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 (89)
2008 (32)
2013 (21)
2015 (83)
2016 (117)
2017 (89)
2018 (69)
2022 (53)
最近閑暇時翻閱唐詩宋詞,或吟讀,或品味。 有道是,最美不過宋詞。 宋詞之美,或婉約,或豪放,皆如醇酒,令人沉醉。 宋詞中最美是相思,而最為纏綿悱惻、令人心碎的相思,是無法投寄的相思。
成千上萬的詩詞,說盡了相思。 中國文字變幻無窮、瑰麗多姿,即便都是述說相思,每一首也有一番新意。 有意思的是,許多詩詞裏在訴說相思時,都會提到無處寄書信的悲苦。
魚傳尺素,鴻雁傳書。 古代人們在詩詞中常以鴻雁和魚來指代書信。 魚傳尺素源自《飲馬長城窟行》,「客從遠方來,遺我雙鯉魚。 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 」 鴻雁傳書源自《漢書· 李廣蘇建傳》中關於牧羊的蘇武一段故事。
「鴻雁在雲魚在水。 惆悵此情難寄。 」雖然雲中有鴻雁、水中有遊魚,但我卻無法用它們傳遞書信、傳遞這滿腹相思。 此情難寄,惆悵無限。
「飛雲過盡,歸鴻無信,何處寄書得? 」眺望長空,把飛雲都看盡了,歸鴻也沒來帶來遊子的音信。 不知他如今身在何處,我無法寄去這滿腔的相思。 情深之苦,「淚彈不盡臨窗滴」。
「欲寄彩箋兼尺素,山長水闊知何處?」 想給心上人寄去書信,可是高山連綿,水麵遼闊,路途遙遠,不知心上人身在何處啊。 還是無法投寄相思的愁苦。
「長江不見魚書至,為遣相思夢入秦。」 心上人沒有書信,隻好希望夢中一解相思。
「漸行漸遠漸無書,水闊魚沉何處問。」 你越走越遠,漸漸連書信都收不到; 水麵是如此的寬闊,雁落魚沉,我又能向何處去打聽你的消息? 這首最為淒苦,因為沒有書信想去夢中尋找,卻是「故欹單枕夢中尋,夢又不成燈又燼。 」
「山盟雖在,錦書難托。」 山盟海誓猶記在耳,可是相思的書信再也難以交付。 這個跟以上有所不同,不是不知心上人在何處而無法投寄相思,而是相愛的人不能在一起的傷痛。 陸遊和唐琬的故事廣為人知,伉儷情深,卻因婆婆的強勢介入而天各一方。
除了鴻雁和魚,還有青鳥傳書、梅花傳情的說法。 青鳥傳書出自《山海經·山經》,青鳥是為西王母傳信的神鳥,遂以青鳥為信使的代稱。 梅花傳情源自陸凱的《贈範曄詩》:「折梅逢驛使,寄與隴頭人。 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 」 秦觀的《踏莎行·郴州旅舍》也有「驛寄梅花,魚傳尺素」這樣的句子。
「青鳥不傳雲外信,丁香空結雨中愁。 」 信使無法傳遞遠方的人的音訊,雨中的丁香花蕾一片愁雲慘霧,如相思之愁鬱結不散。
「最關情,折盡梅花,難寄相思。」 最令人動情的是,即便折盡了梅花,也無法寄去我對你的相思。
那時的車馬很慢,那時的書信很遠,那時的日子很長,被相思纏繞的日子更為漫長,而無法投寄的相思令人感傷、回味、魂牽夢縈。
《世界日報》副刊2024年5月26日
(AI配圖)
就像蔥蔥說的,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樂趣:)不過偶爾欣賞下古人的雅致和中國文化的韻味也不錯~~~
讀書時我也愛讀宋詞,經常生拉硬套填詞,長大後再讀,牙酸倒了一批。至今牙也不咋好。
問好沫沫。
充斥著電子產品的現代生活,再也沒有那樣的韻味了。
登報紙的文一般都會需要蠻長時間的,我最近文學城也不是常來,來一次就會一次性貼幾篇,上次兩篇小說也是一起貼了,曉青直說我高產呢:)
再謝江歌~~~
讚水沫好文!好喜歡。
寫的太好了!
天,讀文都沒好好看日期,麵壁去!
沫沫晚安,睡個好覺!
沫沫最近好文連連,令人驚喜!
不僅僅是情人間的相思,那時候兒行千裏,母親卻不知孩子們在那裏。那種擔心和關愛也無法寄去。還是現在好呀,一個text message秒送:)再不行視頻,媽媽就放心了。
問好水沫,周末快樂!
你在本文中多次引用晏殊的《清平樂-紅箋小字》。這是一首好詞,但恐怕算不上是一騎絕塵的作品。對於它,我最近有一個百思不解的問題——
我的賞析係列已經寫到100多篇。承蒙編輯賞識,大多入“博客精選”。即使如此,點擊率不過三、五百(費老大勁寫,不過比日記多了幾個讀者,我也認了。)但這晏殊的《清平樂-紅箋小字》,點擊率高達3500,是其他作品的好幾倍,我簡直不懂為什麽。【抱歉,借貴園地寫出我的一個不解,絕無影響讀者注意力的意思。】
“腹有詩書氣自華“,說的就是水沫。膜拜ing。
宋詞裏,我最喜歡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千古絕唱。
再早一點的,我還喜歡曹操的四言詩《觀滄海》,和宋詞比,更古樸。
兩首詩詞,都能讓我腦海裏浮現出不同的畫麵,一個是月夜下的長江,一個是秋風下灰色的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