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北杜鵑啼樹梢,姑蘇夜雨滴巴蕉。
夢隨天鳥歸千裏,思見家鄉有壯苗。
史維華接到史渡大隊會計史維憲的來信。信中談到大隊讓社員發展庭院經濟以後,群眾困難有所緩解,生活有所提高。但整體而言,人們還未走出困境。大隊手中一無資金,二無生產資料,隻有空空兩手,空空嘴巴,想辦事辦不了。上聽公社指揮,下聽群眾怨言。
信中提到今春以來,家鄉缺少雨水,旱情嚴重,禾苗發黃。公社號召抗旱,但人們積極性不高。都說要等天上下雨,先等小白龍探母,灑幾滴眼淚,不知什麽原因,小白龍沒有來。後來又等關老爺磨刀,可能因為沒有仗打了,刀槍入庫了,老關也不磨刀了,也就沒有磨刀水潑下來了。又說,大旱不過五月十三,都到了五月二十三了,老天也未下雨。沒有辦法,昨天我們大隊下了死命令,發動全體社員,即使到六塘河提水、抬水、挑水也要給莊稼澆水,誰要不幹,一天扣除10工分。不怕老弟笑話,這叫沒有辦法的辦法。解放不少年了,人們的思想還是守舊。寧聽神話,不聽人話。舊的風俗習慣能害死人,移風易俗真難啊!
史維華讀到這裏,心裏想,農村工作真難做,太難為這位老兄了。不過,也難怪,農民中85%都是文盲,你讓他們如何能很快接受新事物。
信中談到湯莊“十八塊”和史渡“青石”都去世了,什麽病,信中沒有說。維華聽了,心情沉重。他想到治理沂河時,十八塊推斷了車把。抗戰時,青石隻手擒敵。村裏發布消息時,青石的嘴巴就是廣播大喇叭,現在兩個人不到六十歲就去世了,太可惜了。
維華接了維憲信以後,想幫幫老朋友,卻心有餘而力不足。他現在一無財力,二無能力,隻能寫封信安慰安慰,鼓勵鼓勵。這一年多來,他也讀了一些馬列主義著作,思想認識有所提高。於是他給維憲寫了信,談了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勸他打起精神,繼續幹下去,為提高全村人民生活而努力奮鬥。
老天爺的工作也有些失調,該下雨的時候不下,不該下的時候卻不遺餘力的下;該下的地方不下,不該下的地方卻不停的下。蘇北幹旱他不下雨,老百姓望眼欲穿;蘇州地區河網交織,他卻往這裏不斷地倒水,已是收麥的時候了,雨還不停止。結果農民收上的麥子無法曬,以至出芽,發黴,農民急了,政府急了,便動員全市機關,學校、廠礦員工吃愛農麥子。蘇大也運回幾萬斤鮮麥粒,以此抵消一部分計劃糧。學校黨委為此對全校師生員工作了解釋和動員。師生們認為這是應該的,應該心係工農,為農民分憂。
食堂師傅將麥粒和大米放在一起蒸飯,同學們吃了不消化,廁所的大便中都是整的麥粒。王民、史維華見了,便一起去見王偉處長,匯報了情況,建議說:“把麥粒打碎,煮飯、蒸飯就沒問題了。”
王處長一聽,恍然大悟,說:“這事怪我粗心,沒有對廚房講清楚。你們說的辦法是對的,感謝兩位小老鄉,為學校獻計獻策。你們學生應該這樣,積極參與學校管理。”
王民說:“這是我們自己的事,沒想到你老一聽就接受了,我們同學得感謝你呢!”
陰天麥未幹,全市急幫忙。
學校伸援手,心舒飯亦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