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子長到1.8米,在60年代缺吃少穿歲月就特別顯眼了,不僅個頭高,主要是人長得周正,肩膀平直寬闊,穿上呢料中山裝那就更帥氣了,其實真正的帥氣是由於他每天伏案寫作而顯露於人的一種儒雅之氣。文化大革命早期停課鬧革命,他那麽年輕的高中生,看那麽多的書,居然還寫書,對於賈汪煤礦來說,是個異數,年輕的鄰居青少年都敬稱他達剛哥。
達剛為人處事穩重得體,從不參與大家無謂的爭論,隻管埋頭看書。那時候國內能看的書少得可憐,他不知道在哪兒搞了那麽多俄羅斯書籍。那些俄羅斯人是真能寫啊,翻過頭二十幾頁,隻是樹葉啊,陽光呀,風啊的描寫,沒完沒了,上千頁的書得有一塊土坯磚頭重,據說這就是世界級大文豪的作品。他耐心地,一頁一頁地讀完,還寫筆記,令所有不愛讀書的人佩服,但,絕不羨慕。
實際上他的作品沒有能夠發表,因為與時代節拍不同。
由於不與別人分享,所以也沒有小資產階級的嫌疑,大家隻知道他在讀書寫字就對了。
早年下放農村,沒有回城的門路,甚是焦急。但是,他的才華很為縣裏的文化局長看中,每每請到家中談文學,然後讓妻女做飯請達剛吃飯。久而久之,局長攤牌,如果答應與大女兒結婚,他可以竭盡全力幫著辦回城證,然後結婚,把女兒帶進城。年輕人心急火燎,加上老局長夫妻一片熱情,再加上大閨女也不差,家務做得挺好,雖然初中畢業,可那時候誰還在意那麽多。帶著點兒私心,帶著點兒對異性的吸引,達剛也就默認了。
十幾年光陰,柴米油鹽醬醋茶搞得達剛心神疲憊。妻子對他不管家務,隻是埋頭讀書寫字,甚為不滿,叨叨嘮嘮,讓男人每日生活在吵鬧紛擾之中,夫妻二人的感情如同一盆冷水,淡之無味, 毫無情趣。必然的,兩人就辦了離婚。離婚後,女兒跟前妻過,姑娘長大了,耳朵裏灌滿母親的埋怨,對這個不負責任的父親也就不親不愛,好像父女倆隻是有那麽種血緣關係,幾乎不來看望他,這讓達剛很受傷。
離婚後,寫作立即有了起色,連連在國家各種文學雜誌上發表。
然而,身邊總是沒有女人照顧,確實冷清孤單。
幾年後,時來運轉。一個小他五歲的未婚大姑娘,當時已經43歲,通過文化交流認識了達剛。這個女人心氣很高,典型的文學青年,也是整天寫詩寫書寫文稿,後來官運亨通,做了市商業局黨委書記,一直看不上介紹的各色男人。一次座談會,兩人互相交流寫作經驗,居然談出愛情的火花。兩個人相見恨晚,互相積極主動相約,最後結婚成家。這次,讓達剛很滿意,誌同道合,三觀一致,從來不會為柴米油鹽醬醋茶煩惱,兩人經濟寬裕,請保姆,收拾衛生兼做飯,他們隻顧風花雪月,讀書寫字。夫妻倆說不完的話,道不盡的恩愛,一切都是那麽默契,是人見人誇的一對兒。
讀萬卷書行萬裏路,兩個人經常出去旅遊,一是遊山玩水,二是采風創作。
夫妻倆去九寨溝旅遊,這個平時沒有任何毛病的夫人,因為高原反應,突然覺得胸悶,噁心,頭暈,急救,搶救無效,然後客死他鄉,一切來得太突然,所有人被打個措手不及。
不愛的人殘花敗柳,深愛的人曇花一現。
達剛死的心都有了,最後怪自己,逢人便說“千不該,萬不該寫這部倒黴的小說。”
這篇稿子是在他們旅遊出發前發給雜誌社,而且恰逢愛妻過世那天發表並獲文學大獎,這篇小說的書名叫《花圈》。
不愛的人殘花敗柳,深愛的人曇花一現。————看得好催悲。
幾分宿命,幾分悲涼,結尾意味深長。。。
梧桐兄感恩節快樂!
咦,沙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