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術館常有特展,除了畫家主題的,“馬蒂斯在摩洛哥”、“婚後的悲鴻”啥的,就是收藏家的展覽。
“巴恩斯家族的法國油畫”,“安納伯格眼中的印象派”之類的。這些藏家當然都有美術顧問在花大價錢的時候出出主意,但決定其出手幾十萬、幾百萬地購買,更多是出於自己的喜好。譬如張三喜歡大筆觸,於是梵高應運而生;李四偏愛土黃色塊,於是塞尚當場走紅。
美術收藏透露的審美觀,很是反映一位功成名就者的世界觀人生觀。好比,汪洋恣肆的投行總部,走廊裏掛滿了古典畫派,尤其荷蘭畫家的靜物;中規中矩的商行總部、倒竟是些印象派、現代派。這些鬧中取靜或動靜結合,襯映了各自的追求與幻象。
啥孜孜不倦的癖好,都必有其背後的動機。成係列了,那就是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