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句大實話,沒有任何神人能夠預測頂點,完全清空倉位手持現金等待崩盤,無疑是很愚蠢的行為。因為股市也許會繼續大漲一陣子,你少賺許多年。從心理上來看,你會為自己當了多年的放牛娃而自責懊悔不已。如果股市大崩,你不會太內疚,因為這不能怪你,大家一起承擔。當你知道包括巴菲特在內的所有人都會有損失,是不是感覺好受多了?
我經曆了三次美股崩盤,感覺目前的形勢可以與2001年初網絡泡沫破裂相比。都是高科技催化出來大牛市。當時崩潰的原因是資金枯竭。現在的形勢呢?
1.幾乎所有人都變成了牛派,熊派在不知不覺中幾乎消失殆盡了。2000年就是如此。
2.周圍人人都意氣風發,投入股市。是否掃地老太太都買股票了不清楚。美國底層人民從來不攢錢。
3.美國七十年代,家庭財產平均隻有10%是股票。2000年達到45%。後來長期處於35-40%。現在是43%,一步之遙?
4.2000年機構的主要投資都在股市,手中現金隻有8%。目前機構現金隻有3.5%,有點嚇人?
5.2000年泡沫破裂前Money?market fund裏一共有2萬億資金,這些錢隨時可以殺人股市。目前則有7萬億,但我高興不起來。當時的美國GDP是十萬億,去年是三十萬億,今年肯定超過三十萬億,按比例算,目前MMF的資金其實與2000年差不多。
不過、也有一些關鍵的不同之處。
1.2000年,許多小公司股價騰飛,隻要名字裏有網絡或dot com, 股價都立即翻幾倍。沒上市的,也有別的公司拿著股市上集資來的錢追在屁股後麵買。這些公司實際都沒有任何盈利,純燒錢。當時許多大公司反而股價漲得很慢,缺乏吸引力。我當時在大公司待著沒勁,老想著跳槽去小公司,但剛工作沒幾天,拿不到好的offer。這次不同,主要是幾家超級科技公司股價猛漲,這些公司盈利能力超級強,但P/E值也被抬到很高的地位。
2.2000年還沒有全球化,窮國都沒啥錢。少數發達國家的錢基本都用在本國。現在美聯儲連年超額印錢,全球化輸出繁榮,國際上四處洋溢著巨量的遊資。大而美法案勢必會吸引巨量資金湧入美國,與各國成功的關稅協議會促進美國製造業再次崛起,美國的海外資金會大舉回流。
3.大公司引領的大牛市,不僅有巨額利潤支撐,還有未來基於技術突破的樂觀預期。有故事有情懷,泡沫肯定有,但皮糙肉厚,不大像是要馬上破裂的樣子。
所以,還不能下結論目前會有資金枯竭的問題,但也不能掉以輕心。最好的辦法是調整一下手中股票和現金的比例。反正也不等著這些投入股市的錢吃飯,如果真的崩潰,這些有利潤的大公司肯定不至於消失,大家就撿便宜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