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當年第一次到北京坐公交,完全聽不懂公交售票員的老北京口音,明顯的感到對方的不耐煩,自己當時覺得是被當外地人歧視了。 後來在上海/廣州/香港/美國都觀察到有些本地人對外地人或多或少在交流時說不清楚時的那種不舒服,不過經曆的多了,也能區別出歧視和不耐煩其實是有很大區別的。
慢慢的就意識到有些人真的是要處處在小地方找到一些滿足感,無中生有去歧視別人,自己的生活才能有平衡。內心強大的,反不需要從這種事情上找補。
現在基本上對“不耐煩”有很大的容忍度,因為這種態度大概率是反映現實裏的困難,也許還有生活上的不如意。反而一個人無端的搞歧視反而更能看出一個人的人品,現實裏麵屬於無事生非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