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我成功地騙你點標題進來了。”--05/2022 小k
甜蜜甜蜜,人類對純甜的感覺最開始是從蜂蜜來的,因此古巴比倫人就有王室養蜂人這個職業。聖經也一再提及要摩西領以色列人出埃及去往流奶與蜜之地。古埃及亦有蜂蜜抵稅的條款。無疑,蜜是富饒的象征,有錢的日子比蜜甜。蜜,是多麽純美的甜。
從植物得糖,主要有兩種,一為飴糖,一為蔗糖。《詩經·大雅》中有“周原膴膴,堇荼如飴”的詩句,意思是周的土地十分肥美,連堇菜和苦苣也像飴糖一樣甜。飴糖是穀類製糖,是麥芽糖。《楚辭 招魂》也說:“粔籹蜜餌,有餦餭些",餦餭即為飴糖塊(這個我嚴重懷疑並不甜。甜酒你吃過嗎?不甜,是酒,對吧。穀類釀製糖,是微生物降解過程,需要多道工序才能得到比較純的單糖,因此周朝時候的麥芽糖不可能很甜)。蔗糖是甘蔗製糖,最早的蔗糖文獻見於印度的《吠陀經》(這個是我抄的,梵文蚯蚓字我讀不懂)和楚辭。《楚辭·招魂》中有這樣的詩句:“胹鱉炮羔,有柘漿些”。這裏的“柘”即是蔗,“柘漿”是從甘蔗中得到的汁(屈原不小心做了一回科學家,宋玉還要和他搶諾貝爾獎,但是瑞典皇家科學院,包括我,都願意頒獎給老師)。
據說古老的製糖技術就由印度向世界傳播開了(季羨林說的,但我其實不信,但凡是個人,都能從甜菜或甘蔗嚼出甜味來,菜可以進口,但是怎樣吃菜難道還要和阿三學?)。此處還有另外一條線,那就是中國的製糖技術在東亞傳,至東南亞群島等(這個你不信的話,我會舉報你是叛國罪,直接把你隔離起來)。不管怎樣,製糖的技術傳播主線號稱從印度到波斯,到阿拉伯再到北非和歐洲(這個和初中曆史級別的教材目錄同步,咱就不羅嗦了)。很純的糖一直是奢侈品,因而很久僅是上流社會的專利。據說古羅馬人為了追求糖的純度,使用含鉛的容器進行熬製。(可以想象,生下來的王子王孫們個個都可能神經高度損傷,因為鉛是劇毒神經劑。怪不得羅馬皇帝一個比一個不像樣)。到了中世紀以及後來,歐洲上流社會以吃糖為奢侈的象征。英國人喝下午茶,對吧,放糖要放到斜過杯子,能看到底部的糖;喝咖啡,勺還要能在糖上站著,才算有錢人。據說太陽王路易十四擺宴席時,皇家餐廳要做糖的預算,到幾百磅,可見他的奢侈不是苦的,是很甜的(我不記得我哪裏看的,文獻絕對不可考)。因此可以想象,歐洲貴族貴婦們其實都一口爛牙。更有甚者,據說那時候還發明了用糖來刷牙(你想想,那些油畫上的美女你還敢親嗎?你現在知道為什麽蒙娜麗莎閉著嘴巴笑了吧,因為她長了一口蟲牙)。這樣也極度地催生了牙醫這個行業,據說最早的假牙是死人身上來的(腦補一下吧,古人生活多麽幸福啊)。這麽多”據說”, 你看暈了嗎?可是我說,你要是真全信了我寫的,你就是顆甜菜,太sweet了。
這樣就很容易理解北美,中美洲各大殖民地種植園主最喜歡種什麽高價值輸出物了(棉花不算高價值,但是棉花帝國有它的曆史)。一個是甘蔗,另一個是煙草。至此你也可以明白了,人類對甜蜜和欲仙欲死的追求是這樣永恒,一旦發生了技術突破,那麽一定會是國際潮流。
今天(05/2022)聊世界的甜,就不得不聊俄羅斯。十七世紀俄國人發現甜菜可以熬糖,於是大建糖廠(你看俄毛子們總是有獨立於世界之外的本事的)。羅宋湯你如果沒吃過,也總歸聽說過。“羅宋湯”這個稱呼其實中國人是從Russia soup翻譯過來的,主要是起源於烏克蘭地區。東斯拉夫人,包括俄羅斯,白俄羅斯人和烏克蘭人,可能集體發明了羅宋湯(甜菜湯)。他們就是拿了甜菜,土豆,胡蘿卜等能撿到的蔬菜一鍋煮,窮極了,就這麽喝。所以羅宋湯就是一鍋糊塗賬。
如果你有耐心看到這的話,小k很佩服你。畢竟我沒八我家的甜蜜史,所以需要安慰你一下。如果你愛吃糖,不需要內疚不需要減肥,因為這是人類生存的天性。人類最初總是吃不飽穿不暖的,所以高效的糖代謝和脂肪保存是人類得以生存的最重要法寶。回家你還是好好吃糖,吃完了多蹦達蹦達,就燒掉卡路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