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園秀色甲吳中,移步回廊景不同。
寒碧山房觀水綠,清風池館愛荷紅。
冠雲峰聳朝飛雨,明瑟樓高暮聽鍾。
畫棟雕梁今更美,二王法帖刻如虹。
星期天早飯後,史維華、王民、劉偉賢、應成友、戈華中五個老鄉,相約一起去遊蘇州留園和西園。
留園為蘇州四大名園之一,始建於明朝嘉靖年間,初為太仆徐泰時的私人花園。到了清朝嘉慶時該園歸布政史徐蓉峰,經過修理改建,園內廣植白皮鬆、梧竹,因“竹色清寒,波光澄碧”,故稱寒碧山莊。到了光緒二年,官吏盛康占據了此園,吸取諸園之長,重修後又擴充了東、西、北三部分,易名“留園”。
留園規模宏大,占地約三十畝。園內所有空間巧妙分隔,形成不同景區,有數十處各具特色的大小庭院,組成了園中之園。
留園分四部分,中部以山水為主,東部以建築見長,北部係田園景色,西部則是山林風光。
王民帶領同學們走進園門,沿著曲折長廊,經過兩重小院,直達中部景區。當走至“古木交柯”處,從北側一排漏窗中,即可隱約看見窗外的湖光山色,參差的樓閣。此處賞景有“寸步一景,移步換景”之妙。經花步小築,綠蔭軒,暖閣便到了明瑟樓。樓為二層半間,形如畫船,後麵的樓艙,近水而築,故取《水經注》中“目對魚鳥,水木明瑟”之意而名。
應成友問:“這八個字是什麽意思?”
戈華中說:“開眼可以看到水中的魚,林中的鳥。水木之間如聞琴瑟。”
進入中部主體建築“寒碧山房”,廳為三間,取朱熹詩“一水方涵碧,千秋已變紅”之意。此處夏日可觀荷,故又稱荷花廳。站立此處,中部諸景,盡收眼底,如“小蓬萊”、曲橋、清風池館、曲溪樓等均曆曆在目。此處樓軒亭閣、林木假山、高低錯落,倒影池中,組成了一幅絕妙的圖畫。鄭文源有楹聯曰:“奇石盡含千古秀,桂花香動萬山秋”。同行的劉偉賢說:“王二哥,你把這副對聯解釋一下。”
王民說:“對於詩聯我是外行,你還是讓老夫子講解吧!”
應成友也說:“對,馬列主義的問題讓王二哥回答。這詩文的問題就讓這兩位中文係的秀才說吧。”
史維華推脫不掉,隻好解釋說:“這副對聯,上句是說這些假山儲蓄著千年的秀色,下句說桂花香一飄動,萬山都顯露出秋天的顏色。”
“這未免太吹牛了吧!”應成友說。
“這不叫吹牛,叫誇張,是一種修辭手法。”戈華中說。
看完中部,便到了東部庭院。這裏有高大豪華的主廳“五峰仙館”。館內高深寬敞,陳設精致,梁柱均為楠木,故又名楠木廳。廳前峰石挺秀,取李白“廬山東南五老峰,青天秀出金芙蓉”詩意為名。細觀假山有十二生肖形態。再往東,則有“林泉耆碩之館”,意為這裏是年邁德高望重者的遊憩之所,是我國古典廳堂的建築精品。廳北矗立著著名的留園三峰,即:冠雲峰、瑞雲峰、岫雲峰,相傳這是遺留下來的宋徽宗時從太湖采掘的花石綱。有醜、瘦、皺、漏、透的特點。
留園有回廊曲榭貫穿各個景點,所以即便是雨天,也不妨礙遊覽。在長廊上有曆代名人書法碑刻三百多方。最為有名的是“二王法帖”。其中還有蘇軾、米芾、董其昌的字。這些法帖又為留園增加了一道亮色,加深了文化底蘊。
這些碑帖深深地吸引了史維華和戈華中兩人,他們仔細地瀏覽一通。
走出留園,過了虎丘路,往西不遠便到了西園。
西園又稱西園寺,以寺為主。最初曰“歸元寺”,始建於元代至元年間。明代徐泰時建東園(留園)時,同時將歸元寺收為別墅和宅院,易名西園。徐泰時死後,其子徐溶又舍園立寺,複名“歸元寺”。崇禎八年,茂林和尚為宣揚“律宗”,將其改為戒幢律寺,俗稱西園寺。清代鹹豐十年,西園寺毀於戰亂。現存的羅漢堂石、拱門是明代遺物。其餘皆為清代所建。
進了山門便是金剛殿。進入庭院,古木參天。迎麵大雄寶殿氣宇非凡。殿內正中是釋迦牟尼。兩側站立了二十四諸天護法神塑。背麵是海島觀音塑像,左右大小佛像近百位,構思精巧,形態生動。
在大殿的兩邊是著名的五百羅漢堂,建於清光緒二十六年。正堂寬廣,有三進四十八間,以四大名山為中心,形成田字形。塑有五百羅漢和千手觀音,濟公瘋僧等佛像。五百羅漢形態生動,表情各不相同。是印度雕塑藝術和中國傳統藝術相結合的佛教藝術結晶。
其中有兩座佛像的膝蓋上鍍金被刮了一大塊,據說是日本鬼子偷刮的。
應成友說:“他奶奶的,也不怕菩薩懲罰他們!”
“沒有人性的野獸還有什麽天理,壞事幹絕,罄竹難書呢!”劉偉賢也憤憤地說。
王民氣憤地說:“1900年八國聯軍進攻北京,其中就有小日本。從明朝到抗日戰爭,幾百年間不斷對中國侵擾。連神佛也不得安寧。再說吧,八國聯軍已經打進中國了,慈禧太後也棄城而逃了。國將不國了,還在大興土木建造寺廟,向菩薩求保佑,真是滑天下之大稽,清朝之滅亡,也就是必然而然了。”
聽了王二哥一番議論,大家都長歎了一口氣。史維華說:“我們姑且把菩薩當作一種文化,一種藝術來觀賞,切不可作為依靠對象,你們看這邊的“瘋僧”、“濟公”多麽美!”
於是同學們將眼光轉向了這尊奇美的塑像。眼前這座瘋和尚像形態瀟灑自如,一手拿著吹火桶,一手拿著掃帚。麵帶笑容,含著譏諷與嘲弄。
劉偉賢問:“這瘋和尚是幹什麽的?”
戈華中說:“聽說瘋僧原是杭州靈隱寺的一個和尚,據《說嶽全傳》記載,秦檜害死嶽飛後,到靈隱寺燒香拜佛,遇到一個燒火瘋僧將他嘲罵一通,揭穿他的賣國行徑。”
“這個濟公形像也很怪異,站在什麽角度看,他的眼睛都似乎死死的盯著你。”應成友說。
“這就是小說《濟公傳》裏的濟公形像。他雖歪戴破帽,腳蹬破鞋,肩披破袈裟,手拿破芭蕉扇,但他一身正氣,不畏強暴,嬉弄達官貴人,為民出氣,深得百姓敬愛。所以說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外看儀表堂堂者未必就是心地善良的好人。”史維華說。
王二哥說:“這濟公形像真喜人,你看,那麵部表情極為生動傳情,右看滿麵笑容,左看一臉愁氣,正麵看去似喜非喜,似愁非愁,啼笑皆非,令人捉摸不透。”
在西園裏還有一個“放生池”,池中有一老黿,據說已有三百年曆史。古人詩雲:
“九曲紅橋花影浮,西園池水碧如油。
勸郎且莫投香餌,好看神黿自在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