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文章分類
正文

核汙水的處理,東電盡責了嗎?日本盡責了嗎?周圍各國抗議有道理嗎?

(2023-08-25 10:02:48) 下一個

這次日本核汙水排放,氚排放量是個問題但不是主要問題,

下麵一個關於各國核電設施的氚排放量的貼圖是從日本國大使館的宣傳文章摘抄的,很明顯各國皆有不同的標準,國際原子能機構不知道有沒有任何的標準以及強製能力: 裏麵最高的是法國的一個11400兆貝克 (這個是很奇葩,不知道是不是一個集中處理的地方), 然後是加拿大的一個756 兆貝克,英國兩個在400左右。其它國家也都是幾十到幾百兆貝克不等。

中國屬於是中不溜的,和日本正常核電站排放沒有大的區別。

看上去基本上是正常的核電站核廢水都是能排放的,而且最終都是都是入海裏的。

但‘核汙水’絕對不等同於核廢水,直接接觸堆芯的顯然要適用於一套不同的標準, 最終處理標準也要不同,

1) 放射性廢物的處理:

核汙水顯然是屬於要極度小心的特殊範疇, 能保守就保守,經濟性屬於次要的。東電盡責了嗎?不說別的,這樣一個天災引起的然後被東電人禍加重的核災難,東電的股東應該很慶幸它的股價居然沒清零並且從2012年的低點漲了兩倍多了吧。東電在國內的政治影響力是它能從坑裏爬出來並且居然變得越來越無辜可憐的原因。

東電本身後續處理上的一係列失誤/隱瞞問題也造成了周圍國家的信心缺失,摘自一個https://user.guancha.cn/main/content?id=1071716 

綜上所述,IAEA以及其他科學家對日本排放核汙水的科學評估,很大程度上是依賴於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提供的信息和數據的基礎上。

如果隻看日本政府和東京電力提供的數據,看上去好像確實是危害不大。但核心問題是,這些數據可靠嗎?這件事上,你到底信不信任東京電力和日本政府。

2021年《Science》對日本的排放計劃有一篇報道裏麵說到:除了氚以外,有時一些放射性壽命更長的更危險的同位素,例如釕、鈷、鍶和鈈,會漏過日本的處理係統,這一點東京電力公司到2018年才承認。

對福島核事故的全過程有所了解的朋友,應該知道,如果不是東京電力的敷衍塞責,掩蓋事實,根本不會釀成如此大禍。

 

 

2)放射性廢物的儲存:

能存盡存,不擾他人。 但是東電顯然是不想在這上麵再花錢找更好的解決方案了,理由是沒有罐子不夠了。並且找不到其他地方(日本國內的地方)去做深層的地下存儲,就像美國在做的一樣。

3)放射性廢物的排放:

如果能儲存顯然就不需要這步了。 往哪裏排放,能不能做到麵麵俱到,就是考驗內政外交實力的時候了。

顯然,往日本國內排放是不可思議的連想都不可能的。

以蒸汽形式往大氣裏麵排放,是一種更安全的技術途徑也是被一些鄰國推薦的,就是太貴,日本大概也沒怎麽考慮過。

往國際水域排放核汙水基本上是對國際影響最廣範最嚴重的一種方式。但是架不住它也是最省錢的,並且奇葩的是居然也是國際阻力最小助力多多的。這個就是日本有G7這樣的政治盟友的好處了。加上韓國剛好有了一個曆史上最親日的總統,而美國和中俄正好是關係最差的時候,天時一下子也變對了。人不和+地不利不好算啥啊。周圍鄰國和本國人的抗議都不如政府間的同意。

 

 

 

https://www.hk.emb-japan.go.jp/files/100196902.pdf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