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資移出中國的趨勢在疫情中和之後可能大大加速了,但中國市場對外資的吸引力依然不是印度能媲美的。
印度的一些問題如果不解決的話,吸引力在2021/22 的高峰之後能不能和其它幾個國家競爭還未定。
2023年; https://www.reuters.com/markets/western-firms-shift-investment-china-india-worries-mount-2023-09-13/
“周三的報告稱,2021 年至 2022 年間,美國和歐洲宣布對印度的綠地投資價值猛增約 650 億美元,即 400%,而對中國的投資則從 2018 年 1200 億美元的峰值降至去年的不足 200 億美元 。
。。。
但作者警告說,多元化不太可能導致對中國的投資迅速下降,因為外國公司投資的市場嚴重依賴於與這個亞洲巨人本身的貿易和投資。
因此:“即使遠離中國的多元化正在加速,中國在全球出口、製造業和供應鏈中的總體份額繼續上升也就不足為奇了。”
為什麽製造商不急於進軍印度
閱讀時間 4 分鍾 2019 年 10 月 7 日中午 12:31(美國標準時間)
隨著中美貿易爭端持續升級,關稅使得中國出口產品越來越貴
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都擁有理想的人口結構,可以成為全球製造業強國,與目前生產世界1/5商品的中國相抗衡
56家公司中,26家遷往越南,11家遷往台灣,8家遷往泰國(圖片來源:路透社)
新加坡:2018 年 4 月至 2019 年 8 月期間,56 家公司將生產遷出中國,其中隻有 3 家前往印度,2 家前往印度尼西亞。 這是日本金融集團野村證券的一項研究發現。
56家企業中,26家遷往越南,11家遷往台灣,8家遷往泰國。
隨著中美之間持續的貿易爭端持續升級,關稅使得中國出口產品對美國進口商來說越來越昂貴。 許多公司一直在進行計算,尋找新的地點來重新安置他們的製造業務。
對於很多企業來說,搬遷的計劃已經存在一段時間了。 一段時間以來,中國的成本已經呈上升趨勢。 然而,由於搬遷的麻煩和不確定性,許多人猶豫不決。 去年左右,美國對中國製造的商品加征關稅,導致局勢發生傾斜。
搬遷生產設施並不是一件小事。 此外,為了克服高昂的初始設置成本,其他需要考慮的因素包括基礎設施、通信和連接。 擁有良好且具有成本效益的倉儲、運輸和其他後勤支持至關重要。 這隻是開始。 尋找合適的熟練勞動力以及隨後對新工人進行針對其生產流程的培訓也麵臨著挑戰。 進一步的考慮因素包括政府支持、優惠的稅收製度和法律框架,以及在新國家開展業務的便利性和速度。
從表麵上看,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都擁有理想的人口結構,可以成為全球製造業強國,與目前生產世界五分之一商品的中國相抗衡。 首先,它們擁有世界第二和第四大人口,預計到2030年印度人口將超過中國。而且它們的人口相對年輕。 聯合國估計,印度的中位年齡為30歲,而印度尼西亞的中位年齡為31歲。相比之下,中國的中位年齡為40歲。
此外,印度的勞動力成本隻有中國的一半。
那麽,為什麽印度和印度尼西亞沒有獲得應有份額的從中國遷出的工廠呢?
盡管與全球其他主要經濟體相比,印度和印度尼西亞的GDP增長率較高,但經濟學家普遍認為,兩國在製造業的FDI(外國直接投資)方麵均未充分發揮潛力,因此被稱為“沉睡的巨人” 。
外國直接投資很好地表明了外部投資者對經濟改革成功和前景的信心,因為它們表明外國公司願意在一個國家進行長期投資。 外國直接投資對於發展中經濟體創造就業機會、吸收過剩勞動力供應和填補資金缺口是必要的。 但如今印度製造業的 FDI 僅占 GDP 的 0.6%。 印度尼西亞的情況好一點,為百分之一。
企業吹捧的搬遷到特定地點的最常見原因是開展業務的便利性。 在前麵提到的路透社報道中,一位智能手機高管援引的話說,在越南,有一個單一的聯絡點,一個負責政府方麵一切事務的人。
借鑒泰國和越南吸引外國直接投資的做法,印度和印度尼西亞都需要進一步自由化貿易,增加基礎設施建設支出,改革土地和勞動法,並為外國投資者提供稅收減免。 法律改革、解放和優惠稅收對於經濟充分發揮潛力是必要的。
好消息是,兩國都意識到了這一點,並朝著正確的方向采取行動。
在印度尼西亞,維多多總統正在為在該國設立製造工廠的外國公司提供稅收優惠,並使企業更容易獲得許可證。
最近企業稅率的意外下調安撫了企業,並幫助印度走上了新的增長軌道。 然而,印度還需要做更多的事情。 例如,為投資其希望吸引的所需類型的製造業(例如用於出口的高科技和電子製造業)提供更多稅收優惠。 它還必須使進口零部件變得更加容易,以便更多的組裝工作可以在印度完成。
兩國都敏銳地意識到,基礎設施也非常重要。
印度尼西亞宣布,他們打算在 5 年內將年度 GDP 的 40% 用於基礎設施建設,盡管由於 FDI 流入疲弱和財政政策回旋餘地有限,融資成為一個問題。
在這兩個國家,都嚴重依賴公路運輸,但如果現代鐵路和水路運輸更容易實現,則可以為企業節省大量成本和時間。
德國、日本、中國和韓國等國家盛行的製造業文化在印度和印度尼西亞卻缺失。 這意味著不僅必須有強大且隨時可用的職業培訓計劃來為那些感興趣的人提供必要的技能,而且他們最聰明的公民也必須考慮加入這個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