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接前一篇文,我跟“研究生”聊天,大部分在公園裏。
一次,我們到“動物園”邊走邊看時,我突然想起英國“撒切爾”夫人代表英國,送給我國“麋鹿”。我的動物知識非常有限,看了書後,才知“麋鹿”的起源。
既然是隨意聊天,我便問他:你知道什麽是“麋鹿”?他又瞪著大眼看我,嘴裏咕噥著說:麋鹿就是麋鹿。我又開口調侃說:“你的文化水平也太差了吧?!書白讀了,怎麽連這麽簡單的知識都沒有”?心裏竊喜,這回他不回嘴了,我很清楚自己現學現賣“本事”。
而後,我說這“麋鹿”,就是白話說的“四不像”,它頭像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驢。它早先是生長在中國,是中國的珍稀動物,後被英國人帶走,現在多少年後,又反送給原產地,多麽可笑滑稽。跟他說“麋鹿”知識後,還跟了句,你跟著我長知識吧!我知道他心裏不服,根本不看他,在臭烘烘的動物園裏走了一小會兒,就離開了。
我以為這事就到此為止,誰想,他回到他們宿舍,便把我的問題去問他的舍友。他們宿舍5人,除了1人經常看報紙的,其他4人都不知道,什麽是“麋鹿”。哈哈哈,我聽說後大笑不止。他們宿舍那1人,聽提問後,說:“你們怎麽連這都不懂”?鼻子朝天自傲了一把。我的這位“研究生”朋友,遭到兩次“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