饒毅 本人是哪一層次的科學家? ---評 饒毅 :論科學家的層次
饒毅的短文《論科學家的層次 》分得太細。並不”科學“!科學家最多分成五六類別,不能說“研究達到諾貝爾獎平均水平”是三流科學家。“諾貝爾獎平均水平”應該是一流科學家,高於“諾貝爾獎平均”應該叫做“超一流科學家”。
“二流科學家”應該是世界著名的科學院院士一級。
“三流科學家”應該是平均水平達到世界一流大學主要教授水平的那一類。(這與在不在一流大學工作無關。)
“四流科學家”應該是有一兩個工作成果還不錯,可以流傳。
“五流科學家”應該是他們/她們還在認真做研究,有意義的獨立的工作幾乎沒有。他們應該受到尊重。
對某些人,這些分類要等很長時間才能知曉。”大江東去,浪淘盡“,需要時間的沉澱。饒毅的分類是在批評一些”行政“科學家。 不可取也。
饒毅本人應該是”“三流科學家”或“四流科學家”,而不是他自己的分類“四流”或“五流科學家”以下。
-----------
饒毅 :論科學家的層次
科學家的層次
一流:對人類文明有影響的科學家;
二流:研究超過一般諾獎水平,而被優秀科學家所長期讚譽,影響長遠;
三流:研究達到諾貝爾獎平均水平,本學科出類拔萃,其發現和結論為重要教科書的內容;
四流:研究的科學或應用意義被同學科科學家交口稱讚,二十年內都知道其代表性重要工作,為本學科中堅;
五流:研究意義一般科學工作者誤認為很有噱頭,雖然少數優秀科學家早就看穿其局限性,擋不住這類科學研究在短時間得到很多矚目,研究者個人得到利益,但其研究結果不到十年就被同一學科所忘記;
科學工作者的層次
六流:很能總結研究結果,特別能夠發文章,無論研究本身有沒有意義,雖然優秀科學家很快嗤之以鼻,但研究者有辦法把文章發表在讀者多的場景,例如發表在Nature。讀者還不少,但兩周內大家都不記得做了什麽,一個月後自己也說不清楚發現了什麽,灰飛煙滅;
七流:做完研究自己都不記得為什麽科學原因而開始研究,但能夠發文章,還有少量讀者,對其他人的研究永遠沒有影響;
八流:能夠自己設計課題,勉強能夠發表,在國際上主要是隻能職業爬坡,在某些局部環境被認為是科學家,文章無人閱讀,同一課題組也不再繼續做;
九流:不知道該研究什麽,為了職業不斷模仿其他人的研究。
顯然,圖片誤用和抄襲都與以上有本質不同,完全不能相提並論。
"世界著名的科學院院士一級", 這裏還是指平均水平。個人有很多特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