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鬥膽說一句:托老先生挺羅嗦的

(2023-11-10 21:10:35) 下一個

還有四個月,俄國和烏克蘭的戰爭就打了兩年之久,眼見短期內沒有結束的意思,我決定閱讀一些俄國文學,或許會幫助我增加一些曆史背景知識。俄國文學浩瀚燦爛,從哪本開始讀呢?《戰爭與和平》應該是不錯的選擇,於是我就開始讀列夫·托爾斯泰的這本宏篇巨作。

所謂讀書,其實就是聽書,開車時聽。 生活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很難找到整塊時間讀書。這次的有聲書是由多位演播者錄製的,特別有助於聽書人記住《戰爭與和平》中眾多的人物。就這樣, 開篇的那個貴族派對出場的人物繁多,情節冗長,差點讓我打了退堂鼓。等小說開始講述書中主要家族的具體人物時,才變得有趣。每一位主要人物都那麽的 活靈活現。不知道我聽的是哪個版本,翻譯也是功力深厚。一邊聽,一邊我腦海裏就有故事中的畫麵感。活潑但有點輕浮的娜塔莎, 憨厚且有些遲鈍的皮埃爾,嚴肅持重的安德烈,苦悶虔誠的瑪麗亞,活躍有正義感的尼古拉, 善良不善理財的羅斯托夫伯爵,嚴厲不通情理的鮑爾康斯基,美麗虛榮的海倫,年邁但活的極其明白的庫托佐夫將軍都躍然紙上。雖說我的想象不一定符合曆史背景,但這是我的《戰爭與和平》的版本。我非常喜歡小說結尾處對娜塔莎的描寫,和皮埃爾生育多個孩子後她發胖了, 但看得出來娜塔莎非常幸福。沒有前麵和安德烈那一段的悲慘做鋪墊,她可能就不會迅速成長和有後來的快樂滿足。

上帝在書中不同的地方多次出現,每每是人物不順的時候。瑪麗亞被父親鮑爾康斯基公爵咒罵的時候, 安德烈臨死前主動尋找上帝並原諒娜塔莎, 皮埃爾彷徨無助的時候。信仰的確能給我們帶來平安,幸福,和喜樂。

顯然托爾斯泰對貴族生活非常熟悉,所以幾乎所有的故事都發生在公爵,伯爵家世的人群。因為熟悉,他的寫作也就信手拈來,當然有些脫離群眾, 用現在的話就是不接地氣。除了死去的人物外,其他主要人物的歸宿都挺好,關鍵是不需要為生活而擔憂。家道中落的尼古拉娶了富有的瑪麗亞, 估計沒什麽嫁妝的娜塔莎嫁給了莫斯科最富有的青年之一皮埃爾。另外一個特點是托爾斯泰把小說虛構的人物放在一段真實的曆史和真實人物一起寫,很有意思。

不知為何托老先生特別喜歡在小說中長篇大論闡述自己的觀點,寫著寫著就變成了政論體,難道是怕我們後來的讀者會錯他的意思?整整60多小時, 估計三分之一都是托老自己對各類時間的看法。也幸虧是聽書,要是讀書的話,估計我就略過不讀了, 就像當年略過《1984》中對極權社會的描寫。托老還喜歡囉嗦的心理描寫,比如小說開篇不久對尼古拉在戰場上那段心理描述。我想他是在描寫自己在戰場上的真實心理活動吧。不過他自己也承認《戰爭與和平》寫的不好,《安娜·卡列尼娜》才是他的第一部真正的小說。幸好小說部分還挺吸引人的, 到現在還為安德烈意難平。托老怎麽能把這麽溫文爾雅的優秀男青年寫死了呢?小說對索尼婭也不是特別公平,最後就呆在尼古拉家裏了?

轉念一想,十九世紀初期的作家寫作是用鵝毛筆一字一句寫的,改稿不是件容易的事。沒有真功夫是寫不出來的。不像現在電腦創作,想怎麽加,哪裏加都易如反掌。

關於《戰爭與和平》的讀後感和評論多如牛毛,以我的水平肯定寫不出什麽有自己獨特見解的讀後感,就隨便胡謅幾句。

剛開始聽《戰爭與和平》時,哈以戰爭還沒有開始,書還沒有聽完,哈以戰爭就打響了,讓我這個小老百姓更加困惑煩惱。困惑中我決定讀《耶路撒冷三千年》,也算是緊扣當前局勢。戰爭與和平真的是隨時隨地同時並存的雙胞胎,托老在兩百多年前就為人類曆史做了精準的總結。

2024年10月13日補:

今天聽了秦暉教授講《戰爭與和平》,很有收獲,於是決定記錄下來。秦教授說那時的俄國貴族並不是世襲的,而是戰場上拚命換來的,在貴族莊園上工作的仆人,農民也是沙皇賜予貴族的。當時聽書時對貴族們的遼闊封地很是疑惑,以為再廣大的土地也經不起這麽個分封法。秦教授給了我答案。當時的貴族家庭子女也非常踴躍參軍作戰,為沙皇效力,自然也會得到相應的賞賜。

貴族家庭出身的後代受過良好的教育,在俄羅斯慢長的冬天裏除了喝酒讀書並沒有其他事情可做,所以他們的小說一般都是長篇,動不動在小說裏麵長篇累牘地政論段落,得益於他們的良好教育,新思維的衝擊,也得益於他們有大量的閑暇時間。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