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4.生死輪回的真相與假說~Azar五經-生死書

(2022-03-29 16:17:31) 下一個

生死輪回的真相與假說~Azar五經-生死書

 

講一個蝴蝶的故事。

 

大家知道蝴蝶是由小小的肉蟲子羽化而來。由於蝴蝶是全變態,蝴蝶毛蟲會結成繭,體內會分泌酶把自己的器官先消化為細胞漿(就是那種綠綠的液體),這個過程,整個神經網絡和類似的腦結構,還有其他身體器官大部分消失,變成漿液,然後在漿液上進化出新的器官,然但不是所有的細胞都會成為細胞漿,有一部分叫做"成蟲盤"的結構會保持不變,成蟲的眼睛,翅膀和腿就會在這個"成蟲盤"上麵長出來,蛻變成美麗的蝴蝶。(1)有趣的事情就是,蝴蝶成蟲仍然保留著幼蟲的記憶,美國喬治敦大學的生物學家做過實驗,毛毛蟲聞到某種氣味後對其進行電擊,變成蛾之後它仍會躲避這種氣味。不僅是蝴蝶,大家都吃過蟬蛹,打開後裏麵除了一推綠綠白白的漿液,什麽都沒有,奇怪的是,這種巨大的而變化,幼蟲的本能卻沒有變。這裏就讓人不得不覺得,是不是有一種叫靈魂的東西存在,同樣的寄宿在不同的身體裏,如果是真的,那麽人死後靈魂還能存在,輪回也是有可能的?

 

Azar心經裏麵說過,人的一部分本能是藏在基因裏的,基因還在,記憶就不滅,隻不過這種記憶信息被稱作本能。這種本能,加上人類三歲以前的潛意識,都是可以遺傳給後代的,三歲後的大腦就跟蝴蝶化繭重生一樣,大腦被語言重新組合,開始建立表意識。所以,Azar心經第三定律是說明,靈魂是有可能延續和傳承的。而且是采取兩種方式,一種是繁衍後代,一種是心靈感應,影響到他人的潛意識,從而將自身信息在自身肉體消亡後,保留在其它人身上。

 

但是,那種印度教,佛教講的靈魂穿越肉體的事情是真的嗎?

 

Azar認為是有可能的。這裏提出一種假說。大家都知道信息可以通過量子糾纏的方式超時空傳播。人類大腦處理信息的尺寸也是量子級別的。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遇到一類奇怪的事情,和自己特別親近的人往往和自己有“心靈感應",特別是在親人出現危險,或者死亡時,感覺尤其強烈。夫妻間時間長了,即使分隔兩地,情緒也會互相影響。這個符合Azar的心經的靈魂不滅定律:本能和潛意識信息是可以在人之間互相傳遞的!而且同樣的信息由於波形一致,不排除有量子糾纏的可能!

 

現在構想兩種神奇的模型,

 

輪回模型一: 宇宙之大,總有兩個以上智慧生命的腦電波運行模式一樣,或有量子糾纏的可能。當一個腦子產生變化時,另外一個就像接受手機信息一樣點對點的完全收到。假如一個人是在死亡的時候,腦內潛意識和本能信息會用一生未見的,類似伽馬線堡似的強烈波動而發出,被同質的生命體收到,正巧裏麵有剛剛形成的生命體,自我本能和潛意識都沒有完全形成,就有可能得到這種信息,利用這類信息構建了一個新生命的自我,而具備了已經死亡的個體的因子。這種情況在科學上是能講得通的,而且像極了佛教裏麵說的轉世和六道輪回。

 

六道輪回和業力因果是佛教理論的重要基石。”阿含“等經書認為,六道表示因造作善惡各種業(行為、語言、思想皆稱為業)而帶來的六類果報,並隨順業力輪回至某一道為“生”,離開某一道為“死”。這六道分別為天人道;2、阿修羅道;3、人道;4、 畜牲道;5、餓鬼道;6、地獄道。我們可以將這”六道“想成宇宙各智慧生命,輪回想成量子糾纏導致的信息傳遞。考慮到人類的心理狀態不同,腦電波的信息結構也不一樣。善的心理的波長可能和惡的不同,善的可能容易被善生命收到(比如天道),嗔恨心強的可能會被阿修羅道收到,性格愚鈍的會墮落到畜生道等等。這類思想雖然樸素,但是的確有其合理性,值得佛教徒從這個角度深入研究。筆者也會在後麵的陸續開篇揭示。

 

輪回模型二:假設整個宇宙有一種叫”生命之源“的池子,作為靈魂的中轉站,演化各類智慧生命的智能結構,也能同各類智慧生命裏的靈魂信息形成量子糾纏,然後一步步的利用這些生命的感受獲取宇宙的終極規律,產生更高級的生命。生命池就像一個中繼器,將靈魂信息到處散布到智能體內,繼續演化,高級生命就像服務器,收割其一生的經驗,直到能突破這個宇宙規則的限製。說通俗點,我們可以把這種搜集死後靈魂的池子叫”天堂“,”西天極樂世界“,”地獄“等,那種吸取很多靈魂經驗的高級生命叫做神,上帝。最終能逃逸突破宇宙禁錮的叫”佛“。

 

如果六道輪回是真的,那人類的確需要在短短一生中好好修行,努力和自己的潛意識溝通,讓自己在充滿愛和希望中離開世界,給自己的靈魂能爭取一個向善循環的去處;

 

如果靈魂傳遞是真的,那就能解釋那些一見鍾情的人,可能是同樣接受了同類靈魂信息,成為緣分,在潛意識上互相吸引,產生一種東西,叫愛情。

 

如果Azar的生命之池假說的是真的,那麽神佛都是存在的。宗教也是有其合理性的。

 

神本來是沒有的,信的多了,就成了神

 

本文結束,後續討論兩個問題

1,人從哪裏來,往何處去。

2,快感的根源和快樂生活的源泉,論各種快樂的法門。

ref 1 :https://www.sciencedaily.com/releases/2008/03/080304200858.ht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