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感覺《金剛經》裏所講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 “於法不說斷滅相”,和呂洞賓仙人所說的“斷識”有出入。《道德經》裏也說“載營魄抱一,能不離乎”。呂洞賓想的可能是不和宇宙接軌,免去在宇宙中的顛簸流離。但是《金剛經》卻說“實無不來”。仙人隻是在自己幻想的世界裏演著仙人的故事。
現在許多人都在修習自己的“顯化”能力,借的是宇宙的神力,過自己想要的生活。據說自己的頻率夠高才能和宇宙能量接軌,然後要啥有啥。。。頻率那麽高的像神佛似的,一心隻想著“眾生”了吧。
David Hawkins 的能量圖裏,最低的能量是自卑自責,比做憤怒的小鳥還差。“自大”很重要,關乎振動頻率,經常處於高頻狀態才有幸福感和創造力,創造你想要的故事。怎麽自大呢?據說就是相信神就在你之內,你作為神無處不在。
又看了一期微笑雪莉的視頻,感覺和這裏討論的挺契合。看微笑雪莉在視頻裏怎樣地“自大”,怎樣評說地藏王菩薩,怎樣看欲望。感覺微笑雪莉已經基本到了“無相”的境界:沒有聖人沒有惡人,崇高的理想無非也是欲望,平庸的念想無可厚非。。。
“我們”的故事,讓它在美好的信念中帶來更美好的體驗吧。