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ngling

對生活的感受,對人生的思考,對世界的看法,對曆史的感悟,對未來的期待。
正文

人們會相互攀比(盡管表麵上不會承認)的真正原因:身份的焦慮

(2024-11-01 17:04:33) 下一個

感謝你能來閱讀我寫下的這些文字,這其實是我讀了兩本書後的讀書筆記和一些心得。寫的有點長了。也可能會得罪一些人,若不和你意,就不要讀下去了。人的世界總是有感性的和理性的東西存在著、交織著的。多數情況下人們對理性的理解是模糊的。其實,所謂理性,就是能準確判斷事物原本的模樣,並在對客觀事實建立準確認知的基礎上,作出利益最大化的決策。而不是對事物進行主觀的臆測、曲解和誤會,然後在誤解的基礎上,作出錯誤的決策。我本普通人,喜好之一就是讀書,也是當下最沒用的事情之一。但它卻陪著我一起走過每一段艱難的時光。我常常想,人往往不是因為時光的流逝而衰老,而是因為理想的毀滅變成了老人。一些有著共青春的人,是注定無法同成長的。當時間的激流把我們每個人帶到不同的渡口時,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心照不宣地沉默,給對方留下不打擾的溫柔。

人們會相互攀比(盡管表麵上不會承認)的真正原因:身份的焦慮 ——讀阿蘭·德波頓《身份的焦慮》一書有感 

英國哲學家弗蘭西斯·培根曾說:人們可以允許一個陌生人的發跡,卻不能看著身邊人的上升。人總是在有意無意間跟周圍的或熟悉的人比較,尤其是在中青年朋友群體中,一些年輕的老年朋友也同樣會如此。你會在社交媒體上不時地看到周圍的或熟悉的人在顯示著他們 “精致的生活” ,他們依然在努力奮鬥著,同時取得的優異成績。老同學聚會上大家有意無意地說著自己的工作、在世界各地旅遊的經曆,然後說到配偶、孩子等。其實每一項都是在暗中較勁,在默默地比較。馬歇爾·盧森堡在《非暴力溝通》中寫道: “與別人比較,是悲慘生活的開始” 。 的確,如果凡事愛比較,那往往會讓人痛苦不堪。但是我們不能簡單地對總跟人比較的行為進行批判,因為總愛跟別人比較不僅僅是由於人性的弱點中的嫉妒那麽簡單。人們常常會想,在他人眼裏我是怎樣一個人?我是個成功者還是失敗者?從心理學上看,總跟人比較在本質上是一種更抽象的東西:身份焦慮。

何為身份?它是如何影響人與社會的關係的?記得英國法學家亨利·梅因(Henry Maine,1822-1888) 在其名著《古代法》中,有一個著名的判斷:所有進步社會的運動,都是一個“從身份到契約”的運動。在古代或經濟不發達時期,身份就是一個人不可改變的依附關係。比如,你是誰的兒子、誰的臣子、誰的附庸,從出生開始就已定好了,個人是改變不了的,它是你和世界的固定紐帶、固定組合關係,這就叫身份。而契約就是社會允許一個人通過其個人的自由意誌和他人結合成各種各樣的關係。通過結成關係,來創設自己的社會地位和人生價值,從而造就自己的人生。一種新的社會身份開始了。這是一個社會進步發達的標誌,同時也成為人們身份焦慮的心理學基礎。人人向往美好的生活,人人期待更高的階層。 

身份焦慮看似是個抽象的概念,但人們在生活中喜歡跟他人比較往往源於它。那麽又有哪些因素會導致身份焦慮呢?為什麽身份的焦慮在人類以前的曆史上不明顯,在現代反而變得很嚴重呢?我們該如何擺脫身份的焦慮,從而遠離攀比帶來的痛苦呢?其實,我們看起來沒有別人成功,這並不會影響我們太多的生活,但卻是個讓很多人都不能接受的事,這其中就是身份在作怪。這裏的身份指的是跟他人比較時的相對位置。人們之所以愛比較,比較之後又容易感受到巨大的壓力,是因為我們所處的現代社會有一套判斷成功的標準,並對個人提出了要求。人們隻有達標了才能獲得身份,從而獲得他人的尊重。因此,在諸多因素影響下,一個人的身份就成了自己的焦慮開關。 

身份焦慮的本質。作者德波頓認為,身份就是“個人在他人眼中的價值和重要性”。在生活中,我們遇到的身份的焦慮都很具體,比如事業、成就、金錢。人們在日常生活中格外在意一個人所擁有的資源。一個人所擁有的資源能帶來大量情感反饋,世人給一個人的關注程度取決於一個人擁有的資源和社會地位。所以,我們真正想要的不是物質資源,而是它們背後帶來的情感反饋。比如,人們希望自己發布的社交貼文有很多人點讚,希望認識的人能崇拜地提到他。心理學上有一個“在社會意義上死亡”的說法,它指的就是受到社會排斥,沒辦法被社會接納。在這種情況下,一個人雖然活著,但他的社會身份已經毀掉了,沒辦法在社會這個大集體裏生活下去。在日常生活中,我們雖然不至於時刻擔心身份破產,但隨時麵臨著大大小小的社會身份挑戰。比如考試成績的排名次,單位的年終考核,跟同學同事取得成就的比較等。攀比是一種對自我身份的判斷。人類是群居動物,我們的價值是高是低,很大程度上要靠相互比較。無論是普通人還是很有成就的人都難以逃離這個怪圈。那麽,普通人為什麽喜歡跟身邊的人比較呢?普通人不會選擇跟世界首富比,也不會選擇跟街頭的流浪漢比,人們隻會跟和自己差不多的人比,這種比較才能給自己真實的感覺。而且,身邊的朋友、同事和熟人才是自己朝夕相處的人,他們對自己的態度才會影響自己的生活質量。人們隻有發現自己擁有的東西比他們多,得到他們的積極評價,才能體會到身份帶來的快感。同樣,世界富翁們也會受到身份焦慮的困擾,而且有可能比普通人更嚴重。因為對他們來講,當他們的財富大大縮水的時候,他們社會身份的改變是巨大的,眾星捧月般的鮮花和掌聲變成了質疑和嘲笑。他們受到的關注越多,積極評價轉變為消極時對他們的衝擊也更大。所以,在現在的社會中,無論身份地位如何,身份的焦慮困擾著每一個人。但是,古代人對身份的焦慮遠沒有我們這麽強烈,這是為什麽呢? 

我們現在對身份的焦慮更強烈,是因為現代人的社會身份比古代人更容易改變。在古代中國,封建社會改變身份的難度是很大的。古代中國平民改變身份的唯一途徑就是科舉製度了。十年寒窗苦讀,一朝金榜題名,這是很多中下階層出身的苦孩子實現向上的階級流動的唯一途徑。古代歐洲也是類似,大多數國家是分封製,當時的歐洲貴族的子女是貴族,農民的子女是農民,階級是固化的。試想一下,如果貴族的子女隻要不犯大錯,每天躺著吃喝玩樂都能繼承頭銜和土地,農民除了起義以外基本沒有其他登上社會頂端的機會,誰還會在意身份的得失呢?在古代歐洲,貴族認為他們的身份是上帝給的,窮人也心安理得地享受窮人的身份。但是,後來的幾次工業革命帶來了什麽?資產階級興起,貴族階級沒落,很多農民進入城鎮改了行,對財富的追求逐漸成為人們生活的方向。而人們逐漸相信,這種追求才是社會進步的動力。同時,在封建社會被推翻後,人們進入了一種崇尚精英的社會。這種社會提倡努力改變命運,讓有能力的人成為管理者。不管是西方還是東方社會,在推崇努力、能者成功這一點上都是一致的。盡管現代社會還存在著一些不公平,但社會主流還是一個崇尚精英的社會。大家各憑本事,有能力的人獲得更多的社會資源,進入社會上層。沒能力或懶惰的人滑到社會底層,一個人的身份地位就是一個人能力的象征。現代的社會向人們灌輸了這樣一個觀念:再也沒有古代那種製度攔著一個人出人頭地了。所以,一個人如果沒有成就,那一定是因為沒有能力,或者不夠努力。這樣的觀點讓社會更崇尚追求成就,對窮人造成了輿論壓力。可以說,在一個身份越容易改變的社會裏,身份焦慮就越容易產生。

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1842—1910)在19世紀末提出了一個自尊公式,可以很好地概括崇尚精英的社會中人們的普遍心態:自尊等於實際成就除以自己的期望。可見,如果成就越小,期望越大,自尊就越低。如果事業大跳水,期望仍然維持高水平(比如過氣的明星或曾經的首富),那麽這種痛苦是加倍的。從這個公式可以看出,提高自尊不外乎兩個方法,不是做出更多成就,就是盡量放低期望。很明顯,在一個崇尚精英的社會,人們往往追求前者而忘記後者。更嚴重的是,現代的新媒體又讓人們提高了自己的期望值。媒體上是各種取得成就的人的精彩生活,這又向我們傳遞了這樣的信息:“心有多大,天地就有多大”。在這種情況下,每個人都必須鉚足勁去追求成就,壓力和焦慮自然就來了。崇尚精英的社會對財富的追逐還催生了一種提倡消費的文化。媒體到處在鼓吹消費,廣告更是在用一個人使用的東西來給人們貼標簽,把人們分成各種群體。為什麽富人喜歡買豪華跑車?為什麽大牌箱包要讓自己的產品布滿LOGO?手機廠商為什麽要給一個機型分商務版和高配版?這是因為,當代社會的商家希望消費者把自己的產品當成一種彰顯身份的工具。可以說,消費社會在有意無意地鼓勵人們通過使用的東西來區分身份,這無疑是在給當代人的身份焦慮火上澆油。而現實卻是,我們拚命追逐的成功卻是個特別脆弱的東西。除了需要努力,還受時機、經濟環境和人為因素的影響。所以,在這樣一個處在劇變的社會中,我們的社會地位取決於我們取得的成就,可成就並不容易獲得和保持。這樣看來,當代人比古代人焦慮,當代富人比古代富人焦慮,當代窮人比古代窮人焦慮,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如何化解身份的焦慮呢?其實,我們並不孤獨。縱觀曆史,哲學、藝術、宗教等領域的智者們為幫助人們擺脫身份焦慮提出了應對策略,我們會從這些智者的做法中獲得靈感,找到對應的方法。 

在應對策略上,首先就是哲學的力量。在哲學家輩出的古希臘,就有一批智者學會了如何不在意別人的看法。他們的武器就是理性。如何用理性來應對他人的看法對我們的影響呢?在一個高度注重身份的社會裏,很多人的自我評價完全取決於社會對他的接受度,但哲學家認為:我們可以用理性來把關。當有人對我們說:“你沒有價值”時,我們可以用理性來判斷是否是真的。如果是真的,那麽我們就改進。如果別人對我們的判斷不正確,那麽我們就沒必要改。那如果我們改了,社會還是不承認我們的價值,我們該怎麽辦呢?用“理性的遁世” 這一武器,也就是避免過度的世俗交往。其實,我們大部分人都是平庸之輩,並沒有什麽真知灼見。因此,他們的看法根本不值得關注。因為他們的觀點很容易受到感情、經曆、文化背景的限製。也就是說,他們不理解我沒關係,我一點也不在意,也不必與其多費口舌去解釋。哲學遁世主義的一個代表人物就是德國哲學家叔本華,他建議人們應該在社交和獨處之間找到平衡,甚至要學會享受孤獨。他甚至提出: “人要麽孤獨,要麽庸俗” 。這種觀點並不意味著完全斷絕與社會的聯係,而是建議人們避開外界的侵擾,遵循內心的良知來行事(參見:《人生的智慧》這本書)。 

另外一個緩解身份焦慮的方法曆史也很悠久,那就是宗教(西方社會的代表是基督教)。由於歐洲封建社會的階級是固化的,貴族和農民的一輩子和他們的後代的命運基本就固定了。但在精神世界卻並不如此。農民知道,雖然現實中貴族的身份是自己無法奢求的,但按照基督教的觀點,當農民和貴族死了之後,他們都會以平等的身份站在上帝麵前,他們的靈魂是高尚還是卑鄙與身份是無關的。這種方法的思路是,當我們被世俗中的攀比折磨得苦不堪言時,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請出一個比人類強大的多的存在,比如神,比如世界末日,比如狀闊的大自然或宇宙。在這些存在麵前,所有人都是渺小的塵埃,還爭什麽高低呢?基督教就這樣緩解了身份的焦慮,這種方法在如今的西方社會仍然有用。而對無神論者,其實遊覽名山大川也有類似的效果。在讀古詩詞的時候你會經常發現,人一麵對山水或其他自然景觀時,就會經常感慨,我太渺小了,我的生命太短暫了,我的榮辱得失什麽也不是。身份的焦慮在包容一切的大自然的麵前就煙消雲散了。這對現代社會的人們一樣有用。很多人出去旅遊的目的之一就是散心。就算出去旅遊的不是本人,看看別人分享的旅遊美景我們也會有心情舒暢的感覺。到了19世紀,出現了一種緩解身份焦慮的新方法。當時,進化論動搖了基督教的群眾基礎,而這個方法就成了一部分人在精神世界裏的新依靠。這種生活方式就是 “波西米亞” 。帶流蘇的大披肩、花花綠綠的頭巾,這些視覺風格都來自於波西米亞式的生活。而波西米亞這個詞原本指的是放蕩不羈的吉普賽人(參見電影《葉賽尼亞》),後來被指代一群異類。他們反抗傳統,不按社會主流標準生活,不關心麵包的價格,而更關注藝術和情感。他們認為,人生在世最重要的絕不是積累財富和提升身份,而是作為個體去更好地感知和認識世界。他們拒絕接受主流對成敗的定義。無論社會怎麽看他們,他們都能看到自己的價值,也就解決了身份焦慮的問題。 不過,波西米亞人認為,充實的心靈世界和世俗的物質生活隻能選一個。如果你是一個大公司的CEO,那麽你不可能同時成為一個探險家。但我們知道,現在財富和興趣兼顧的人非常多,金錢其實可以幫助人們過上向往的生活。所以,這是當時波西米亞式解決方法的一個局限性。 

文藝創作是作家和評論家們探討身份標準的一個重要舞台,他們把對身份的焦慮通過創作來抒發。曾幾何時,繪畫是分三六九等的。建立於17世紀的法國美術學院提出了標準,認為最高大上的是曆史和宗教題材,之後是王室貴族的肖像,再差一點的是風景畫,那些描繪老百姓生活情景的畫是最不上檔次的。改變就從這種排序開始。18世紀以來,一些畫家的注意力開始落在更加平凡、瑣碎的事情上。有人畫給病人剝雞蛋的女仆,有人畫意大利城市的屋頂,有人畫草地上的牛,有人畫劃船遊玩的普通人夫婦。他們希望發掘日常生活中的美,而這些美與財富毫無關聯。繪畫再也不是為身份服務的了,而漸漸成為畫家表達自我,甚至批判精英社會身份標準的工具。這種改變反過來對社會將物質財富與成功劃等號的價值觀提出挑戰,這種更加關注個人體驗的趨勢一直延續到現在。在如今的美術品市場上,你可能很難看到某位當代富豪的肖像了。文學也是一直與身份息息相關。不管是哪國作家的作品,來自什麽時代的小說,我們經常會在其中看到,有的角色社會身份高卻無惡不作,有的角色社會身份低卻品格高尚。有些社會精英之所以身份顯赫,的確是憑借了努力,但也采取了不義手段。在文學界,還有一個向主流身份標準提出挑戰的利器,那就是悲劇作品。比如莎士比亞的《奧賽羅》,我們會看到一個人是如何親手毀掉自己的幸福生活的。這樣以來,悲劇可以警示人們,一個人現在擁有的身份其實是很脆弱的,而自己就帶著可能毀滅它的東西。那麽,人們就會對真實生活中喪失身份的人多一分同情和理解,對身份的標準也不再非黑即白。 

找到真正想要的東西。與古代的智者進行對話和探討,能幫助我們緩解身份的焦慮,從而會減少內心跟人攀比的衝動。我們關注個體對社會的反應,在身份焦慮加重的過程中每一個人扮演的角色各不相同。我們不禁要問,出現這樣的情況,社會就沒有一定的責任嗎?一個會催生身份焦慮的社會難道是健康的嗎?這樣勝者為王、弱肉強食的社會價值觀合理嗎?這種崇尚精英的社會價值觀是不是也有改進的空間呢?我們渴望得到財富和地位,但其實一旦如願以償,我們的生活不一定會變的更好,甚至可能會更加糟糕。我們的很多欲望其實與自己的真正需求毫無關係,它們多數是源自於我們太在意別人的看法。這使得我們把生活中最美好的時光浪費在這些事物上。如果我們一直不停止焦慮,我們就會把生命珍貴的光陰浪費在為錯誤的東西而擔心上麵。或許,治療對身份的焦慮,我們首先要做的是:找出對我們有意義的內心真正想要的東西。莊子曾說,人生真正有意義的東西,往往都是無用的。如同當你坐下喝茶的時候,雖然這二十多分鍾裏你不在賺錢,但你卻在體驗當下的人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天涼好秋 回複 悄悄話 非常深刻的文章,很受益。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