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會選擇職場中的同事成為好朋友嗎?
我會,因為我是個不容易付出真心的人,而一旦遇到,我會加倍珍惜。
所謂好朋友,不指男女朋友,指純粹同性友情。異性是否有友情,這是個無解的難題,另議。友情就是閨蜜,鐵哥們,就是成為能分享私人生活的人,能海闊天空的聊,個人安全距離可以是勾肩搭背,甚至可以一起旅遊,那就更不用提一起餐館吃飯,觀看比賽和音樂會,邀請來陋室參觀了。
在西人眼裏,同事要成為我說的意義上的好朋友,還是非常困難的,但並不是沒有。如果兩個人在互不相關的部門,沒有利益衝突,又趣味相投,做到中等程度的好朋友是比較容易的。注意,是中等。想一起旅遊,嗯,夠嗆!
為什麽呢,我一直在思考。
先說好的一麵。
首先,這裏同事關係比較簡單,勾心鬥角的比較少。友誼長存的基礎就是信任嘛。
其次,到點下班。利用業餘時間做免費苦力?對不起,我按小時拿工資。如果工作做不完,報告領導,看能否通融。所以同事下班後一起娛樂的,都是關係好的。
最後,很多人在同一個公司工作很多年,所謂日久生情,即使是友情,也是容易建立的。
但相對而言,這裏也有很多不利於成為好朋友的因素。
大家注重家庭生活,投入同事感情的時間和精力嚴重減少。
缺乏國內胡吃海喝,呼朋喚友的頻率和熱情,關係很難推進。試想完全靠精神寄托,不見麵的筆友或網友,感情最終也會慢慢消逝,又或者要舍棄非常容易。
AA製使人心態改變,不利於交友。沒有利益付出,對方很難邁出成為朋友的第一步。
我見過同事給另外同事買價值千元人民幣的票一起看球賽,但不知道是否還錢了。也見過同事被邀請下班去家裏燒烤的,但次數屈指可數,一年難得一次。
但也有例外,估計和文化有關。俄羅斯同事之間就比較親近,可以相互照看自己貓和狗。我羨慕的眼都紅了。
想想我的職場朋友,曾經送過酒的人好幾個,估計全把我拋在腦後了。也許和語言文化障礙有關,相對而言,和自己人成為朋友,要容易多了,雖然要成為管仲和鮑叔牙樣的朋友是癡心妄想。
不過我還是死性不改。明天請客吃飯,想要和離職的人成為好朋友。
你怎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