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美國有參戰艦長戰後說勝利是出於運氣,許多研究者也發現如果日本這樣這樣,美國就敗了。類似的還有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據說隻要金日成派出一個營的兵力守在哪裏,美軍部隊就全軍覆沒了。
但是,美軍為什麽總是站在運氣的一邊?除了上帝的垂青,肯定還有別的原因。
其中,與美國在科技藝術等其他領域獲得的巨大優勢一樣,一個重要原因就是自由主義,個人主義等價值觀。各種創造力,靈感源源不斷的湧現,是獲勝的法寶。
比如,當時美軍破譯密碼,發現日軍電報中多次提及一號島嶼。顯然日本最近會在一號島嶼有軍事行動。但不知道是哪個島。當時美軍情報中心有個整天邋裏邋遢,頭發是那種五顏六色的爆炸頭的家夥,想出了用明碼發電報:中途島缺淡水。然後發現日軍電報大本營:一號島沒淡水.......於是,美國幾艘航母事先埋伏在半路,襲擊日本艦隊。
可以想象一下,這樣的軍人在東方軍隊中是沒有生存的機會的。要麽被打得服服帖帖,要麽被勒令退伍去地方改造。這個人的上級情報中心主任也是個沒紀律的家夥,整天穿著一雙趿拉板兒,睡眼惺忪地來上班。但他容忍了下屬沒有軍紀,批準了他的天才妙計。問題是主任的上級也沒有因為軍紀開除他。因為情報中心不是戰鬥部隊,自由主義可以激發創造力,想象力。如今的左派在軍隊中搞政治正確,軍人說話行動必須小心翼翼,對軍隊戰鬥力的傷害無法估量。
還有,在中途島海戰前的戰鬥中,雙方都有航空母艦受傷。日軍需要一年才能修複。日本也判斷美軍也需要同樣時間。但美軍軍艦用了模塊技術,隻要把受損的部分換一塊備用的模塊,三四個星期後就出現在了中途島戰場。而日軍低估了美國航母數量,所以沒有派來足夠的航母。其實中途島海戰後,美軍的航母力量大致追上了日軍,並沒有明顯優勢。但一兩個月後,中途島海戰中受傷的航母再次出現在海上。而日軍的受傷航母需要一兩年修複。美國造船廠還在用模塊技術不斷快速地造出新的航母。所以,很快美國的航母力量占據了絕對優勢。
所以,看似偶然的勝利,背後是價值觀的差異,技術實力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