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女人讀《道德經》
文/紫若藍
據說老子的《道德經》是世上最有智慧的一本書。當我第一次從英文來源看到這個說法的時候,真是有點意外。我的印象裏,老子和道教是比較頹廢,空虛,厭世的教條,沒想到在西方的spiritual,學術領域裏如此備受推崇。當然,應該是我比較無知。
好奇之下,我從我們小鎮圖書館裏借了一本英文的《道德經》想看個究竟。本來以為讀英文翻譯的中國古代文言文,對我來說是一個捷徑,一本100頁的小書應該很快就讀完了。可是打開這本薄薄的書,讀了幾頁短短的,基本沒有生詞難字的章節,卻還是像讀文言文一樣丟進了雲裏霧裏,莫得所雲……
由於不甘心,就又從網上搜集了原文,以及不同版本的白話解析,英文翻譯比較了一下。才悟出些許皮毛端倪。
原來這世上頂級的智慧卻可以被理解出千差萬別的層次。以白話解析文言文,再翻譯成英文,通過翻譯解析者獨特視角折射出不同層次的內涵,再加上讀者不同的內在認知水平,理解出不一樣的感悟或迷惑。
這是一本多麽曼妙,奇幻的書啊……很難想象兩千年前的一個老人寫的小書凝結著人類頂尖的智慧。在現在這個人類已經接近被人工智能取代的世紀,還是沒有被這一代比一代聰明的人讀懂研透,融會貫通。
其實答案早就被揭曉了,可是越來越聰明的人啊,一代又一代,一個朝代又一個朝代,一個世紀又一個世紀,總是重蹈覆轍......
也許這就是咎由自取吧?是不是當我們越來越聰明的時候,就離智慧越來越遠了呢?
看看這個《道德經》第三章,兩千年前的文字,兩千年後我們還是沒有讀懂我們自己的智慧。讓我這樣一個沒有誌向的小女人,在這個沒有計劃的晚上,淒然淚下
“第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為盜;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虛其心,實其腹,弱其誌,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智者不敢為也。為無為,則無不治。”
寫於: 11/17/2017
**************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
紫若藍文學城博客鏈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9242/
若藍小詩油管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lorenpoetry
海外原創論壇鏈接:
https://bbs.wenxuecity.com/origin/1096100.html
附錄鏈接:
油管短視頻鏈接:
https://youtube.com/shorts/vRfudFQte5Y?feature=share
謝謝新朋友光臨指教!
https://daohuanblog.wordpress.com
非常感謝您的光臨和鼓勵!
https://daohuanblog.wordpress.com/2022/01/07/%e3%80%8a%e8%80%81%e5%ad%90%e3%80%8b%e8%ab%87%ef%bc%9a%e4%b8%89%ef%bc%8c%e3%80%8c%e4%b8%8d%e5%b0%9a%e8%b3%a2%e3%80%8d1/
致力於內卷的庸人,不足以與言道。
第三章之我見:
https://daohuanblog.wordpress.com/2022/01/07/%e3%80%8a%e8%80%81%e5%ad%90%e3%80%8b%e8%ab%87%ef%bc%9a%e4%b8%89%ef%bc%8c%e3%80%8c%e4%b8%8d%e5%b0%9a%e8%b3%a2%e3%80%8d1/
網上道德經的解析供參考:https://www.daodejing.org/
我個人覺得讀書不要把自己放在某個階級和層次去解讀,也許社會中有所謂上層下層,統治階級、非統治階級,人生而平等是靈魂意識層麵的。從靈魂意識層麵來讀書,你就不會局限自己理解。
我感覺老子的道不是統治階級的道,而是更廣泛的道。我分享的一段是推崇無欲無求的社會狀態,和無為的治理狀態,與其說是愚民,不如說是去內耗。而你說的某國物欲橫流,不是與這個理念背道而馳嗎?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大道廢,有仁義;智慧出,有大偽;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絕聖棄智,民利百倍;絕仁棄義,民復孝慈;絕巧棄利,盜賊無有。
說真的,一讀老子和莊子的,孔家的就不想看了。不過還沒讀過英文的,若蘭這一說,得趕快繞個圈去看,肯定更有意思:))
有個好周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