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仙芝是唐朝在西域的著名將領。高仙芝與高句麗王族的姓氏相同,據推測,他是高句麗王族的後裔。據《舊唐書》記載,高仙芝的父親高舍雞在高句麗滅亡之後來到中原,加入了河西軍並在西域四鎮中擔任將軍。
高仙芝出身於武將世家,自幼習武,武藝高強。他早年隨父在安西任職,但未受重用。高仙芝起初在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帳下謀事。開元末年,新的節度使夫蒙靈詧上表,提拔高仙芝為焉耆鎮守使。
公元741年,高仙芝帶領兩千騎兵一舉掃退了天山山脈以西騷擾唐朝邊境的“達奚部”,他憑借這一功績成為了指揮安西四鎮的“都知兵馬使”。
讓高仙芝名揚史冊的第一戰是收服小勃律國。小勃律原來為大唐的屬國,它地處吐蕃通往安西四鎮的交通要道。然而自從吐蕃(第36任)讚普赤德祖讚把公主墀瑪絡(讚普姐)嫁給小勃律王蘇失利之為妃後,小勃律國就倒向了吐蕃了。吐蕃進而控製了西北各國,出現了“西北二十餘國皆臣吐蕃”的局麵。大唐幾任安西節度使田仁琬、蓋嘉運、夫蒙靈詧,數次派兵討伐,皆無功而返。
天寶六載(747年)三月,麵對吐蕃與伊斯蘭國家攜手擴張勢力,唐玄宗特別敕令時任安西副節度使高仙芝為行營節度使,由高仙芝率領步騎一萬人討伐小勃律。高仙芝憑借其卓越的軍事領導能力帶領軍隊跨過了漫長的塔克拉瑪幹大沙漠,越過了平均海拔五千米的大小山脈縱橫相錯的帕米爾高原,僅用了四個月就進軍至興都庫什山東側,並在連雲堡擊敗了吐蕃軍隊。
高仙芝率軍兵臨城下時,小勃律被迫開城投降,唐改其國號為歸仁,設歸仁軍鎮守。此役過後,西域各國重新歸附唐朝。唐朝的影響力也因此擴張到西亞。同年,高仙芝被封為安西四鎮節度使。之後,高仙芝又先後三次遠征西域,均獲得成功,成為名副其實的“絲綢之路之王”。高仙芝任節度使後,其轄區包括今天烏茲別克斯坦境內的鹹海南部、庫車、克什米爾。此時的唐朝安西都護,在今天巴基斯坦的北部地區和阿富汗的喀布爾都設有分支機構。
天寶八年(749年),高仙芝入朝,加授特進,兼左金吾衛大將軍同正員,他的兒子也被賜予五品官。詩人杜甫當時正困居長安。杜甫於天寶八年,以高仙芝為題,寫下詩文《高都護驄馬行》:
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欻然來向東。
此馬臨陣久無敵,與人一心成大功。
功成惠養隨所致,飄飄遠自流沙至。
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場利。
腕促蹄高如踣鐵,交河幾蹴曾冰裂。
五花散作雲滿身,萬裏方看汗流血。
長安壯兒不敢騎,走過掣電傾城知。
青絲絡頭為君老,何由卻出橫門道?
天寶九年(750年),高仙芝征服石國(塔什幹)。
天寶十年(751年)四月,高仙芝率二萬大軍,從安西出發,翻過蔥嶺(今帕米爾高原)、越過沙漠,長途行軍曆時三個月。在七月份,高仙芝率軍到達由大食國控製下的怛邏斯城(今哈薩克斯坦東南部江布爾城),開始圍攻怛邏斯城。由於大食國早就準備對安西四鎮進行攻擊,在得知高仙芝進攻的消息後,立即組織十萬大軍趕往怛羅斯城。雙方在怛邏斯河兩岸展開激戰,持續五天不分勝負。在兩軍僵持之際,高仙芝一方的友軍葛邏祿部突然反叛,與大食國軍隊一起圍攻唐軍。葛邏祿部兵眾的突然反叛,導致唐軍大敗,高仙芝所部隻剩下數千人返回龜茲。
怛邏斯之役(The Battle of Talas)的失敗主要是因為長途行軍,人困馬乏,加之兵力本來就處於劣勢的緣故。之後高仙芝試圖反攻,但因兵力不足作罷。怛羅斯之戰以後,中國的造紙術和指南針流入阿拉伯,對之後阿拉伯和歐洲的發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唐帝國本身並沒有失去領土,隻是向西擴張的勢頭被迫停止,安西都護府的原有勢力範圍並沒有受到大的影響。
天寶十四年(755年),高仙芝晉升為密雲郡公。同年十一月,安祿山以範陽為據點發動叛亂(安史之亂),唐玄宗任命京兆牧、榮王李琬為討賊元帥,高仙芝擔任副元帥。唐玄宗命高仙芝率軍,出潼關討伐叛軍。
十二月,高仙芝率軍出發,唐玄宗親自到望春亭慰勞為之送行,令邊令誠擔任高仙芝監軍。高仙芝奉命屯兵陝州(今河南三門峽西),封常清率剩餘軍隊奔赴陝州。封常清在汜水被打敗後,告知高仙芝,叛軍勇猛勢不可擋,應當據守潼關,保衛京城。此時,監軍邊令城誣奏高仙芝減截兵糧,之後高仙芝被冤殺。
20世紀初發現敦煌古書的英國考古學家、探險家奧瑞爾•斯坦因(Aurel Stein)這樣評價高仙芝:“高仙芝(Kao-Hsien-chih, Gao Xianzhi)的遠征甚至超過了漢尼拔(Hannibal)和拿破侖(Napoleon)的功績”。高仙芝帶領軍隊作戰的地方是在帕米爾高原,它的海拔高達4600米,比漢尼拔、拿破侖橫穿的阿爾卑斯山還要高出2000多米。高仙芝在曆史上第一次,率領一支有組織的軍隊,徑直翻越了帕米爾高原,並成功地突破了拱衛亞辛和吉爾吉特的那些巨大的山脈屏障。
高仙芝驍勇善戰,屢出奇兵,為唐朝立下卓越戰功。他一生波瀾萬丈,留下了一段精彩的曆史篇章。
九十年代中期,有兩位韓國教授和一位韓國攝影師來訪,要求去探尋高仙芝的足跡。我受命陪同他們去南、北疆與東疆考察唐代遺跡。
兩位韓國教授中一位姓金,一位姓尹。金姓教授,是哈佛博士,當時才三十多歲,已經是漢城大學教授。尹姓教授是一位銀發長者,記得名片上有多個韓國研究會名譽會長的頭銜。雖然不是我的專業,我不太懂,但感覺尹在韓國是一位學術泰鬥級的人物。一路上,其它倆位韓國人,對尹都是畢恭畢敬,照顧有加。
攝影師是一位四十開外的樸姓韓國商人。他自掏腰包,自願隨行擔任攝影師的工作。九十年代,設錄像設備還很昂貴。這位攝影師帶著自費購買的全套高檔專業設備,工作非常投入。
考察途中,在天山深處的一個小鎮上吃便飯。那是一家很小的鄉村飯館。深秋季節,沒有什麽蔬菜。店主說有野蘑菇,就點了一份。等飯菜端上來,韓國人都齊聲誇讚野蘑菇的美味。
店主說,這種從山上的鬆林裏的采來的野生鬆茸數量很少,今天我們正好碰上了。
韓國人說,野生鬆茸在韓國非常珍貴。韓國人非常喜歡鬆茸,但是因為在韓國,鬆茸價格十分昂貴,韓國的普通家庭,一般隻在重要的節日才能吃到鬆茸。
聽韓國人這麽說,剛好店裏還有小半盤鬆茸尚未售出,就和店主商量,讓店主把剩餘的鬆茸都做了。在一個非常簡陋的鄉村小店的一頓便飯,讓三個韓國人吃得高興極了。他們說,這頓飯是中國之行的所有美食之中,他們吃到的最好吃的美味。
二十多天的野外考察中,一路上聽韓國教授們講唐代曆史和高仙芝。韓國人認為高仙芝是他們的祖先、戰神,非常膜拜,猶如朝聖。韓國人對高句麗先祖的虔誠仰慕,讓我感動,難以忘懷。
很多年過去了,當天邊飄來故鄉的雲,我仍然會想起那次難忘的旅行。難忘大漠孤煙,難忘長河落日,難忘天山深處野生蘑菇的獨特芳香。
2024-04 於C村
--------------------------------------------
附 - 一些相關地名和景點的網絡文獻和視頻鏈接:
威震西域,抵抗安祿山的唐朝名將
https://c.m.163.com/news/a/IRNO9SQV0553UFYJ.html
威震西域,外戰無敵的高仙芝為何會兵敗安祿山?他又緣何被殺?
https://www.163.com/dy/article/I9RNKPPK0537QGHL.html
曆史解密:高仙芝這個人到底有多厲害?你了解不?
https://www.sohu.com/a/672574863_121333259
The Saga of Gao Xianzhi
https://thefridaytimes.com/13-Sep-2019/the-saga-of-gao-xianzhi
Handbook to the Collections of Sir Aurel Stein in the UK
https://real.mtak.hu/169501/1/Wang__Stein_handbook_for_web.pdf
In Search of the Battle of Talas
https://issuu.com/isnacreative/docs/ih_march-april_23/s/19954485
How did China lose Central Asia? Battle of Talas, 751 AD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3JqWyNfS4
怛羅斯之戰:大唐和阿拉伯的巔峰對決,五天戰事影響千年格局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fk7VSDnmUs
武則天為何要拆分安西都護府,北庭都護府在哪?
https://new.qq.com/rain/a/20230722A05OVS00
唐朝安西都護府在哪?範圍有多大
https://new.qq.com/rain/a/20230525A07B4O00
大唐安西都護府的“安西四鎮”,都是哪裏?
https://www.sohu.com/a/653403396_121141210
安史之亂後大唐唯一的榮光,3萬老兵力戰30萬吐蕃大軍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ugUxRGTA8M
讓這些塵封千年的文物揭開北庭故城的神秘麵紗
https://www.ts.cn/xwzx/whxw/202401/t20240115_18580259.shtml
北庭故城:萬裏絲路上的一顆明珠
https://difang.gmw.cn/xj/2023-08/23/content_36948958.htm
它是唐代天山以北最大的城——由北庭故城說開去
https://www.chinanews.com.cn/cul/2022/06-26/9788839.shtml
北庭故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oOT0JKTUXp0
中國十大名貴食用菌類(蘑菇)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NLEGM100553THN1.html
新疆任潔 新疆珍貴的野生菌你吃過幾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