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新冠日記-來自小城的思緒 56
文/紫若藍
隨他去的心情和冥冥裏的彩鳳,世衛的額外數據和思維的質量
後記二:
5/6/2022,星期五
今天星期五,又是一個刮風下雨、陰冷寒涼、讓人鬱悶的日子。我宅家上了一天班。今天是部門無會星期五。我在網上辦公室寂寞地忙碌了一天。晚上我畫了一晚上畫,照著自己的照片想畫幅自畫像,折騰了好幾天,怎麽也畫不像,不知道是不是應該放棄這張照片。我的同學建議我先畫杯子,也許我應該畫一陣兒杯子圓圈方塊吧。畫畫和碼字於我有點異曲同工之處:欲罷不能、煎熬、放不下,在反複的折磨中回頭一看,離理想還是很遙遠,但也有一點點的進步。好吧,我就繼續寫,繼續畫,不問東西吧。
今天世衛組織公布了疫情兩年全球新冠相關的額外死亡報告,說全世界總死亡人數將近150萬(15M),其中美國將近一百萬(1M),印度奪冠,總死亡人數470萬(4.7M)。報告說印度死亡人數要比公開報道的多10倍。印度政府對世衛的報告發出了強烈抗議。報告還說英國新冠數字要比德國準確,德國低報了40%左右。
我在推特上查了一下,發現世衛的這個報告沒有中國的具體數據。但我看到一個圖表說新冠額外死亡率秘魯最高,秘魯每10萬人中新冠額外死亡人數是437,其次是俄國,336,印度在南非之後,是171,美國140,比其他西方國家都高,而中國是零下兩個,日本零下八個。
世衛這個報告的準確性留給數據學家去討論吧。但中國這個負的新冠額外死亡率的確讓人覺得有點吃驚。我看了一眼中國最近的數據,國內新冠總死亡人數才五千多。我沒有找到世衛對中國新冠數據準確度的評估,但我在推特發現一篇福布斯的文章說中國至少少報了100萬的新冠死亡人數。100萬比五千,這可是差了200倍啊!我忽然懷疑起我的數學能力了……
其實中國新冠死亡100萬也不是說不過去的。在世界防疫榜單排名上也不會太差,應該比美國靠前。但低報200倍實在用力過猛,讓人汗顏啊!捫心自問,有誰真會相信中國報的疫情數據呢?上海疫情的失控,已經讓國內最愛國的同學都懷疑國內的數據了。其實我覺得這100萬的估計還是保守的。
國內虛報數據並不是什麽新聞,國內同學對這應該也是心照不宣的。之前就有過“畝產萬斤”的笑話。老毛當時是相信了“畝產萬斤”的喜訊的吧?那麽今天的領導人是不是也真的相信了負新冠死亡率的捷報了呢?“畝產萬斤”間接導致了三千萬人餓死於“三年自然災害”;那麽今天新冠的“傲世金牌”數據,又會導致多少人意外餓死、病死在自以為是的瘋狂清零運動中呢?
說來也巧,今天我看到城頭有關不久前傳聞被打還讓微博喜大普奔的複旦教授張維為的新聞。他說今天生活在中國,免於感染新冠肺炎或者免於死於新冠肺炎的安全感,至少是美國的五百倍,還稱“中國抗疫模式取得成功,進一步增強了製度自信心”。這和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的“偷著樂”有點相輔相成,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計劃好的。
我不知道這些人怎麽會有這樣信口雌黃的自信。類似張維為和趙立堅這樣的言論就是如今“畝產萬斤”的再版。我常常在想國家災難的罪魁禍首是“畝產萬斤”的獻媚者,還是相信或者假裝相信“畝產萬斤”的領袖和人渣呢?也許獻媚者、假裝相信的人渣比愚蠢“領袖”或許更加可惡吧!
說起來中國已經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計劃今年就超過美國,還躍躍欲試地準備幾年之內就實現偉大複興。我國內愛國的精英同學對國內碾壓美國的實力充滿著信心。不知道他們是否意識到國內數據真實性是世界倒數呢?難道我們要依靠虛假數據來趕超複興嗎?數據質量代表著一個國家的思維質量。能夠收集整理出接近真相的數據需要高質量的思維。高質思維,也是高智思維的一個層次吧,而低質一定是反智的。真是遺憾,我們中國人以智商高為榮,而國內的數據質量卻反射出如此低質的群體。以落後於第三世界的思維,我們又將如何趕超第一世界呢?更有甚者,這種落後的思維還在借著GDP的體量在世界級別的組織進行著長期滲透。也有人說落後文明也是取代過先進文明的,細思極恐,希望在我們和我們的孩子的有生之年不會吧……
今天就寫的這兒吧。願上帝保佑先進文明!願世界和平,人心向善!
*******************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
紫若藍文學城博客鏈接: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overview/79242/
附相關新聞鏈接:
吉他卡農:https://youtu.be/jXC9tuumjiA
甲殼蟲的隨他去吧:https://youtu.be/1LMSOfs10mA
張維為:“論防疫安全感,中國是美國五百倍” | www.wenxuecity.com
世衛疫情數據:
14.9 million excess deaths associated with the COVID-19 pandemic in 2020 and 2021
https://twitter.com/paulmainwood/status/1522194001746710531?s=21&t=qZ6omfvOo9qaMfpXituXu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