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2 歐洲及勃朗峰之旅【六】--威尼斯

(2022-12-05 18:37:08) 下一個

2022 歐洲及勃朗峰之旅【六】--威尼斯

 

8月9號最後一晚在羅馬一邊吃著正宗的海鮮麵條,一邊聽著一位老邁的鋼琴師深情的為我彈奏了好幾曲美麗的鋼琴曲之後,第二天8月10號就飛往威尼斯與英子匯合。

 

英子已經提前一天到達威尼斯,定好酒店,並且告訴我到達威尼斯就坐water bus 水公共汽車San Marco站下步行就到我們的酒店Hotel Serenissima。

 

這是公共水船Water Bus

 

非常感謝英子,一下飛機就找到水Bus,不到半小時就到站,下車打開google 地圖,走進一條特別窄,將夠兩個人並排走的小巷子,還以為錯了,再三確認沒錯走進去。

 

 

一走出這條小巷子,接著就是稍微寬點的巷子,還很熱鬧,路上都是人和商店,我們的酒店就在路旁很小的一個門臉,走進去古色古香,幹淨立整,自報家門之後,前台美女告訴我英子不在,給我一把特別沉重的銅牌鑰匙351,告訴我出門要把鑰匙交到前台。

 

給英子發信息,她很快就回來。我們第一次見麵就感覺一見如故,似曾相識,早就在出發之前微信上認識多時,儼然老朋友。

立馬換上短褲拖鞋短袖就迫不及待的跟著英子出去遊逛。

英子與我同歲,也是隻老虎,曾經擔心我們兩隻老虎都很強勢,會不會兩虎相鬥必有不愉快呢,但轉念一想,都很強勢那我們在外一切問題都容易解決,沒有兩隻老虎幹不成的事!於是釋懷!

英子大約1.64左右,身材苗條,最令我羨慕嫉妒的就是她生完三娃還扁平的腰肚及一條風擺楊柳的水蛇腰。她穿了一條露著兩條大白腿的運動短褲,背後望去,說是年方五五的美眉,那是板上釘釘,好不誇張的事。

英子也是個饞貓,一下摟就是冰淇淋店,問我吃不吃。我是糖尿病的嫌疑犯,都幾年不敢碰冰淇淋了,對冰淇淋早已視而不見,相忘於江湖了,被她這麽一提醒,立刻勾出饞蟲,吞咽了一口口水,咬牙切齒的一想,忍了這麽多年了,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今天豁出去了,解封!吃吃吃!

於是我們兩個老美女,都擎一個冰淇淋,踢立塔拉的到處逛。

 

威尼斯在我的印象裏就是一座浪漫的水城,其實它的建築、繪畫、雕塑、歌劇等在世界有著極其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威尼斯有“因水而生,因水而美,因水而興”的美譽,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百島城”等美稱。

城市麵積不到7.8平方公裏,卻由118個小島組成,177條運河蛛網一樣密布其間,靠401座各式橋梁把它們連接起來。整個城市的街道是由寬寬窄窄的人行道巷子及象馬路一樣四通八達的水路構成。威尼斯水道是城市的馬路,市內沒有汽車和自行車,也沒有交通指揮燈,船是市內唯一的交通工具,它是世界上唯一沒有汽車的城市。唯一有汽車出租的地方就是離城市很遠的飛機場。

威尼斯所有的公共交通都是與水有關: 比如水bus,水警船,水急救船,水運輸船等等。

英子帶著我走街串巷,看威尼斯小拱橋,看到一條小窄巷子,英子說這裏的人就象我們中國人一樣,也會在窗戶外拉條繩子曬衣服被單什麽的,果然見到。

漸漸肚子餓了,我說一定要吃本地美食,英子大聲說到,太好了,還怕我保守不喜歡吃本地食品,我說出來旅遊最重要的就是品嚐天下美食,我們兩真是趣味相投,一拍即和,馬上找一個臨水倚欄的飯店坐下,打開菜單不知道什麽好吃,就叫帥哥侍者推薦,我們各自點餐,還約定點不同的餐,然後都可以嚐一下。

 

先來一筐麵包,最後我們全部吃完,特別好吃。

我點的魚,英子點的牛肝,

 

我給她一塊魚,她給我幾塊牛肝,然後我就風卷殘雲,大快朵頤,眨眼功夫就盤子光溜溜的,英子驚歎我吃的太快,她哪知道我是個超級吃貨,於是介紹我自己,本人有兩個特點:1. 胃口大,是個吃貨 2.特別怕冷。意思就是讓她知道我這兩個特點,以後別被嚇到,也需要包容我的特別怕冷的特點。後來轉勃朗峰時,她第一遇到我怕冷非要躲進避難屋,第二,她見識到我嚇人超大的橡皮肚子,留待以後勃朗峰再寫。

 

吃完飯我們回酒店休息,我洗個澡,然後我們兩又出去夜探威尼斯。

夜晚比較涼爽,主航道兩邊的飯店酒店燈火輝煌,我們決定晚上來個浪漫的gondola小船之旅。

 

Gondola這種造型別致的小尖舟已成為威尼斯在世界上獨特的旅遊象征Gondola長約12公尺、寬約1.7米的黑色平底船,裝飾華美,兩頭高翹呈現月牙形,鉤嘴形的船頭可以方便地探索橋洞的高度。

每隻小船都是手工打造,船的形體線條優美,船上飾有各種牌飾,雕刻。船頭都鑲嵌著一個象刀斧頭一樣的船頭,一般的船上這個刀斧頭是平板的,但個別的上麵雕刻著圖案及名頭。我們問艄公造一艘這樣的船要多少銀子,回答說需要好幾萬歐元。

每艘小船都根據艄公的喜好裝飾漂漂亮亮的,大多數都裝飾天鵝絨的座墊,有黑色,藍色,紅色等色。我還是覺得紅色最漂亮。

 

今年8月威尼斯天氣很熱,白天看到大多數的艄公都不帶帽子,有些還衣衫不整。而我覺得那頂艄公帽不僅帥及艄公們的標誌,而且還體現艄公們是否敬業。

我們決定坐浪漫小舟,夜遊威尼斯。於是我們堅持找到一位頭戴紅帽的的艄公,一問,100歐元一趟大約40分鍾。

我們上船,趁著夜色出發。艄公劃著船,黑呼呼走街串巷,除了主水道飯店燈火通明,其它小水道燈影綽綽,隻覺得涼爽,不覺得浪漫。

 

再仔細打量我們的艄公,當時就光顧著找帶紅帽子的艄公,也沒太仔細打量他,這時候有時間,細看他大腹便便,滿臉胡茬,一臉匪氣,像個江洋大盜!

一點也沒有威尼斯帥氣艄公的氣質,哎!本想浪漫夜遊,被渾身匪氣的艄公洗的一幹二淨。覺得特別意猶未盡,心裏打下底稿,明天還要再坐一次小船。不知道英子同不同意,畢竟一百歐元。

誰知第二天一提議,英子爽快答應,真是兩虎一拍即合,快哉快哉!這是後話!

第二天一早我們就去參觀聖馬可廣場。廣場是威尼斯最大都一片空曠都陸地。聖馬可廣場又稱威尼斯中心廣場,廣場四周的建築都是文藝複興時期的精美建築。拿破侖形容廣場為“歐洲最美的客廳”。

我們排隊進去參觀聖馬可大教堂,雖然看了不少教堂,而且看了梵蒂岡最高級別的教堂,但歐洲曆史文化但精華都在教堂裏麵,隻要想了解哪個城市,教堂是一定要看的。

聖馬可大教堂是威尼斯的驕傲,矗立於市中心的聖馬可廣場上。聖馬可大教堂是基督教世界最負盛名的大教堂之一,是第四次十字軍東征的出發地。又被稱之為“金色大教堂”。聖馬可大教堂幾乎有1000年的曆史了。它是天主教最富麗和最重要的教堂之一。擁有500多根石柱和4000多平方米的馬賽克畫。一方麵它集合了拜占庭、哥特的風格,另一方麵也具有東方風格。 

大教堂裏麵雖然比較舊,整個教堂裏麵暗沉沉,但可以看出來,牆壁及穹頂的金色是真的全部用金箔貼上去的,不是鍍金,而是貼金,就是把金子一點一點砸成象紙一樣的金箔,然後再貼上去。雖然教堂裏麵比較黑暗,但金箔貼牆卻格外金光閃閃,使得整座教堂都籠罩在金色的光芒裏, 所以被稱之為“金色大教堂”。

教堂內殿中間最後方的黃金祭壇,祭壇之下是聖徒馬可的墳墓。祭壇後方有一個高1. 4米、寬3. 48米的金色屏風(Pala d'Oro),屏風上有80多幅描繪耶穌、聖母、門徒馬可行事的瓷片,在這個畫麵上共鑲有2500多顆鑽石、紅綠寶石、珍珠、黃玉、祖母綠和紫水晶等珠寶來裝飾;中央的圓頂是一幅耶穌升天的龐大鑲嵌畫,是由一群威尼斯非常優秀的工匠在十三世紀所完成的。

看看這四匹鍍金銅馬,據說銅馬是等身馬,就是製作跟馬一樣大小的鍍金銅馬。

用石頭拚接的馬賽克畫

還有貼金箔的馬賽克畫

地板也是優美複雜的石頭馬賽克

地板也是優美複雜的石頭馬賽克

趕上神父在誦經,我也跟著虔誠的禱告一番。

聖馬可鍾樓St Mark's Campanile聖馬可鍾樓高98.6公尺,下半部是由磚塊構成的巨大柱狀建築,每邊長12公尺,高50公尺;上方則為拱形鍾樓,共放置了5座鍾,拱形鍾樓的上方是方形建築,外牆分別由獅子與威尼斯的女性象征(正義女神,la Giustizia)所妝飾。

 

我們爬上最高處,鳥瞰整個威尼斯,整個威尼斯都是紅瓦頂建築,密密麻麻,錯落有致,非常壯觀。

 

 

 

鍾樓上鳥瞰整個總督府

 

 

鳥瞰整個聖馬可廣場

總督府

排隊進入總督府又稱威尼斯公爵府。始建於9世紀,屬於歐洲中世紀羅馬風建築。由於當時威尼斯與地中海東部的伊斯蘭國家密切的文化貿易往來,大量阿拉伯人定居威尼斯,所以總督府立麵的席紋圖案明顯受到了伊斯蘭建築的影響。

 

總督府裏麵也是極盡奢華

 

圖二

圖三

 

 

又一個大廳濃墨重彩全部是金碧輝煌的畫作

圖五

 

圖六

 

圖八

 

有一個展廳是現代作品,一幅畫畫滿一整個牆壁

這幅更大,畫中還有一個天梯,我假裝順著天梯往上爬

 

總統府內院

 

 

看完總督府走過連著歎息橋去參觀監獄。

歎息橋建於1603年,因橋上死囚的歎息聲而得名。歎息橋兩端連結著總督府和威尼斯監獄,是古代由法院向監獄押送死囚的必經之路。此條歎息橋是密封式拱橋建築,由內向外望隻能通過橋上的小窗子。

 

從外麵看歎息橋中間就是這扇窗子

 

過了歎息橋就是兩個天地,橋的那邊是金碧輝煌的總督府,橋這邊就是粗糙但結實,壁壘森嚴的監獄。

監獄全部是大石頭建造,每間監獄都比較低矮,有的高級監獄有石凳,石床。所有的窗子都是用擀麵杖般粗的鐵棍橫豎嵌進石頭裏麵,被關在這裏的囚犯絕對沒有逃生的機會!不由得想起基督山伯爵書裏描寫的監獄,不就是這種樣式嗎?陰森森的渾身起滿雞皮疙瘩。

 

監獄裏每個監室的門很矮,要彎腰鑽進去

 

監獄裏的院子

 

出來呼出憋著的一口惡氣,陽光普照,遇到冰淇淋店,也不顧不能吃甜食的禁令,與英子又吃了冰淇淋,太幸福了!

 

 

眼看中午,肚子癟了,我們決定要吃一頓正宗的海鮮大餐,還要挑一個最美靠水的飯店,而且就要臨水而坐。拐來拐去,終於發現一家著名餐廳,處在最著名最大的威尼斯大橋下麵,正好最後一個位置沒有欄杆,麵水而坐,趕快搶先坐下,旁邊就是2級樓梯可以走到下麵水道。沒有誰再比我們離水這麽近的品嚐美食了。

 

英子和我好像是有種默契,我們兩今天都想吃海鮮大餐,一拍即合,我們點了這盤大餐,就著腳邊的威尼斯大橋,柔情的水和特有的美景品嚐這世界難得的美食和美景。

 

吃飽喝足就想著享受一下,便四處尋找Gandola小船。

8月的威尼斯,天氣很熱,大多數年輕的艄公都不帶那頂象征威尼斯水城浪漫的艄公帽子,有的因為熱甚至有些衣衫不整。而我覺得那頂艄公帽不僅帥還是艄公們的標誌,而且還體現艄公們是否敬業的態度。

於是堅持要找到一位帶著艄公帽,穿戴整齊的艄公坐他的船。走街串巷百般挑選,在一個不起眼的小窄水巷裏看到這位老帥哥,穿戴的整整齊齊,一絲不苟。他規規矩矩帶著艄公帽子,衣衫整潔,身材高大而優雅,象某位好萊塢著名演員!於是問好價格與昨天一樣,他就用他堅實有力的大手把我們接入他裝飾漂亮的小船,開始我們第二次的威尼斯gondola之旅。

他很憨厚老實,壯碩結實,而且風度翩翩!一路熟練的搖著船,講解一路風景,回答我們諸多問題,還要隨時注意船的安全!

我問他為什麽不帶紅飄帶的帽子,穿紅條衣,因為紅色顯得更漂亮,他告訴我們,管理部門每年都換,今年輪到他穿戴黑色的!

 

穿戴整齊的艄公的船也象艄公一樣幹淨整潔,還有講究的金色徽章和金龍,船被擦的黑光錚亮,我覺得今天我們這一百塊錢值了。即欣賞威尼斯美景,又享受了最高等級艄公的服務。

看看其它艄公就很隨便,不敬業,跟我們的老帥哥沒法比吧。

 

路過馬可波羅住的房子,他很認真的介紹,當然還有許多名人,隻是不記得了,馬可波羅好記,因此記下了!

這就是馬可·波羅的故居:

 

經過一個矮橋,他必須弓著腰,把船壓斜一點才能通過。有時在很窄的水巷與對麵來的船會船,他還需要把船搖到牆邊,然後在抬起一隻腳踩到牆上才能把船撐過來.

 

一邊欣賞威尼斯浪漫,一邊觀察這些建築,很是疑惑,這些房子都是怎麽建成的呢?他簡單介紹,我也是聽個半懂,回來查穀歌才知道:

“威尼斯建築的方法,先將木柱插入威尼斯下的泥土之中,然後再鋪上一層又大又厚的伊斯特拉石。這種伊斯特拉石防水性能極好,是從亞德拉亞海的伊斯特拉運來的。然後在伊斯特拉石上砌上磚,建成一座座建築。由於磚比伊斯特拉石輕的很多,所以不會出現房子嚴重下沉的問題”

“這裏建築的方法,是先在水底下的泥上打下大木樁,木樁一個挨一個,這就是地基,打牢了,鋪上木板,然後就蓋房子,這兒的房子無一不是這麽建造的。所以有人說,威尼斯城上麵是石頭,下麵是森林。當年為建造威尼斯,意大利北部的森林全被砍完了。這樣的房子,也不用擔心水下的木頭爛了,它不會爛的,而且會越變越硬,愈久彌堅。此前考古者挖掘馬可·波羅的故居,挖出的木頭堅硬如鐵,出水後見了氧才朽”

 

我們兩即好奇又興奮,嘰嘰喳喳,問題一個連一個輪流提問,沒等他回答完又是一個新問題。把他弄得像是一張嘴忙不過來,忙裏偷空還是一絲不苟,不慌不忙,彬彬有禮的把他該介紹的每個著名建築,景點等介紹一番。總覺得這位艄公象哪個著名演員,但又想不起來,看他不緊不慢用力的搖著船,瀟灑自如,剛柔並濟,非常有形有款,我給他搶拍了幾張照片。

 

看我拍的照片,很棒吧!主要還是艄公形象及風度俱佳,才讓我撿個便宜,拍到一張非常棒的照片,後麵就是著名的威尼斯大橋!

下船時發給他,叫他做些廣告,他表示感激,又告訴我們他曾經給中國領導人老江撐過船,拿過他的照片一看,還真是,坐在裏麵的真是年輕時期的老江啊!

 

 

夜燈初上,我們結束了Gondola小船之旅,非常盡興滿意。

回酒店路上,買些水果,威尼斯特別多冰淇淋店,到處都是,這不又禁不住誘惑,我又跟著英子吃了一個冰淇淋!真有點夫君不在身邊,妾身在外偷情的感覺,即有不應該吃的負罪感, 又有著興奮快樂偷著樂的感覺!反正過幾天就要去轉勃朗峰,10天爬山,冰淇淋上的膘一定會被爬山爬掉的。

 

順便介紹一下,威尼斯有賣食品的商店,但大多數都是做遊客生意,如果能找到本地人的農貿市場,或者是本地人的蔬菜水果攤,就會便宜又新鮮。我們正趕上無花果及桃子季節,本地的無花果及蟠桃都特別好吃。

威尼斯呆了一天半,把兩條本來就很瘦的腿又跑瘦了一圈,總的來說,威尼斯不愧為世界上唯一的浪漫水城,建築獨特漂亮,很有特色,食品新鮮美味,海鮮豐富。本來以為意大利大媽們各個都是肥碩身材配上大嗓門,哇啦哇啦又是擁抱又是比比劃劃,誰知無論是巴黎還是威尼斯的大媽很少有太胖的,幾乎各個身材適中,穿著打扮也非常漂亮得體

 

明天我們就要租車去dolomites玩了!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宇都宮 回複 悄悄話 我住過你們吃海鮮大餐橋對麵的紅房子。
居北飛雁 回複 悄悄話 介紹的詳細,照片也好,人也精神抖擻,期待著爬山的下文,因為正在計劃明年夏天去那裏爬山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