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 (404)
2023 (328)
2024 (216)
每次回家看父母,最困難的就是說再見的那一刻。記得看電影《The Farewell》,裏麵描述一大家子人回國探望生病的老人,歡喜悲傷的告別,讓我們仨都特別感動,尤其是看到在家門口,海外的親人上了車,在老太太眼裏遠去的一幕,直接讓我們淚奔。
以前的告別,嘻嘻哈哈,摟摟抱抱,盡量開心來,笑著走。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媽媽在頭一天知道我要走,就會難過,直截了當地說“我舍不得你”。這讓我對告別產生了極大的恐懼和愧疚。
去年離開之前,大家陪媽媽打麻將,哥哥訂的大閘蟹寄到了。於是急急忙忙蒸來吃,一係列的操作讓媽媽忘了悲傷,熱熱鬧鬧之中,我就奪門而出了。
今年哥哥嫂子都不在家,我就對於自己第二天要走,幾次三番說不出口。遠在地球另一邊的女兒得知,忍不住在短信裏安慰道:“Oh,媽媽。”
她貼心地說:“明天上午咱們大家視頻吧。讓姥姥開心一下,轉移一下注意力?”
我從家裏出來,在夜色裏走在人來人往的大街上,很是失落。後來不得不擠在年輕人中間,買了個冰激淩給自己----寒風中的冰激淩,終於撫慰了我燥熱的心。
我第二天早上回到家,帶了肯德基的蛋撻,媽媽好喜歡,一口氣幹掉兩個,就心滿意足地睡覺去了。起床之後,我才告訴她我要去美國,去看她外孫女,幾個月後還會回來的。
媽媽問外孫女在哪兒,問她的生活,居然忽略了我的遠行。吃了我做的午飯,她又去睡了。後來保姆說,她也就淺淺地問了一兩句。
也許,人老了,遺忘也是一種自我保護吧?了無牽掛……
媽媽不必記得我,隻要我記得她就好。
在北京的日子裏,有一天起得很早,於是獨自一人去頤和園看桃花。晨光裏的春色自帶淡淡的憂傷。淺淺的春意,如同在水彩紙上第一抹純靜的暈染。寫了一首歌,Suno編曲演唱。算是和北京的告別。
再見北京。有媽媽的地方,總是心之向往。
另一個版本,大家喜歡哪個呢?
桃花零落雪如泥
鴻雁悲鳴無歸期
虛抱紙傘暖空懷
紙短情長筆無依
行思君啊坐思君
桃花煙水人倚樓
青山長啊寒水闊
恨到歸時方始休
風吹
花落
如雪飛
曉天
暮雲
盼君歸
~~~~~~~~~~~~~~~~~~~~
原創作品,請勿轉載!
照片上落木蕭瑟、冰河解凍,桃花綻放的景致非常北京。。。
追了好幾篇北京手帳,可可什麽時候續穀雨立夏間呢?
這篇看著有點傷感,時間很公平,也很冷漠,不肯為誰停留。
查了一下Suno,原來是AI,功能好強大,也讚可可的學習能力和開拓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