,冬天披著一個麻布口袋,夜晚睡在人家的草堆肚裏。我父親當時是鄉農會主席,見這個小孩便想起了自己幼時討飯的情景,連忙將這小孩帶回家中。問了一番,才知道他叫王二杵,家在國民黨統治區。逃難時與家人走散,又逃到了解放區。知道情況後,我父親將他安排住在我們家東屋裏,又找了一些舊衣服讓他穿上,又關照村裏人好好對待這個孩子。一直到二杵家鄉解放,才把他送回老家,找到了父母。這些年不知他的情況怎樣。談起了雷鋒,聽到高如久的回憶,我又想起了他。舊社會這樣情況太多了。”

    許多同學聽了,都發出了感慨,在發言中都談了體會和感受。

    史維華會後寫了一首《詠雷鋒》的律詩,貼在學校報欄內。詩曰:

父喪母死夜烏哀,留得孤苗賴黨栽。

似海恩情藏肺腑,如山仇恨積靈台。

為民肝膽千年熱,共產精神百卉開。

莫道英雄生命短,魂隨皓月到蓬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