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沒有朱令的消息了!
直到朱令墓地遷移,有誌願者公布了朱令安葬的幕後詳情,才發現,某大學的某些人居然可以無恥到如此地步!
我們先來回顧一下:
朱令在2023年底去世之後,她的骨灰於2025年8月12號葬在了北京萬安公墓,朱令父母和少數親友參加了安葬儀式,他的遠房妹妹作為家屬代表從骨灰堂請出了骨灰,在工作人員的帶領下送到了朱令的墓碑前。
之所以拖了一年多才下葬,是因為關於朱令的安葬地點、墓碑設計等諸多問題一直沒有解決,直到今年6月才最終解決。
首先是墓地的選址問題:
朱令父母一直希望朱令能和她的姐姐吳今葬在一起,可是吳今所在的萬安公墓當時已經滿了,需要等待擴建。
通過一年多來多方麵的協調,今年終於新開了一塊1平方米的地塊。姐妹兩人的墓碑距離隻有幾米遠,兩位老人非常滿意。
其實,看到這個消息,我的心情特別悲涼,人都死了,兩位善良的老人就剩下這麽一點小小的願望,很容易就滿足。
但某某大學某些人,居然就能利用二老的善良,幫助自己度過輿論公關危機。
這就要說到另一個有爭議的問題,就是關於墓碑的設計問題。
據好心誌願者視頻說明,某某大學在對待朱令問題上的種種無恥:
最基本一條,從案發到今天的30多年裏麵從未正式對朱令及家人道過歉。甚至至今不承認在這起投毒案中有任何責任。
更過分的是在朱令臨終前,某某校方派三人代表團和朱令父母協商,對兩位老人當麵許諾要在朱令的墓地,安排兩位老人的後續醫療方麵提供各種幫助,而且還同意在清華校內設立朱令命名的獎學金。
此時我們感覺某某大學還算有點良心,事後想法設法在彌補自己的錯誤。
卻沒想,他是在利用二老的善良,讓二老在輿論麵前保持沉默。二老可能會想:人家學校都這樣承諾了,人死不能複生,也算是對逝者一個交代吧。
後來的情節更驚人,某某大學在追悼儀式前,不顧家屬的意見搶先發布訃告,訃告中含糊其辭隻字不提學校責任,甚至不提朱令是受害者的事實。但是由於追悼會之前的種種許諾,兩位老人並未發聲。
該校成功的度過了這次公關危機。不得不說,真TM高呀,你們應該增設一門輿情公關專業,專門講講是如何對付兩位老人。
接下來某某大學又逐條違背了之前所有的承諾。首先是說沒有能力在墓地和兩位老人的後續醫療方麵提供幫助,隻能做到在學校內部設立朱令命名的救助基金。接著在拖了半年多之後,在2024年6月19號簽署某某大學朱令救助基金協議的當天,校方無理由反悔拒絕簽署協議,並從此不再和朱令家屬協商聯係。
某某大學某些人的用意很明顯,就是不想在任何地方看到某某大學和朱令的名字同時出現。一所百年名校,居然是這樣作風,實在令人齒冷。
另外兩位老人年事已高,某某大學繼續采用這種使用了幾十年的拖延戰術,很快就能一勞永逸了。不得不說,真TM高呀!
在朱令墓碑的設計上麵,兩位老人希望能刻上朱令在某某校園內受害的事實。但是再次受到了各方麵的壓力未能實現。
最終的解決方案是,把清華在朱令追悼會上送的花圈的照片,刻在了朱令墓碑前的供品台上。唉,說句公道話就那麽難嗎?
張黎利作為朱令案的長期誌願者,他說:我們這些長期誌願者們並不會因為朱令的下葬而停止工作。
我們這些同情朱令的人,也不會放手的,一定要跟蹤下去。
朱令至死沒有等到母校的一聲道歉,她的父母都已經80多歲了,難道某某大學真的以為這樣一直拖下去,這件事就會被人遺忘嗎?
這裏,我想到了裘千仞,後來皈依佛門成為慈恩,臨死之前一直吊著一口氣,想要得到瑛姑的原諒。某某大學的這幾位領導,不知道會不會有這等覺悟?
留給他們的機會,確實不多了!
張黎利先生還呼籲在某某大學承認錯誤並向朱令一家道歉之前,不要再向某某大學捐贈,也不要鼓勵自己的子女或者任何優秀的學生報考某某大學……
這裏先向張先生致敬,您做到了我們做不到的事情,說了我們不敢說的話。
這裏麵大部分說得很對,邏輯思維也很嚴密,但要不要報考某某大學,有點道德綁架,畢竟隻是學校裏麵出現一些敗類,也不能一棍子打死就此否定整個學校。
我是堅定支持朱令案重新偵查,希望能夠給朱令一個公道,還真相大白於天下!
但一是一,二是二,個別人的行為會給某某大學抹黑,但我們不能因此來抹黑某某大學。
連我都不想抹黑某某大學,而某某大學的某些人,就不能實事求是一回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