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第一次失去知覺,腦海斷片
——一場突如其來的甜菜頭中毒事件
一、事件經過
早上,我像往常一樣開車去上課。八點鍾的課, 剛上十多分鍾,突然感覺到小腹有點脹,一種說不上來的難受湧上來, 想上廁所。
我還在講課,勉強撐著身體。難受讓我暫停了幾秒鍾,雙手撐在桌子上。
當我再次有意識的時候,發現自己已經躺在地上。周圍是驚慌的學生們,他們有人在呼喚我,一位同事也在我旁邊。那一刻,我知道我剛才暈過去了,失去了意識,倒在了地上。
後來我被送進了急診室。醫生給我做了頭部與胸部CT掃描、血液與尿液檢查。結果顯示我的身體並沒有明顯的器官損傷或腦部異常,生命體征一切穩定。當所有的檢查結束後,時間已經接近中午12點半,我被醫院正式「discharge」,也就是準許出院。那時距離我早上9點出事,大約已經過了三個多小時。
雖然檢查結果一切正常,但我心裏依然疑惑不解——到底是什麽導致我突然昏倒?
我開始回想昨天吃的東西。三周前,我在中國城買了兩個甜菜頭(Beet),價格比平時超市裏的便宜許多,才一塊多一磅,我還以為自己撿了個便宜。聽說甜菜頭營養不錯,我用甜菜頭搭配黑米、黑豆、紅豆、花生、小米、大棗一起熬成了一鍋稀飯。
昨天上午大約十一點半煮好後,我中午十二點半左右吃了兩大碗,覺得味道不錯。晚上七點,我又把剩下的兩大碗全吃光了。晚上十點入睡,睡到兩點五十左右醒了,後來睡得不好。
二、醫學分析
甜菜頭(Beetroot)本身是一種營養豐富的蔬菜,富含鐵、鉀、維生素C與葉酸,常被推薦作為補血食品。但它有一個容易被忽略的特性:甜菜頭中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鹽(Nitrate)。在烹煮或儲放過程中,如果時間過長、溫度不當,硝酸鹽會轉化為亞硝酸鹽(Nitrite)。
亞硝酸鹽是一種對人體有毒的物質,它會與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結合,生成「高鐵血紅蛋白」(Methemoglobin),使血液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當體內亞硝酸鹽含量超過一定濃度,就可能導致缺氧、頭暈、惡心、昏厥甚至休克。
根據醫學研究,甜菜頭如果煮熟後在室溫下放置超過4小時以上,其亞硝酸鹽含量會顯著上升。尤其是在溫暖的環境中(例如廚房常溫20–25°C),亞硝酸鹽的累積速度更快。
結合我的經曆:
甜菜粥是在上午11點半煮好;
中午吃過一次後,剩下的部分放到晚上7點再吃;
中間間隔了近7個小時;
食材中含有甜菜頭、黑米、豆類,這些食材本身也容易滋生細菌。
因此,很可能是在儲存過程中,甜菜中的硝酸鹽被細菌還原成亞硝酸鹽。當我再次加熱並食用後,雖然食物是熱的,但亞硝酸鹽並不會被高溫破壞,最終導致了短暫的缺氧與昏厥,也就是典型的亞硝酸鹽中毒。
這種中毒在食物中毒中並不罕見,但往往被人忽略。常見的案例還包括吃了放久的菠菜、芥菜、油麥菜等綠葉菜粥。
三、經驗教訓
這次經曆對我而言,是一次真實又驚心的教訓。我一直以為自家煮的食物最安全,卻忽略了時間與保存溫度的致命因素。
我學到的三個教訓是:
1. 含硝酸鹽的食物(如甜菜、菠菜、芥菜)煮熟後應盡快食用, 最好在兩小時內吃完,不要久放再加熱。
2. 不要被價格吸引購買品質不明的食材。 有時價格低廉的甜菜可能存放時間過長,亞硝酸鹽含量已經偏高。
3. 出現不適要及時就醫。 幸運的是,我是倒在學校教室裏,我開車到學校的路上沒有發生任何事故,否則後果不堪設想。
人生第一次失去知覺,第一次腦海斷片,讓我深刻體會到健康與安全的重要。希望讀到這篇文章的每一位朋友,都能記住這個教訓:遠離亞硝酸鹽!健康飲食不僅在於食材營養,更在於烹調,保存與食用的安全與科學。
(上圖來源於網絡)
下圖是丟掉的那塊,都已經發芽了

在意大利一家醫院的急診室裏,時間大約是上午11點,一位23歲的女子被她父親送了進來。她看起來病得非常嚴重。她神誌不清,麵色藍灰;她的嘴唇和舌頭幾乎變成了黑色。罪魁禍首是什麽?來自即時冰袋的硝酸銨。前一天晚上,她渴醒了,給自??己倒了一大杯冰水。不幸的是,她存放在冰箱裏的一個即時冰袋發生了泄漏,漏出的液體沾滿了冰塊。
那麽,什麽是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硝酸銨為何以及如何導致這名女子呈現藍灰色?
氮對所有生物都至關重要。地球大氣層的大部分由氮氣組成。然而,動植物無法利用這種氣態形式的氮。它必須首先轉換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這是通過氮循環完成的,在氮循環中,土壤和植物根係的微生物將我們呼吸的空氣中的氮氣轉化為硝酸鹽和亞硝酸鹽。
硝酸鹽廣泛存在於土壤、動物糞便、植物和我們的飲食中。菠菜、花椰菜、羽衣甘藍、甜菜和西蘭花天然富含硝酸鹽。硝酸鹽和亞硝酸鹽由氮和氧組成,可以與鈉和銨等其他化合物結合。硝酸鈉通常用作醃製肉類的防腐劑,而硝酸銨則存在於即時冰袋中。硝酸鹽也以藥物形式存在,用於治療心髒病和高血壓,以及用於治療燒傷的藥膏。揮發性亞硝酸鹽(俗稱 "poppers")被濫用於娛樂目的或誤用於增強性功能。硝酸鹽的其他商業來源包括化肥(這很合理,對吧?)和炸藥。
盡管硝酸鹽對所有動植物的生命都至關重要,但過度接觸會導致嚴重的負麵健康影響。硝酸鹽被我們唾液、胃和腸道中的細菌轉化為亞硝酸鹽,而主要引起毒性的是亞硝酸鹽。
亞硝酸鹽會氧化紅細胞(血紅蛋白)中的鐵成分,使其無法攜帶氧氣。由此產生的病症稱為高鐵血紅蛋白血症 (methemoglobinemia),而缺氧正是導致皮膚呈現特有的蒼白至藍灰色的原因。高鐵血紅蛋白血症的嚴重程度與受影響的紅細胞百分比成正比。百分比越高,症狀越嚴重,患者膚色越藍。
醫生開給高血壓或心髒病患者的硝酸鹽藥物會使血管舒張,從而減少血液流過血管時的阻力。然而,這種益處本身,正是硝酸鹽和亞硝酸鹽引起不良反應的第二個重要機製。血管過度舒張會導致血壓危險性下降。
人們可能通過許多不同方式發生亞硝酸鹽中毒。無論是無意還是有意,誤用或過量使用任何含有硝酸鹽的藥物或產品,都可能導致中毒。中毒可能由吞咽、吸入甚至皮膚接觸引起。有人曾因飲用受硝酸鹽汙染的農村井水而中毒。這種情況發生在使??用氮基化肥的農業地區。化肥徑流可能會汙染附近建造不善或較淺的水井。過去,一些嬰兒因食用了用受硝酸鹽汙染的井水衝泡的配方奶粉而死於嚴重的高鐵血紅蛋白血症。用硝酸鹽/亞硝酸鹽含量高的蔬菜自製的嬰兒食品喂養嬰兒,也可能導致中毒。
硝酸鹽中毒的症狀可能因接觸量和持續時間而異。高鐵血紅蛋白血症非常輕微的人可能根本沒有任何症狀,或者可能隻是看起來有點蒼白和感到疲倦。中度至重度中毒與紫紺(皮膚發青)、意識模糊、失去知覺、癲癇發作、心律失常和死亡有關。16 世紀醫生帕拉塞爾蘇斯 (Paracelsus) 的古老毒理學格言“劑量決定毒性”,真正適用於硝酸鹽和亞硝酸鹽。沒有它們,生物就無法生存和生長,但過量則可能是致命的。
中間間隔了近7個小時;】
這7個小時是室溫還是冰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