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加速師是條歌偶

隨便胡侃兩句大家千萬別信以為真
個人資料
正文

中國經濟困境和即將到來的大崩潰(二)

(2024-06-09 05:27:52) 下一個

近些年來美國旅遊,購物,生孩子和學習的國人基本上一落地就震驚了。這是唯一的超級大國嗎?這是那個所謂的天堂嗎?為啥機場這麽破破爛爛的?為啥從機場出來的高速擁堵不說,路況也不佳?為啥美國的大城市看起來就幾棟樓還比較現代,其他都那麽破舊?為啥紐約的地鐵又髒又亂,有異味,還有大量老鼠?

跟國內的現代化機場,高速路,高鐵站,CBD等等一比,不得不對老大東升西降的偉大論斷豎起大拇指。看來美帝日薄西山,沒落啦!21世紀是中國的世紀!未來是屬於中國的。

說到這裏,不能不實事求是地說,中國過去這幾十年的發展還是非常令人矚目的。連老川都不止一次地說,我們(美國)過去20年一直在建設中國。記得90年代初我們剛來美國的時候,基本都被美國的先進CULTURE SHOCK了一下。那個時候中國剛剛從64之後的製裁逐漸緩過勁來,重新回到經濟發展的軌道。但是各個方麵跟美國以及其它西方發達國家的差距十分巨大。就算美國機場很破舊,至少人家每個成點規模的城市附近都有個機場,大城市附近甚至有好幾個。雖然美國的高速路路況不佳,但是人家高速路至少四通八達。那個時候中國好像還沒有高速路。所謂的國道也開不了太快。雖然美國城市也就中心有幾棟現代化大樓,至少人家有大樓。中國除了幾個大城市,基本都是不到十層的小矮樓。雖然紐約的地鐵又舊又破還有異味,至少人家有好幾百公裏的地鐵線路四通八達。

一晃幾十年,中國已經遠遠把老師甩到身後,把羨慕的對象變成了鄙視的對象。

那麽這個奇跡是如何發生的呢?為什麽會在中國發生呢?

有網友說,這不奇怪,中國人民是世界上最勤勞的人民。發展這麽快是人民努力工作的結果。那問題來了,中國文明號稱5000年,就過去這三四十年中國人民突然變得特別勤勞?之前那4900多年都幹嘛去了?

沒資金?是個人都知道中國古時候可號稱一直是世界首富。幾千年一直是最富裕的國家。

沒技術?怎麽會?我們有四大發明啊!現在這些基建用的技術雖然是西方來的,但是西方技術的源頭還是在我們祖宗的四大發明嘛!

沒意願?那也不會吧。中國古代可是進行過不少大規模基建工程的。萬裏長城,都江堰水利工程,大運河,等等等等。中國最不缺愚公移山,精衛填海那樣的不怕萬難視死如歸的韭菜,以及視人命如草芥,有宏大願景的獨裁者。

那為啥過去的4970年中國人民都沒有大規模建設,而過去這30年突然打了雞血似的敢讓日月換新天了呢?

我的答案是,這是一個巨大的,子子孫孫幾輩子都還不過來的債務泡沫。

作為一個正常的國家,是絕不會用自己下一代,甚至下幾代的命運來拚命搞基建的。美國人不搞,是因為美國人有良心。他們不會讓後代沒有活路。 

不信?請問,中國搞了這麽多基建,建造了這麽昂貴的高鐵網絡,這麽多嶄新的高速路,大壩,大樓。資金哪裏來的?要知道,這些基建的建設周期長,前期投入高,資金周轉極慢,回報率極低。如果是正常國家的政府,搞這些之前肯定要想一想,論證一下,看看有沒有絕對的必要,會不會對環境和本地的人民生活有負麵影響,有沒有足夠的資金,能不能貸到款,如果貸到款是什麽利率,大概建成之後有多少收入除了運營和維護之外可以用來償還貸款,全數還清貸款要多少年。 中國的各級政府上這些大項目之前有想過,論證過這些嗎?

想必是沒有的。要不然也不會一窩蜂地去建高鐵,建地鐵,建高速,建政府辦公樓。中國的各級政府是沒有製約和監督的。他們不搞這些項目,GDP就上不去,上麵就會問為什麽你們這地方GDP不如旁邊的地區?他們不搞這些項目,領導就沒法在項目上腐敗,賺不到額外的油水。各地的銀行也是跟政府串通一氣的。不貸款,不僅僅當地政府得罪了,年度的貸款指標也完不成。誰管你能不能還得起貸款本金,甚至還不還得起利息。反正出了事兒都有中央兜著呢!

作為中央領導,自然是更加樂意見到各地大搞建設。當年說大躍進趕英超美,現如今我們中國各地建設得比英國美國那強得不是一點半點!東升西降了好吧!多有麵兒!連歪果仁都交口稱讚!再說了,各地大搞建設,解決了就業問題不說,還帶動了很多產業,比如鋼鐵,水泥等等。我們中國的鋼產量比美國歐洲日本加起來還多!我們的水泥產量占全世界的70%!趕英超美在朕君臨天下的時代實現了!債務?什麽債務?多印點票子債務就都稀釋不見了!反正美國佬傻乎乎地每年貢獻3000億美元的貿易順差,朕正好覺得錢多得用不完呢!

美帝的敵酋川普來朕的世界思想首都訪問的時候,朕自豪地用吩咐的口氣告知川普,以後啊美國就乖乖地做中國的原料和能源供應地,以及商品銷售地。其他的高利潤生產環節就交給中國吧。放心,美國當中國的小弟,中國不會虧待小弟的。

結果,美國佬突然變臉搞起來貿易戰。乖乖隆地咚!用不完的錢突然消失了。外貿順差逐漸縮水,導致了中國罕見的錢荒。之前錢多得要對外大撒幣,對內大搞基建和房地產作為蓄水池,結果一眨眼蓄水池建好了水不見了。

基建這個東西跟房地產有點不同。房子建好了,或者爛尾了,頂多賣不出去擱著。 基建建好了,必須得花錢維護。高鐵每年維護上要花不少錢,高速路那麽多大卡車超載把路麵壓壞了得修補,大橋得維護。這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啊!大陸過去這些年搞的不少項目光維護成本就占其產生的毛收入的一大部分,甚至全部。某些地方上的幾億幾十億項目幾乎沒有什麽利潤可言!那麽每年的維護費用哪裏來?你不維護這建好的項目就荒廢了,建設的錢全部打水漂。將來拆除還得一大筆費用。所以,基建聽著挺美好一事兒,實際上是一個無底洞!

 

無底洞也就罷了,反之中國講究無私奉獻嘛。大不了黨員同誌帶頭義務勞動來維護這些基建項目。那麽貸款怎麽辦?還不上就不還了?利息也不還了?現任地方領導搞項目狠賺一筆走人,下一任領導麵對天文數字的債務,怎麽辦?本來賣地還可以填一部分窟窿,但是現在房地產下滑,地也不好賣了。要中央兜底?中央可是開始耍無賴,“誰家的孩子誰自己抱”。 所以下一步就是中國各地地方政府躺平擺爛。反之債務不是本屆政府借的,反之還不起,要殺要剮隨便。銀行一看,得,地方政府賴帳,自己也要爆雷。趕緊向央行求救吧!央行也救不過來。這些年外資出逃再加上老大到處大撒幣爭麵子,家底兒早就揮霍得差不多了。央行自己也是泥菩薩過河,也隻能躺平,等著中央來救下麵。

中央也沒辦法。開動印鈔機吧,這辦法早就在做,但是效果很差。錢印了無數,問題不僅僅沒有解決,還越滾越大。如果加大印鈔機的馬力瘋狂印鈔,將會是一條惡性通脹的不歸路。國民黨當年怎麽完蛋的?蒙古人的元朝怎麽崩潰的?都是惡性通脹惹得禍。所以,中央能想出來的唯一辦法就是發行超長期國債,把現在的問題推到幾十年甚至百年之後。大家想想100年前中國啥樣?再往後想想100年後中國會是啥樣?共產黨能不能活過未來的10年都是大問題,更別說100年了。所以大家心裏都有數,這超長期國債大概率是廢紙!哪個腦子正常的人或機構會去買?如果光光是發行但是沒人買這超長期國債現在就是廢紙。所以我猜中國政府會動用自己的權力逼迫中國的各級大中小銀行購買。銀行也都不傻,都知道那是廢紙,所以銀行在行政命令下隻能捏著鼻子買。用什麽買呢?當然不會用銀行自己的資金去置換廢紙。大概率,這些銀行會私自動用儲戶的存款來購買這些超長期國債。如果儲戶發現了,就說是中央的命令,銀行不得不執行。

可憐大陸民眾過去幾十年積累的財富,大部分會隨著房地產泡沫的破裂而消失。小部分被大聰明們存在銀行裏吃利息。但是他們不知道的是,一旦存入銀行,那錢就不再是你能支配的了。你看上的是4%的利息,人家銀行看上的是你幾百萬的本金。而且,大陸既然開始發行超長期國債,一個後果是大陸在這50年甚至100年內不能升息。因為利率跟債券的價值是成負相關。一旦大陸因為惡性通脹而不得不升息,那麽這些超長期債券會迅速貶值。升息1%造成的後果可能是超長期債券價值跌20%!持有這些債券的苦主們到時候會欲哭無淚。你存了一千萬到銀行,銀行不經過你同意給你買成超長期國債。等通脹上升,央行不得不升息,你的一千萬到時候貶成一百萬。而且那個時候因為通脹一百萬可能根本就買不到幾斤豬肉!

等到了那個時候,你會不會覺得大陸這些年搞的這些基建讓你的生活很方便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0)
評論
luren_197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sce' 的評論 : 一萬億,填恒大一家的窟窿都不夠。嗬嗬。從這裏就可以看出中央也沒錢了。習不是前不久還去央行視察嗎?他就是去看看家底兒還有多少。估計他被SHOCKED。 哈哈。
謝謝來訪!
luren_197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老天真' 的評論 : 即將,也就是迫在眉睫的樣子吧。三年應該可以看到。不信你留貼為證,三年後再回來對照。
luren_197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桃花潭' 的評論 : 我們走著瞧
老天真 回複 悄悄話 博主在上一篇裏,把他假設的中國“崩潰”定義為“即將到來的大崩潰”。不知這個“即將到來”的時間段有多長?一年,三年或者五年?過去二十四年裏,章家敦連續預告了幾次“中國崩潰”,都徹底破產了,最後讓他自己的名聲掃地。讓我們把這篇博文收藏起來,三年之後再貼回給博主看。
桃花潭 回複 悄悄話 估計作者在有生之年沒有希望看到中國的崩潰。
sce 回複 悄悄話 在國內各項投資裏,超長期國債收益率還算有保障的吧,至少到時候能把一個數字還給你,值多少錢不好說。前提是土共能堅持那麽久。更麻煩的是各種地方債,很多地方利息都還不起了。1萬億的超長期國債扔到水裏連個泡都不會有,就別裝模作樣救經濟了。幹脆學穆迪搞貨幣改革吧,新舊幣1比1000兌換,每人限100萬,超過部分需說明來源。
luren_197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夢影竹軒' 的評論 : 共產黨最擅長的就是欺騙!謝謝來訪!
luren_197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野彪' 的評論 : 其實,中國的問題比俄羅斯多多了,而且嚴重太多了。俄羅斯隻要普京下台,停戰,還是可以回到西方社會的。當然俄羅斯極度反華,真到了那個時候首先跟中國發生軍事衝突的就是俄羅斯。
luren_197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鏡子裏的猴兒' 的評論 : 美國國債沒有超長期的。所以利息波動影響沒有那麽大。而中國的超長期債券具體什麽規則我不清楚,也懶得了解。一個走向封閉的國家沒必要去了解。你對古巴發了什麽債券感興趣嗎?
luren_197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utufutu' 的評論 : 提得好。問題是,你得看是有效基建還是無效基建。中國過去十年絕大部分基建是無效的,對生產力提高沒有任何幫助
luren_197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Firefox01' 的評論 : 謝謝火狐兄一貫支持!
luren_1970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大號螞蟻' 的評論 : 歡迎大螞蟻評論
夢影竹軒 回複 悄悄話 共產黨發行超長期國債,根本就沒想著還錢這事。如果還有人較真兒,看看過去30年交養老金的70後們的社保和養老金情況。1970年代末出生的男性,還要繼續工作20年才能退休。養老金現收現付,檔期結算製度下,我相信自己老去時,全社會交金的人遠遠小於需要養老的人。到時,共產黨兩首一攤,“沒錢。你搶吧。” 臨死之群,螻蟻之命運。
野彪 回複 悄悄話 海外華人,對中國有諸多批評,但目的還是為了中國好。
拿中國同美國相比,沒有可比性。
每個國家都有每個國家的問題,中國的問題比美國多,但是比俄羅斯少,這就可以了。
中國經濟會崩潰嗎?沒有這種可能性。中國本來就不是完全的市場經濟,想崩潰都沒有那樣的機會。
鏡子裏的猴兒 回複 悄悄話 "大陸既然開始發行超長期國債,一個後果是大陸在這50年甚至100年內不能升息。因為利率跟債券的價值是成負相關".

嗬嗬, 博主看來缺乏對於債券市場運作的常識, 第一, 中國 30 年和 50 年的債券一級市場買家基本都是投資基金,個人很少能夠參與.因為門檻太高. 認購起碼都是在百萬元之上. 而且是競爭式競標, 比如最近的中標利率是4.08%, 低於預期的 4.16%. 什麽意思? 這說明基金對於中國長期債券的看好度要高於市場預期, 利率的變動隻會暫時影響債券麵值, 如果債券持有者不出售, 隻是賬麵上的損失, 隻有在二級市場出售的債券才會損失, 一旦利率下調, 債券市值就會回升. 二級市場也是一樣, 如果利率下調, 債券麵值就會升值. 中國債券市場的運作原理和美國一樣, 咋就會出現債券價值暴跌之說? 美國利率在過去兩年從 1%升到 6%, 長期債券麵值大約跌了 15%-20%, 也就是每一個百分點的利率變動會影響到 2.7%-3% 的債券麵值變化, 中國的債券也是一個道理, 你從哪兒學到的 1% interest rate change會造成債券麵值暴跌 20%之說?
futufutu 回複 悄悄話 基建這個東西跟房地產有點不同! 它可以提高經濟效率,你可以更好地競爭。為什麽中國企業如此有競爭力, 這是原因之一. 基建會自付的.
Firefox01 回複 悄悄話 麵子工程很多,提振了一時的經濟,過度消耗了資源,汙染了環境;得不償失,後患無窮。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鬆散居住(House)是人類的必然追求 (2021-12-14 14:11:36) 下一個
都市隻是人類曆史中短暫的不得已的選擇。都市遲早會被徹底淘汰。

人類群居生活的兩大基本動力,一個是工作上的合作方便。一個是生活中的社交方便。但是網絡的興起,全球化的發展,原子家庭的進一步破碎。加上疫情的推動。宅,已經是大趨勢。和鄰居的共同性越來越低。夥伴朋友往往都不在一個城市,甚至不在一個國家。

前工業化社會的都市,基本上就是商業和政治的需求。工業化早期的都市,則是大量工業人口聚集的需求。這三種需求基本上已經不存在了。大都市存在的意義和價值都隻剩下曆史遺留問題和麻煩了。實際上對於生活在千萬級人口都市中的人來說,其對都市大部分地區的了解,甚至不如對在地球反麵某個更有生活關係的小地方的了解。可以說是終生都很少涉足的。去一趟都市的另一端,和去一趟地球的另一端的難度其實差不多。

每一個都市其實都是若幹衛星城或者分城的組合。一般人的生活範圍也就是五十萬到五百萬人口範圍。再大的都市都完全沒有關係。實際上五萬人口的城鎮就基本可以自循環。五十萬人的就基本上完備。五百萬人口的基本就是有意義的上限。

那麽把幾十萬上百萬人口堆在一起,就會產生和滿足相應的“都市”需求。於是差別就在於,這些人口是平攤還是堆高。對於現代交通和信息技術而言,怎麽都不影響所需要的“都市”功能。差別無非是開車停車,還是電梯地鐵,時間上可怕也差不多。能源消耗,汙染程度也差不多。

那麽顯而易見,人類是屬刺蝟的。不需要抱團也能取暖的話,沒幾個人還樂意擠在一起。即使有,也隻是對實體店留戀一般的老情緒。終將隨風而去。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雖然美國教育體係也問題多多。但是還是碾壓中國教育體係的。中國從來就是扒出幾個大聰明說事。平均水平完全就和金牌體育一樣糠。
大號螞蟻 回複 悄悄話 其實本來也沒有趕上。中國的經濟和建設都是旗艦店模式。政治經濟。學校從小有重點。全國有北上廣深港。省裏有首府,首府有CBD。美國恰恰相反,經濟發展平均得多,是連鎖店模式。紐約是全美最爛的,下城是都市裏麵最爛的。中國的發展果然迅速,拋開起成本先不提。就是表麵上的成果,也隻不過是唯一的旗艦店,超過了最次的一家連鎖店而已。中國的基建如果真牛的話,就不是建高樓大廈那麽多,而是建設大量的中低層綠色住宅小區,環境人文服務都溫馨的歐洲模式。至於美國郊區模式,就別指望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