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邊天上布彤雲,運水波聲千裏聞。
兩岸禾苗翻綠浪,千舟來往日紛紜。
縣城緊靠運河,學校就在運河北岸不遠處。同學們課外活動時間,或者晚飯後,常愛到運河邊上散步。拿著書,說著話,三三兩兩,在大堤上徜徉。望著商船來往,聽著汽笛鳴響。或看著漁翁收網,或望著西邊的夕陽。令人腦清氣爽,心情舒暢。
解放前,縣城無工廠可言,隻有幾家商場和店鋪。解放後,不到十年,已建起了油廠、紗廠、繅絲廠、絹紡廠、農機廠、食品廠、化肥廠。工農業和商業都得到了長足發展。
一天晚飯後,喬貴灃和史維華兩人準備到運河邊散步,走到十字街路口,正巧碰上他二叔喬經理。經理邀他們到家坐坐。喬經理因為家眷不在縣城,住的地方不大,也就是一間屋大小。裏麵有一張辦公桌,兩把椅子,一張木板床,床上一張蓆子,一條被子,桌子一頭的地上放著一隻水瓶和一個洗臉盆,牆壁上掛著兩件衣服,簡樸如此,別無長物。這就是六十年代商場經理的待遇。
喬經理從桌子抽屜裏拿出兩個蘋果遞給兩個學生。讓他們一邊吃,一邊閑談。
經理問維華:“你家在哪裏?”
維華說:“二叔,我家在六塘河北史渡。”
二叔一聽,高興地問:“史倫山你認識嗎?住在你那裏嗎?”
維華說:“倫山大哥和我們都是一個家族的。他家和我家相隔500米。”
“他家和我們家是老表親哩!”喬經理十分高興,接著又問:“你們那裏史仰紹、史大膽、史祝安你都認識吧?”
史維華說:“二叔,史仰紹、史大膽都是我叔,史祝安是我的父親。”
喬經理聽了,一把抓住了維華的手說:“啊呀!原來你是我老戰友的孩子,都上高中了,太好了!你知道嗎?過去打遊擊,我經常到你們那地方,當時史圩鄉公所就設在你隔壁那家,是不是?”
維華說:“我知道,那是我伯父家。當時我小,隻見鄉公所每天有好多人出出進進,絕大多數不認識。”
“有一次,史圩鄉被國民黨占領了,你們那裏幹部撤退到我們那一帶十幾天,其中也有你的父親,是不是?”
維華說:“我知道他們北撤了,但不知撤到什麽地方。我當時和兩個姐姐逃到大姑家去了。”
喬貴灃在旁聽了很高興,他不知道姓喬的和姓史的還有這麽深的關係。
喬經理轉過頭對他侄子說:“貴灃,你這孩子怎麽不早把他帶過來玩。”
喬貴灃說:“我也不知道有這麽些淵源關係,也未聽你講過。其實我和維華在初中就認識了,在一個班級上課,一個寢室住宿。”.
喬經理說:“真遺憾,在這裏讀了兩三年書,今天才認識。你看,這馬上又要畢業了。以後,有空閑就到我這裏玩。”
喬貴灃說:“二叔,我們得回校上自習了。”
二爺說:“貴灃,常帶維華來玩!”
史維華走到門口,回過頭恭恭敬敬鞠了一躬,說了聲“二叔,再見!”便和喬貴灃一起回校。
離畢業高考還有兩個多月時間,高三師生正在抓緊教與學。為了更好的複習迎考,學校將畢業班分成文理兩科教學。
一天下午,文科班上曆史課,校長、教導主任、曆史老師都去觀摩教學,他們坐在教室的後麵靜靜地聽著。當老師講到王安石變法時,老師介紹說:“王安石,字和甫,北宋著名的政治改革家,曆史學家,馬克思稱讚他是中國十一世紀時的改革家。”。
不料這時史維華突然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說:“老師,你講得不準確。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不是史學家,是文學家,他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讚揚那句話是列寧說的,不是馬克思說的。”
史維華的發言,驚動了整個課堂。聽課的老師和同學都把目光投向了他,同學又都為曆史老師著急。
不料曆史老師卻不慌不忙的說:“這位同學發言很好,說明他不僅認真的聽,還在思索,也看出他對曆史很有興趣,讀了不少有關的課外書籍。學生學習就應該這樣,不要僅滿足於課堂教學,還要有鑽研精神。我確實記錯了,張冠李戴了,感謝這位同學幫我及時糾正。同學們,你們要向他學習,要敢於懷疑,敢於提問。”
老師的話,又使大家驚愕一番,不料處理得這麽好。不光學生的意見提得好,老師的教學態度和處理方法更好。於是聽課老師和領導一起鼓起掌來,學生們也隨著爆發出一陣掌聲。
課後,喬貴灃對史維華說:“老弟,你喝醉了嗎?怎麽這樣憨啊?即使老師錯了,你也不應該當堂提出質問。後麵那麽多領導和老師在聽課,你讓曆史老師怎麽下台?”
“我當時沒有想這麽多。我隻想到錯了就得立即改。不改的話,同學們跟著錯,高考時怎麽辦?”維華回答。
喬貴灃說:“你真是書呆子,死心眼。課後對老師說也比當堂發疑好啊!幸虧老師處理得當,還得到大家的讚揚,不的話,還不知會出什麽亂子哩!和你這樣的人交往,真要小心。不知什麽時候,就會被你將了一軍,真是書迷、老夫子。”
顧堯問:“老夫子,你從哪兒知道這些,是真的還是假的?”
喬貴灃說:“你這家夥還懷疑啊!連老師都認了。你不知道我們夫子在上初中時就抄過字典,抄過範文瀾的《通史》,讀過《古文觀止》。”
“好家夥,貨真價實的老夫子。”顧堯咋舌說。
學子無城府,書生意氣多。
不諳人與事,衝浪下江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