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餓了吃什麽都香,渴了喝什麽都甜。這是我們人人都有的貼切體會。然而,這個時候品出的香甜不能說食物就最好。以前傳說“珍珠翡翠湯”,朱元璋討飯幾乎餓死,討到半碗大米碎青菜鹹粥,食之甘飴。後來做了皇帝,隻記得那碗湯一白一綠,施主稱“珍珠翡翠湯”交代禦廚做來。哪裏還有當年美滋味。人心也是一樣,不同的境遇會有不同的感受,人如果不能培養堅守心誌,在遇到極端情況下,會得出錯誤結論。例如,社會大環境都向錢看,不拿白不拿,不貪白不貪,這就偏離了正道。不是食物的正滋味。
《孟子.盡心上》
孟子說:“肚子餓的人什麽食物都覺得好吃,幹渴的人任何飲料都覺得甘甜。這樣是不能品嚐到飲料食品的正常滋味的,因為饑渴損害了他的味覺。難道隻有口舌肚腹有饑渴的損害嗎?人心也有這種損害。如果人們能夠經常培養心誌,不使人心遭受口舌肚腹那樣的饑渴,那比不上別人優秀的憂慮就會沒有了。”
孟子說:“柳下惠不因為有大官做便改變他的操守。”
《孟子.盡心上》原文
孟子曰:“饑者甘食,渴者甘飲,是未得飲食之正也,饑渴害之也。豈惟口腹有饑渴之害?人心亦皆有害。人能無以饑渴之害為心害,則不及人不為憂矣。” 孟子曰:“柳下惠不以三公易其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