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四十八 言誌

(2023-06-08 08:47:53) 下一個

 

老師問我誌如何,要唱關公義勇歌。

路見不平當助弱,狼來拔劍衛山河。

 

這是史維華近日寫的一首詩。

一天上語文課,張老師在教範仲淹《嶽陽樓記》時,講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時候,提問了幾個同學,問他們將來的理想和誌願是什麽。有的說想當農業科學家,研究怎樣提高糧食產量,解決六億人民吃飯問題,老師聽了大加讚揚,說這是想解決社會根本問題。有的說想當一個物理學家,研究出高端武器,捍衛祖國,打敗帝國主義侵略者,老師說“好!這是愛國主義的體現。”有的說想當一名醫生,治病救人,減少病人的痛苦,老師說“這是為人民服務的仁人之心,值得發揚光大。”

當老師提問到史維華時,他沒有思想準備,說實話他隻知道讀書,並未考慮將來做什麽,所以當老師提問他時,不知怎麽回答。還好,近日他正在讀《三國演義》,滿腦子是趙子龍、關雲長,於是他慌忙答道:“我將來要像關雲長那樣,見義勇為,路見不平,拔刀相助。”

同學們一聽,哄堂大笑。張老師聽了,也忍不住笑出聲來,但他見史維華被人笑得滿臉通紅,便說:“同學們別笑,史維華這也算理想,他說的是如何做人,不是講幹事業,做人也是很重要的。不過要注意,不能像關雲長那樣,動不動就揮舞青龍偃月刀。”

老師的話又引起一陣大笑。史維華隨著同學們的笑聲慢慢地坐了下去。

近來史維華鬧了不少笑話。上個星期天,他在家裏覺得眼鏡腿太鬆,戴在鼻梁上經常往下滑,他想緊一緊。便學著修眼鏡的人,將鏡腿放在罩子燈上烤,想把它彎曲一下,不料沒有掌握好溫度,突然刺啦一聲,眼鏡腿燒起來了。嚇得他連忙扔到地上,用腳輕輕把火踩滅。火滅了,但眼鏡的一條腿燒焦了,幸好裏麵的銅絲沒有斷,還可以湊合著戴。

第二天到了學校,同學見了感到好奇,問是怎麽回事,他回答了好幾次,有些煩了,便拿起粉筆在黑板上寫了一首寶塔詩:

鏡,

眼鏡,

何以焦,

欲曲而燒。

時急忙想法,

用腳底去輕撓,

不是兩根小銅絲,

剛寫到這裏,被劉小安同學奪下粉筆在下麵寫上了:直撂直撂直撂直撂!

同學們見了,笑得前俯後仰。很快這首打油詩便傳到了甲班,連班主任呂老師都被引笑了。

還有一次,大約在兩星期前,語文老師出了一個作文題叫《風情》。史維華寫農村青年結婚的事。在文中說:“農村有一種封建迷信習俗,在新婚的被子裏,事先裝進紅棗白果,意喻早生貴子;在枕頭裏塞進艾葉,意喻愛得天長地久;在鞋子裏墊層錫紙,意在永遠像磁鐵一樣吸住對方,不過這也符合異性相吸的道理。不過幻想總是超過夢想,幻想又總不能成為現實。”

張老師在評講作文時說:“史維華這篇作文語言通暢,頗有風趣,反映了農村的風俗民情,但是---”,注意“但是”這個轉折詞,有時是小轉幾十度,有時則大轉180度。維華聽了,有些擔心害怕是大反轉。

果不其然,張老師說:“但是,不應該用魯迅的筆調去嘲笑人民大眾。諷刺嘲笑是對付敵人的,不要用在勞動人民身上。對群眾的缺點可以進行善意的批評教育。”

維華聽了,有些緊張了,怕老師上綱上線,同學們也為史維華捏一把汗。不過老師講到這裏,忽又從線上走了下來。他說:“但是,這隻是一篇作文,又沒有公開發表,沒有社會影響,也不算大問題。但是,以後寫文章,發表意見,要注意社會效應。”

張老師後麵的“但是”緩和了史維華的緊張情緒。

難怪,張老師是經過反右鬥爭的人,警惕性比較高,提醒教育自己的學生是必要的,也是一種關懷。

縣京劇團排演了抗日英雄劇《趙一曼》。對趙一曼的故事,同學們早有耳聞,但沒有見過英雄的形像。現在被搬上舞台,師生們都爭相觀看。演趙一曼的是劇團的主角王華,演技很好,生動地再現了趙一曼那種穿山林,鬥風雪,忍饑寒,戰敵寇的不怕困難,不怕犧牲的英雄形像,顯示了在日寇麵前不屈不撓,大義凜然,英勇就義的偉大精神。

看完戲,維華激動不己,便寫了一首讚頌的詩:

一曼揮戈戰敵酋,硝煙滾滾躍高丘。

陷身虎口雄風在,血染鬆江萬古流。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