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黨候選人佐蘭·馬姆達尼在民調中領先於安德魯·科莫,盡管在選舉最後幾天公布的多項民調中,他的領先優勢波動較大。大多數調查顯示,馬姆達尼至少領先10個百分點,一些調查甚至顯示他的領先優勢更大。提前投票數據顯示,選民年齡可能比以往市長選舉更年輕,這可能對馬姆達尼有利,因為他在年輕選民中支持率很高。共和黨候選人柯蒂斯·斯利瓦的支持率仍然在十幾個百分點左右。?
民主黨候選人,烏幹達出生的34歲穆斯林,社會主義提倡者,曼達尼高居首位,在41-44% 之間,第二位民主黨候選人,前紐約州長慢慢趕上來,在30-34%之間,第三位共和黨候選人,四力挖,也有不俗的表現,10-24%。
在競選紐約市長期間,馬姆達尼的主要口號包括“他的競選口號是“紐約不出售”,並呼籲提高住房可負擔性,例如“每小時30美元的最低工資”和“凍結租金”。他的競選活動還強調了進步政策,例如免費公交和普及兒童保育,這些政策的資金來源是對紐約最富裕人群增稅。?
競選口號和信息
“紐約不出售”:這是集會上使用的核心口號,呼應了伯尼·桑德斯早期競選時的觀點,將這座城市定位為勞動人民的家園,而不僅僅是富裕買家的家園。
以價格實惠為重點的口號:
“每小時最低工資 30 美元”:這是他在競選期間重點提出的一項具體政策目標。
“租金凍結”:另一項重要的保障住房可負擔性的承諾是凍結租金。
更廣泛的競選主題:
免費公交車和普及兒童保育:這些是為解決紐約市民生活成本問題而提出的具體政策建議。
“我們要打擊不良??房東”:這句口號旨在集中解決租戶的具體不滿。
“政治路線已經變得陳舊乏味,是時候做出改變了。”:這句話被用來形容他的競選活動,將其視為現有政治選擇的替代方案。
“我認為我們不應該有億萬富翁”:雖然這是一個有爭議的說法,但它反映了關於極端財富不平等的更廣泛的信息。
有爭議的口號:
“將起義全球化”:有人要求馬姆達尼譴責這句話,但他卻將其與“在捍衛巴勒斯坦人權方麵對平等和平等權利的迫切渴望”聯係起來,這引起了很大的爭議,並被許多人視為反猶太主義。
川普總統堅決反對馬姆達尼,1)民主黨;2)社會主義/共產主義;3)反猶;4)說不出口的伊斯蘭信仰
奧巴馬據說是紐約民主黨市長競選總策劃,支持這位年輕的民主黨新星。
我個人:對穆斯林管理大城市持有高度懷疑,甚至不能想象紐約曼哈頓上空響徹穆斯林每天五次祈禱的大喇叭,然後滿大街撅腚匍匐的長袍子。因為內陸某個伊斯蘭市已經這樣做了。不知道,偉大胸懷的紐約客是否能容納。反正,我住在法拉盛中國人紮堆的地方,影響不大。但是,他要試行社會主義,而且很多年輕人迷惘社會主義均貧富的烏托邦,一個被蘇聯、東歐以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所證明了的,“此路不通”。讓我苦笑,黃連苦,說你不聽,必要親口嚐嚐,哪辦。紐約客們非得再來一次,親自體會一下,就試試吧,苦死你,不關我事。他的主張最受人喜愛的是“房租租金凍結”。不可否認,這兒的租金大踏步前進,租客個人收入卻如同裹腳老太慢慢挪。
還有,戰術上講,如果共和黨把票都投給郭莫,形勢即刻扭轉,然而不太可能。因為,紐約市的共和黨好像沒有那麽聰明,也好像沒有那個眼光,有guts。郭莫的戰術是,你共和黨連一點兒勝算都沒有,還不如都轉給我。這話也對,尤其對我這個漂遊紐約客,我也在盤算給郭莫,盡管他在疫情中的表現令我討厭。瘸子裏麵拔將軍,我又能怎麽辦呢?
希望共和黨明天跟在我後麵,投給誰,誰就贏。
昨天還在紐約機場讀梧桐兄的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