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利波特當爸了
我們一家子都是哈利波特迷。從紙本書到有聲書,以及電影,從來沒有錯過。甚至後來的延伸故事,「怪獸」(The Fantastic Beasts),第一集非常精彩,故事緊湊引人入勝還條理分明。第二集竟然就完全接不上,邋遢散漫非常可惜,後來的第三集就被我忽視了,也不知道拍得怎麽樣。在不同的故事呈現載體中,我最喜歡的其實是有聲書。說書人,Jim Dale,憑借七本哈利波特,得了六個格萊美獎(Grammy Awards)。
有一年的聖誕節假期,我們遠遊回程,聽了一路的「死亡聖器」(The Deathly Hallows),沉浸其中,在一條走了數十次的州際公路上竟然走錯了叉道,途經費城,結果公路兩旁竟然是一片精心設計色彩繽紛的聖誕燈飾,對照書裏的緊張對峙高潮迭起,窗裏窗外,我們竟然分不清哪一個是現實?
大魔頭伏地魔(Voldemort)徹底敗亡魂飛魄散之後,失去了宿敵的哈利波特,在J K Rowling 對聚光燈的執著下,終究成了凡夫俗子,結婚生子朝九晚五。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故事架構政治正確、煽情俗套、慘不忍睹。因此我從來沒想過會掏錢去百老匯找罪受。直到同事在紐約閑逛誤闖劇院,在劇院裏呆了三個半小時被收魂攝魄,回來之後還不忘為之傳道收徒。於是我抱著看熱鬧的心情,攜家帶眷,綁一串人陪我進劇院。
故事,確實都隻是套路,某些原創角色的個性甚至被謀殺。赫敏(Hermione)性格僵化失去靈動;鄧不多爾(Dumbledore)失去睿智言不由衷;榮(Ron Weasley)傻的更徹底,算是比較可愛的。
但是,我就是喜歡,不僅被娛樂到了,甚至還感動了一把。
散場後,在餐廳裏一邊填肚子,一邊還得口沫橫飛地與奶茶妹和兔崽子激辯。他們是伴著原創故事角色長大的,對幾個主角人物的性格特色有不容改變的堅持。更不能容忍對原本故事線的改造編排,於他們來講,那簡直就是褻瀆。
他們說的,我都同意,但是……
就技術層麵來說,舞台布置和場景的設計,別出心裁讓人目眩神迷,有幾場,簡直就像一場魔術秀。主要演員們的表演更是到位,盡管他們被編派的角色不盡人意。有過幾年劇場表演經驗的兔崽子,也不得不承認,全劇除了劇本,倒也不是一無可取。木頭更直指,幸好有這些演員以及科技特效的加持,否則這樣的爛劇也別想在百老匯上演。
飾演波特兒子的演員,Joel Meyers,是奶茶妹的校友,主修戲劇和天體物理學。戲劇和天體物理學,好像並不違和,都是做夢的行業。他曾在奶茶妹閨蜜製作的一場校園年度大戲裏擔過綱,也和她們認識的朋友談過戀愛。
就感情而言,人間家庭倫理親情的磨合沉澱累積,呃,說實話,編劇的處理確實粗糙,就更凸顯演員的功力,在現場,我被整個氣氛感動了,現在回想,卻經不起推敲。群眾的感情很容易被帶偏啊!
和兔崽子爭辯時,我耍流氓,隻霸道的說,感情與審美都是絕對的主觀,不能因為你對編劇描述父子間喜、怒、憂、懼、愛、憎,的筆法嗤之以鼻,就覺得演員們矯情。這樣似是而非的說法,想來兔崽子當時隻是不屑繼續與媽媽胡扯。
提起審美的主觀,奶茶妹忍不住抱怨畢卡索「誤入歧途」的抽象畫不知所謂,馬上得到兔崽子的支持。關於畢卡索,木頭和我的觀點一致,站在孩子們的對立麵。我們兩個老人覺得畢卡索是天才,十多歲的少年對於當時的寫實畫風已經爐火純青,難怪他早早地厭棄,進而開創出叛經離道的畫風。於是餐桌上又是一場兩代之間的針鋒相對。
Harry Potter and the cursed child 究竟值不值得一看?值。
但,不是在劇本,不是在演員,不是在舞台設計。而是一家人在一起做一件事,然後引發一場天南地北的論戰。
你們全家都是哈利波特謎,這樣的家庭比較幸福熱鬧,大家一起看,一起討論。真好。
~~~~~~
冤枉啊。我不是那個愛吵架的,真的。:)
時間在飛。
碼農最後一段最牛!:)
我還是得說,舞台劇創造了自己的生命。
J K Rowling 真是想不開,怎麽就不能罷手不寫哈利波特?在書迷們心中留下永遠的少年英雄,不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