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衛對決歌利亞,給“大衛”喝采
“大衛 vs 歌利亞”(David vs Goliath),通常用來指一個小人物以令人驚訝的方式、不尋常地擊敗大人物的情形。
大衛和歌利亞的故事可以在《聖經》第17章撒母耳一書中找到。它講述了巨人歌利亞的故事:一個來自迦特(Gath)的九英尺高的士兵,他吹噓自己可以打敗以色列軍隊中的任何一個士兵。軍隊裏沒有人敢和他較量——除了大衛,一個堅信上帝的牧童。大衛說:“拯救我脫離獅子和熊爪的耶和華,必救我脫離這非利士人的手。”
掃羅王(King Saul)想用劍和盔甲武裝大衛,但大衛拒絕了,說他的力量來自上帝,而不是武器。他帶到戰場上的隻是一個彈弓和一塊石頭。當然,對決之中大衛熟練地投擲石塊,將歌利亞的頭部釘死。
至於這個故事是什麽樣的文學形式,大多數人會說是曆史。但懷疑聖經的人會說,這個事件沒有曆史依據,它隻不過是虛構或神話。
這個故事的文學意義在於,如果動機足夠強大,失敗者可以克服巨大的困難。如果上帝站在你這邊,你會贏,不管你的勝算有多大。
大衛的故事在西方、歐美國家家喻戶曉,世世代代、口耳相傳。歐洲文藝複興的中心佛羅倫薩,在共和國時代就以大衛為其象征。佛羅倫薩的“國父”,科西莫·美第奇在1430年代修建美第奇宮時,就聘請當時佛羅倫薩最著名的雕塑家多納泰羅,雕刻了一座“大衛”青銅像,立於宮殿內院最醒目的大廳中心。這座雕像本身藝術和曆史意義濃厚,當年更是充滿爭議,無論是雕像的風格、大衛的體態和寓意。但科西莫毫不理會各種非議,端看大衛腳下羽毛聳立的、巨人歌利亞戴著頭盔的頭顱就讓人振奮、神情愉悅。
約半個世紀之後米開朗琪羅的《大衛》雕像則更是舉世聞名,也是佛羅倫薩的瑰寶。它不但超塵脫俗,藝術魅力四射,也是信心、是力量,是不畏強暴、是不屈不撓。弱國、小國烏克蘭抵禦強大的俄羅斯侵略時,人們把烏克蘭比作大衛,相信烏克蘭終究會趕走侵略者;今天太平洋西岸的歌利亞更是磨刀霍霍、揮刀舞劍。但,最終的勝利就一定會落在龐然大物的手中嗎?我們不妨也“拭目以待”,更要為形形色色弱勢、弱小的“大衛”喝彩!
美弟奇宮裏多納泰羅的《大衛》青銅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