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時光流逝太快,不知不覺間,人已中年,談及年齡,會焦慮,會無可奈何,經過世事的變化無常,人生起落沉浮後明白,中年,就是最好的時光。
沒了青春年少的無畏張狂,多了遇事沉穩細膩,
人到中年,賺錢,讀書,獨處,人生新的華章正在慢慢書就。
賺錢,三毛說:世上的喜劇不需要金錢就能產生,世上大多數悲劇和金錢脫不了關係。人到中年,當自己成為翅膀上掛著秤砣的雄鷹,想飛卻飛不高時才明白,賺錢有多重要,愛情的花前月下,海誓山盟,沒有金錢加持,顯得無比真摯純粹,婚姻家庭離了物質,就是一盤散沙,不用風吹,自己就散了。
讀書,常常有人問,讀書的意義是什麽?年少時讀書,為了有個好成績,將來可以出人頭地,可人生越往後走,經曆的越多,你越會明白,讀書,除了肉眼可見的自我提升,更重要的是在生活步入絕境,崩潰無助時,成為救贖自己的那道光,當生活的瑣碎不堪焦頭爛額時,書裏說:人生除了生死,其餘都是擦傷。
什麽都沒有經曆的時候,書裏的那些話在我看來都是廢話,可是經曆了人情冷暖後,再代入進去讀的時候,方才醒悟那一字一句皆是人生,讀書,是為了自愈,為了自強。
沒事的時候就讀讀書吧,也許此時此刻在你讀的那一分一秒都沒有任何意義,但在未來的某一天,某一個特定的時刻,它一定會為你帶來些什麽。
獨處,不記得是誰說過,人到了一定的年紀,是往回收的,三兩知己,一杯淺茶,把生活過成自己想要的樣子。細細想來,確實如此,年少時,我們喜歡紮堆的友誼,成群結隊的感情,活脫脫一個社交達人,行至中年,經曆過人生的低穀時的悲涼無助,體悟到人群中的孤獨,才最悲傷。人這一輩子,無論怎樣做,都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喜歡,與其在討好,迎合中失去自我,不如斷掉無意義的社交,舍棄不合適的圈子,把更多的時間留給自己,在獨處時和自己對話,活出自己的真實。
很多時候,我們懼怕歲月的快速更替,但其實,時光殘忍地帶著我們的青春的同時,也讓我們在經曆和閱曆的增長中,擁有了青春年少時不曾有的眼界和感悟。
沒有人永遠年輕,人到中年,做該做的,才能過想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