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輪滾滾交公糧,風卷紅旗飛鳥翔。
更有喇叭震天響,吹吹打打喜洋洋。
祝安家五口人,十畝地,共要交200斤公糧。祝安叫張大娘一定把糧食處理幹淨,千萬不要有泥土、石子、草片。
交公糧那天,祝安推著車子,維華在前麵拉車。父子兩人在前麵開道,後麵跟著的是全莊20多輛車子。他們浩浩蕩蕩地往糧庫走去。
在路上他們遇見了徐念川帶領的車隊,車上都插著紅紙剪的小紅旗,顯得格外精神。維桑見了,大聲喊道:“二表叔,你個子太矮,在前麵帶隊不顯眼,沒有威風,還是找個大個子在前麵吧!”
史仰珠說:“別看他矮,小小秤砣壓千斤,好歹人家是個村長,全村領導人,不做頭,還能做尾巴啊?”
徐念川說:“還是珠二表叔說得對,個子大小沒關係,關鍵看有沒有那股精神。打日本鬼子,打國民黨那會,我照樣扛槍打仗,不比大個子差。”
維桑立刻接上去說:“這事我知道。不過那時你背的是根小馬把子槍,比你個子還矮一半,能不能打死敵人,我們不知道。”
徐念川說:“你小子要懷疑,就問問你小爺,我們的祝安表叔。我們過去經常在一起打遊擊。”
但是祝安此時正在推著車子爬一個土坡,沒有工夫給他提供證明。
史莊和徐莊兩個車隊上了大路以後,又遇見了史渡口送糧車隊,他們更精神、更有威風,不僅車上插著小旗,前麵還有一杆大紅旗,紅旗後麵跟著史仰如、史學藝、史維礎三個人,他們吹著喇叭、敲著鑼鼓,伴奏著車輪吱吱呀呀的叫聲,熱熱鬧鬧的往前走。
路上的車輛越來越多,一眼望不到頭。有的車隊忽然傳出送公糧的歌聲:“東風起,紅旗揚,車輪滾滾送公糧。人民翻身作主人,有吃有穿喜洋洋。喜鵲叫,鑼鼓響,歡歡喜喜送公糧。吃水不忘挖井人,翻身不忘共產黨。”
送糧車隊到了原盛莊糧庫,都停在門前的大汪塘周圍。有不少年紀大的人來到這裏都會想起抗戰時日本鬼子曾在這裏製造的慘案。現在周圍的蘆葦沒有了。汪塘裏的水很多,裏麵有許多遊動的魚。塘邊的樹上有許多小鳥飛來飛去的叫著,它們好像要和送公糧的人們交流一下思想感受。想說說自己對今昔變化的看法。
交公糧的人很多,大家都坐在汪塘邊等著過秤寫條子。看看太陽已近中午,還沒有等到祝安家,維華有些急了。維華的二舅父在糧庫裏做工。聽說姐夫來交公糧,便抽時間來尋找。見到祝安的糧食還沒有交,便說:“你們把糧食推到前麵去,我讓收糧的人把它先過秤。”
祝安聽了,忙說:“不能不能,我不急,不要讓人家有意見。你忙去吧。”
維華剛開始聽舅父說要幫忙交糧,很高興,以為馬上可以完成任務回家了。後來聽父親不同意,心裏又冷了半截,忙用手扯扯父親,意思讓他答應了吧,但父親不理,仍堅持不走後門。二舅見姐夫執意不肯,便離開了。過了不久,二舅又走過來,手裏提著一壺水,拿了幾個饅頭,對祝安說:“到吃午飯時侯了,你們爺倆先吃一點墊墊肚子,交完公糧再到我家好好吃頓飯,休息休息,明天再回去。”
祝安父子吃完東西,又過了一小時才交了公糧。交完公糧,已是下午兩點鍾,祝安爺倆沒有到舅父家,便直接回家,路過汪集吃了一點飯。到家時已經天黑了。
很快,一年又過去了,馬上又快到中學招生的時候了。欽航大爹對維憲等四個孩子說:“你們幾個人不要再參加合作社勞動了,集中精力好好複習功課,準備報考。”
於是四個孩子便把課本都找了出來,集中在祝安門前的大桑樹下一起學習。白天還好,大樹下比較涼快,隻是有幾個蟬鳴,比較聒噪人,有些影響學習,不過慣了也無大礙。晚上比較難,屋子裏熱,外麵又蚊子多。他們想了一個辦法,每晚學習之前,在桌子周圍燒一些艾草來驅除蚊蟲。又點了一盞玻璃罩子燈,照著亮看書。誰知一些蟲子卻不斷地往燈上撲,鬧得他們心煩。有時樹上的鳥被燈光一照,也撲騰著飛起來,有時還會拉下幾滴屎尿,弄不好還會撒到孩子們的書上,氣得孩子們罵幾句,拾起土塊扔到樹上,把鳥趕走。
他們在這樣的環境下複習了四十多天功課,便準備去報考。報考時,四個人卻意見不統一。維華聽了史仰熙的意見,決定報考淮陰漁鎮中學。他對維憲、維營、學祥說:“聽說漁鎮中學有近三百年曆史,師資力量強,教學質量高。你們都去報考吧!”
維憲說:“大哥大嫂不讓到遠地方去,說去年到處跑,又花時間,又花錢,結果哪裏也沒有考上,白費力。”
學祥說:“爸說了,一個人是什麽命是天定的,爭是爭不到的。有那命,到哪裏考都能考上,沒有那命,跑得再遠也沒用。”
維營說去年到泗洪考的外縣學生沒有一個考上的,今年不到外縣考了。
維華沒有辦法,又去石圩約了史誌升,去東莊約了湯守福,三個人決定都去報考漁鎮中學。
他們三個人提前一天到漁鎮中學報了名,晚上便住在學校的學生宿舍裏,夜裏被臭蟲咬了一身紅點。
第二天考完了試,維華等三人便立刻回家。到了家裏,維華被臭蟲咬的地方出了許多又疼又癢的紅疙瘩。過了整整一星期,他身上才止住了癢。
母親歎息說:“原來考學是這麽難啊!簡直是塌了一層皮。好好在家休息,哪兒也不要去。”
又到初中報考時,翻書複習日沉西。
前程不怕路途遠,選取芳林再登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