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幾年我們開始喜歡上了徒步hiking,特別是在美國眾多的國家公園內的美麗山穀canyons間徒步。每個美國國家公園都有長長短短難易程度不一的步道trails。在這些步道上徒步,完成其中難度較高的步道讓我們越來越感興趣,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的挑戰和樂趣!
大峽穀國家公園走入山穀的步道沒有容易的!公園裏有各種各樣的示警,步道起始處更是提醒遊客峽壁陡峭嶙峋,山路崎嶇險峻,要準備足夠的水,足夠的體力。下穀相對容易,但要準備加倍的體力和時間往回返!
古人雲:“欲窮千裏目,更上一層樓。”如果同一位詩人與大峽穀相遇會不會說:“欲探百裏深穀,且下三裏崎嶇!”第一天,看罷日出,吃完早餐,咱們完成了Bridget Angel Trail的三英裏trail,a tremendous milestone!這基本上是徒步素人可以走的極限了,往返6英裏/10公裏,下降海拔高度650米左右。
這次徒步剛剛開始的時候碰到了一對華人夫妻,比我們年輕不少,攀談之中,人家透露這大峽穀已經坐著直升機視察俯瞰過了,千萬分地壯觀,走徒步路線就是過來意思一下,幾百米打卡拍照。而且人家還經驗十分老道地講,步道都一樣,走幾百米和走幾公裏都差不多。估計很多人都這麽想過吧!
在山間徒步,億萬年的山石在你的腳下,你的身邊,隨手觸碰之處可能就是與二百多年前的開拓者隔空握手。在巨大的山石之間我們同樣感受著人類的渺小和脆弱。每一位身臨其境的人,都會看到眼前的風景如變幻無窮的畫廊,每個轉彎都是不一樣的視角和感受,這種沉浸式的體驗必須要親身經曆才能理解。想當年年輕的時候咱們也在Alaska做過直升飛機看Glaciers冰川,在飛機上看茫茫一片十分震撼,可還是直到真正踏上冰川表麵,看到摸到起伏溝壑中的那抹璧藍之色,那種感覺是無法言喻的!
在步道上徒步會碰到很多同道之人,基本上都是白人,有少數拉丁裔和亞裔,亞裔以日本和韓國人更為常見。這個季節徒步的以中老年為主,而且是以來自歐洲的中老年為主。這個也非常容易區分,美國人民見麵馬上笑開花,Good Morning,Good Afternoon 馬上飛出口,beautiful weather 也是祝語,哈哈!而那些看人熟視無睹的就基本上都是操著聽不懂的外國語的異地人。比較起來還是美國人的神色更輕鬆自在也更樂於攀談交流。
剛剛在山頂看日出的時候碰到的一個三十歲左右的小夥子,自我介紹是從DC過來的。我們因為剛從DC回來不久,倍感親切,所以一邊等太陽一邊就聊起來了。他說他是做國際交流的,休假返回之後馬上就要去烏克蘭,帶著美國援助的食物和藥品,要在那邊呆一個月,之前他還把物資送到過前線陣地,哇!我們祝福他一路順利平安歸來。
在這條步道上還碰到一對年紀和我們相仿的夫妻,男的有些啤酒肚,女人看著也不像徒步達人,他們背著的包也不大。就是這麽一對看似普通的男女,人家淩晨3點鍾就出發了,一路下到峽穀深處的Indian Garden,看日出,再返回,共9英裏/14.5公裏,哇!
碰到他們的時候我們才剛剛開始下穀。上午8點半左右,一邊蹓躂一邊拍照,到了三英裏處竟然用了三個小時,照這速度返回再加倍,這不得天黑啊,哈哈!趕緊的吧,一路加快步伐,沒想到咱們隻用了二個小時就爬回了崖頂。早知如此,還可以再往下麵走一點兒,應該也可以到達印第安人的花園吧,嘿嘿!
讓照片代言吧:下行,出發!


剛開始下坡就看到了山羊和有著長長的彎彎的角的羚羊。感受一下這隻有羊才能站的住腳的坡度!



步道已經人工修整過了,不算十分平坦,也不十分整齊,處於半自然半人工的狀態。所以每走一步其實都得小心。任何一個不注意都可能崴腳或扭傷。



偶爾有人工開鑿的洞洞,穿山而過,像不像大象的鼻子。






走過1.5英裏/2.4公裏,百分之八十的人群都在這裏返回了。





從這裏開始岩石和砂石的顏色慢慢變化成了磚紅色。



遊客少多了,此間天地都暫時屬於咱們的啦!站在這麽壯麗的山川之中,靜一靜,空一空,放鬆全部身心!







照片中間一個小房子/廁所,就是3英裏處。前麵崖底綠色的部分就是Indian Garden,我們應該完全可以走到那裏的,哎呀呀!得,這成了新的夢想之地啦!



看看地圖和標注


到達3英裏處,打卡留念。





下穀的時候是上午,又在背陰的山坳裏,衣服一直都穿的嚴嚴實實的。開始返程了,沒走一會兒就感覺到熱啦!也多虧了是在上午,否則頂著烈日估計一會兒就走累啦!





再回首看看歸來的路、征服的山穀!







回來之後的下午茶就是一人一份salad,味道很不錯,份量很驚人。Grand Canyon NP深山中的餐食給我們留下了美好的記憶。


吃完飯換換衣服稍事休息就是去看晚霞的時候啦。
待續:接下來的一天又是另一條步道的徒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