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誌願軍長津湖戰役的戰略目的是以數量優勢兵力和出其不意,消滅美陸戰一師。最後的結果是,美陸戰一師雖遭重創但成功突圍, 中方也付出了比美方高的多傷亡的代價。但是中國誌願軍以長津湖戰役,迫使聯合國軍基本上撤出了北朝鮮。長津湖戰役可以說是朝鮮戰爭的戰略轉折點, 中國勝了這個戰役。
從這一點來看,中國有理由宣傳這場戰役的勝利,應該早就該拍攝這個題材的影視作品,讓人民知道當年發生了什麽。今天電影“長津湖”的熱映,應該是以個很好的契機,仔細討論一下中國為什麽入朝參戰,哪些決定是正確的,哪些決定現在看來是錯的。不是要追究誰的過錯來達到什麽目的。沒有人或政府總是做正確的決定,人都是有局限的。但是一個國家或民族,不能開誠布公地討論一個這麽大的近代戰爭,是一個國家的失敗。七十年後今天,中國輸掉了長津湖。
這就像“黑影墜落”描述的是美軍在失敗的綁架行動中如何勇敢,而不是讓人們關注為什麽需要這次綁架行動,和為什麽失敗一樣。
好萊塢上個世紀的The bridge too far,非常有名的戰爭片,也是關於二戰中美軍最大的失敗戰役,但從影片裏你幾乎看不出是盟軍輸了。真實事件中三萬美軍傘兵幾乎全部投降被俘或者被聚殲,因為這是一次被出賣的行動,德軍早就有準備,二十萬裝甲部隊對陣英美四萬傘兵,是一邊倒的戰役,美軍幾乎沒能抵抗。但影片裏把德軍表現的慌手慌腳挺被動的,任由美軍劃著小筏子就突破大河了。平托上校回憶錄中其實解釋的很清楚,這是一邊倒的戰役,盟軍完全被動。
那次戰役真正勇敢的是一萬英國傘兵,竟然憑著輕武器與德軍坦克裝甲兵團對陣,衝出來七千,從此SAS一戰成名,擁有了“紅色魔鬼”的稱號(他們戴紅色貝雷帽)。但在影片裏隻有很少涉及,基本是表現美軍的勇敢和德軍的無能。
這個盟軍巨大失敗的戰役讓歐洲戰場晚結束了六個月,歐洲因此而多死了幾百萬人。其實不論原因還是過程在戰後不久就都清楚了,但不妨礙好萊塢在幾十年後拍成神片,而且非常賣座有名。
影片要達到的是編劇想表現的角度,很可能不是全部,甚至不是真實的,曆史事件就是個背景,哪怕是一場失敗的戰爭,士兵的勇敢也是值得讚頌的,畢竟是一種犧牲。
就像如今美國社會一樣,盡管伊拉克戰爭被認為是一個恥辱,是布什個人的戰爭,但軍人是值得尊重的。
我沒看過這個電影,但我覺得國內用文藝作品描寫或宣傳這個戰役,或整個抗美援朝,是無可厚非的。畢竟犧牲了這麽多將士。隻要不太偏離史實,是可以理解和接受的。世界各民族在各個曆史時期都這樣做,都會或多或少地誇大自己的勝利。在現代民主社會,除了宣揚這種民族精神和正義力量的文藝作品,更有對人性,對普世價值的展現。在曆史研究上,更多的是揭示和討論究竟發生了什麽,有什麽樣的觀點和看法,對國家政治和普通民眾有什麽樣的影響。隻有這樣,長久下來,一個民族和國家才能正視曆史,少犯錯誤。在國內沒有這種研究和討論的空間,經驗和教訓得不到很好的總結。
----------------------
我心依舊2018:
不過有個觀點不同意,本人認為不應該過多宣傳這個戰役,而應該吸取曆史教訓。
在北朝鮮部隊大規模侵入韓國之前,已經有很多邊界戰鬥。同時在韓國內部,一些民眾對北朝鮮有好感,有很多對起義和反抗,情況比較複雜。但最終北朝鮮的入侵,是個非正義的,導致聯合國的譴責和軍事幹預。
中國人民在韓戰唯一收獲,就是那碗蛋炒飯,
避免了提前變成西朝鮮。
當然,現在總極速師又在加速倒退,直奔那個方向。
今天新冠美軍發揮了共軍的不怕死精神,死傷超過朝鮮戰爭的20倍,讓共軍領教了不怕死的精神
共軍今天發揮了美軍的現代工業戰爭,死傷比朝鮮戰爭的1/50都沒有,讓美軍領教了工業怕死精神
--------------------------------------------------------
Justness 發表評論於 2021-10-09 10:52:25
中共贏得內戰勝利的原因並不複雜。
蘇共借二戰勝利之際,在東北亞扶植兩個傀儡政權,中共和北韓。
8月23日,為了能再度向釜山發動攻勢,人民軍在蘇聯又成立了第16、17坦克旅,兩旅均為單一坦克兵種部隊,人員以蘇聯教官培訓的在蘇朝鮮人後裔為主。第16旅轄坦克第41、42、43團,每團15輛T-34/85,共45輛。第17旅轄坦克45、46團,每團20輛T34/85,共40輛。這2個旅在組成後,經中國東北運抵平壤,再由平壤誓師南下,參加對釜山的攻勢。
1950年9月15日仁川登陸,美軍重型坦克投入韓戰。至10月31日,很快把約300輛T34/85坦克消滅,擊敗人民軍。
蘇共借二戰勝利之際,在東北亞扶植兩個傀儡政權,中共和北韓。之後指揮兩個傀儡政權發動韓戰。美蘇兩國解密文檔顯示韓戰中共死亡近百萬人。
毛是蘇共指定的頭。二戰後中共在蘇共直接指揮策劃下,從哈爾濱周邊地區召集大約80萬人,發動內戰,遼沈戰役結束四野兵力達150萬。使用蘇共提供的各種武器,包括T34坦克,所向披靡,國民黨毫無招架之力。
至今為止,不讓中國人知道哈爾濱名字由來,及內戰和韓戰的真實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